我刚担任初一(2)版班主任时,班上的晓义经常打架、抽烟。旷课,一开学就和科任老师发生冲突。
几次家访后,我掌握了晓义的基本情况:他从小就调皮,爸爸经常打他,而且家长对他的学习不抱指望,久而久之,他的毛病越来越多。
我该怎么办呢?
我注意到晓义精力充沛,喜欢运动,于是决定让他担任体育委员来试一下,这个决定宣布后,学生一片哗然,当晚就有家长打电话表达不满,我耐心的地向家长解释说:"我会对所有孩子负责的,请您给我时间,也给晓义一个机会。"
刚开始,晓义并没有因为做了体育委员而格外兴奋,甚至有时在带领大家跑操时还有些满不在乎。一次跑操时,有个同学不小心摔了一跤。晓义马上过去扶了他一把,我抓住时机表扬了他,看得出来,晓义有所触动。
初三时,他代表学生参加了区运动会,还获得了铅球比赛第二名的好成绩,全班都为他欢呼,他不好意思地哭了、这是我第一次在他脸上看到这样的表情。
初中三年,我和晓义的谈话不计其数,我还经常与家长沟通,希望他们多鼓励晓义。
初中毕业三年后的一天,晓义再次出现在我面前,兴高采烈地告诉我:"老师,我已经应征入伍了!"那一刻,我知道当初的决定是正确的。
问题:
请结合材料,从教师职业道德的角度,评析"我"的教育行为。
材料中“我”的行为是正确的,符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要求,表现在: ( 1)爱岗敬业。教师应勤恳敬业,乐于奉献。对工作高度负责,认真辅导学生。不得敷衍塞责。材料中“我”对晓义的认真帮扶,及耐心细致的和家长的解释及给晓义平台,让其锻炼提升,最终晓义在毕业后顺利入伍都体现了这一点。
(2)关爱学生。教师应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良师益友。 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材料中的“我”能够平等公正的对待晓义,通过谈话等方式,能够时刻的关注他的变化和成长、进步,并及时的鼓励和引导,做到信任晓义,最终晓义获得了发展和进步。
(3)教书育人。教师应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培养学生良好品行,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 材料中的“我” 在帮扶晓义的过程中能够遵循孩子成长发展的规律,首先通过家访了解他的成长环境,然后给予信任,给他鼓励和支持,能够发扬他的优点,尊重和鼓励他,并没有以分数作为惟一的评价标准。
(4)为人师表。教师应以身作则,语言规范,举止文明。关心集体,团结协作,尊重同事,尊重家长。材料中的“我” 能够做到公平公正,尊重家长,注重团结,体现了这一点。
总之,材料中的“我”的做法是正确的。
请以“早”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1000字的议论文或记叙文。
材料:
论诚意
朱自清
诚伪是品性,却又是态度。从前论人的诚伪,大概就品性而言。品性一半是生成,一半是教养;品性的表现出于自然,是整个儿的为人。说一个人是诚实的君子或诈伪的小人,是就他的行迹算总账。君子大概总是君子,小人大概总是小人。不过一个社会里,这种定型的君子和小人并不太多,一般常人都浮沉在这两界之间。所谓浮沉,是说这些人自己不能把握住自己,不免有诈伪的时候,这也是出于自然。还有一层,这些人对人对事有时候自觉地加减他们的诚意,去适应那局势。这就是态度。态度不一定反映出品性来,一个诚实的朋友到了不得已的时候,也会撒个谎什么的。态度出于必要,出于处世的或社交的必要,常人是免不了这种必要的。这是“世故人情”的一个项目。有时可以原谅,有时甚至可以容许。但是一般人用这几个词似乎太严格了一些,照他们的看法,不诚恳无诚意的人就未免太多。而年轻人看社会上的人和事,除了他们自己以外差不多尽是虚伪的。这样用“虚伪”那个词,又似乎太宽泛了一些。这些跟老先生们开口闭口说“人心不古,世风日下”同样犯了笼统的毛病。一般人似乎将品性和态度混为一谈。诚实的品性确是不可多得,但人孰无过,不论哪方面,完人或圣贤总是很少的。人与人、事与事之间各有分际,言行最难得恰如其分。诚意是少不得的,但是分际不同,无妨斟酌加减点儿。种种礼数或过场就是从这里来的。日常生活里所谓客气,也是一种礼数或过场。有些人觉得客气太拘形迹,不见真心,不是诚恳的态度。这些人主张率性自然,率性自然未尝不可,但是得看人去。若是一见生人就如此这般,就有点野了。即使是熟人,毫无节制的率性自然也不成。夫妇算是熟透了的,有时还得“相敬如宾”,别人可想而知。总之,在不同的局势下,率性自然可以表示诚意,客气也可以表示诚意,不过诚意的程度不一样罢了。客气要大方,合身份,不然就是诚意太多,诚意太多,诚意就太贱了。
