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我有个学生,韩某,男,11岁,小学六年级学生,开学后作业经常少做,甚至不做,母亲、老师批评后干脆不来上学了。
经过家访,我了解到韩某年幼时,经常受到父亲的打骂,但当父亲心情好的时候,又会满足儿子一切合理与不合理的要求,这就造成了他既胆大怕事又固执任性。后来,父母又离了婚,使他受到很大打击,加上母亲常常在儿子面前哭诉自己的不幸,使这个小孩情感更加脆弱,心理压力更大,觉得自己在同学面前抬不起头来,干脆不去上学,采取有意回避的态度,压抑自己。
根据这种情况,我首先加强与其家庭联系。我一次一次地用课余时间进行家访,做好他母亲的思想工作,希望她承认现实,面对现实,尽量不要在儿子面前哭诉、埋怨,因为这样于事无补,反而会增加他的心理负担,影响他的健康成长。还设法联系到孩子的父亲,说服他尽到一个父亲的责任,不要让家庭关系而毁了孩子。经过多次推心置腹的交谈,终于使他们接受了我的建议。由于家庭与学校共同努力,使孩子的心理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不再逃避,也愿意跟同学们交往,渐渐地喜欢到学校上课了。
在学校时,我尽力让他为班级为老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上课时多朝他微笑地看看,同时动员几个在班里表现比较优秀的同学和他一起学习、一起玩耍。慢慢地他感觉到老师和同学时时刻刻都在关心自己,使他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心理开始慢慢地平衡。经过一学期的努力,小韩同学有了一定的进步:现在他对老师信任了,对生活也满怀信心,能够按时上课,完成作业,在班里成为一名积极向上的学生。
[问题1][简答题]
请从教师职业道德角度,谈谈你对案例中教师的看法。
(1)这位老师具备了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修养。
(2)这位老师能够做到关爱学生。为了小韩的成长,他(她)利用课余时间说服家长,在学校给予关心,并请同学们配合,等等。
(3)这