看人,请客,送礼,也都是些过场。有人说这些只是虚伪的俗套,无聊的玩意儿。但是这些其实也是表示诚意的。总得心里有这个人,才会去看他、请他、送他礼,这就有诚意了。至于看望的次数,时间的长短,请作主客或陪客,送礼的情形,只是诚意多少的分别,不是有无的分别。看人又有回看,请客有回请,送礼有回礼,也只是回答诚意。古语说得好,“来而不往非礼也”,无论古今,人情总是一样的。有一个人送年礼,转来转去,自己送出去的礼物,有一件竞又回到自己手里。他觉得虚伪无聊,当作笑谈,笑谈确乎是的,但是诚意还是有的。
人为自己活着,也为别人活着。在不伤害自己身份的条件下顾全别人的情感,都得算是诚恳,有诚意。
这样宽大的看法也许可以使一些人活得更有兴趣些。西方有句话,“人生是做戏”,做戏也无妨,只要有心往好里做就成。客气等等一定有人觉得是做戏,可是只要为了大家好,这种戏也值得做的。另一方面,诚恳、诚意也未必不是戏。现在人常说,“我是很有诚意的”,自己标榜自己。大有卖瓜的说瓜甜的神气,诚实的君子大概不会如此。不过一般人也已习惯自然,知道这只是为了增加诚意的分量,强调自己的态度,跟买卖人的吆喝到底不是一回事儿。常人到底是常人,得跟着局势斟酌加减他们的诚意,变化他们的态度,这就不免沾上些戏味。
(有删节)
问题:
(1)如何理解“客气要大方,合身份,不然就是诚意太多,诚意太多,诚意就太贱了。”在文中的含意?
(2)文章围绕“诚意”展开讨论,请分析文章的思路。
材料:
某重点大学毕业生小李,在公开招聘中以优异的成绩被聘为某初中老师。刚上班时。他虚心向同事请教,认真备课,努力把握课堂教学的每个环节,工作高度负责,教学效果好,在期末的评定中成绩优越,但随着工作的熟悉与社会交往的增多,便越来越不重视备课和对教学环节的把握,开始变得浮躁,他认为:“教师上课就那么回事,我备好一遍课可以用好多年!”
上学期学生评教,小李排名倒数。校长找其谈话,他还不以为然:“我重点大学毕业生,难道还教不了初中生?”之后,他把对校长和学生评教的不满都撒到学生身上,上课时对不专心听讲或成绩差的学生或挖苦讽刺或罚站,甚至赶出教室。
问题:
试从教师职业道德的角度,分析这位教师的行为。
材料:
某中学在“整顿校纪校风”活动中,让各班级自定违反校规处罚制度。初二(3)班班主任牛老师率先发动同学制定了这样的“班规”:迟到一次罚10元,不出操罚10元,课上睡觉罚15元,旷课一节罚20元,打架一次罚150元,考试作弊被抓罚250元。这一班规经学校同意“试行”,接着在全校推行,后经学生家长反映到上级教育行政部门被查处。
问题:
(1)该校的做法是否违法?违法的主体有谁?
(2)违反了哪些法律或法律的规定?
(3)违法主体应当承担哪些法律责任?
下列倡议与“节能减排”的主题不符合的是( )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研究发现,人类利用婴儿和成人之间形态上的典型差异作为重要的行为线索。幼年的特征可以唤起成年人的慈爱和养育之心,许多动物的外形和行为具有人类婴儿的特征。人们被这样的动物所吸引,把它们培养成宠物。这一结论最适宜用来解释的现象是( )
学校违反国家规定收取费用的,由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 )所收费用。
邱老师是一所普通中学的一名老师,他所管理的班级班风严明、学习成绩突出。他的学生送给他一个响当当的昵称“邱爸爸”。有新老师向他咨询怎样管理班级时,他只说了一句话:“我只是给予他们最大的尊重罢了。”据此推断,邱老师的教育理念是( )
关于语文教学方法,下列说法不妥的一项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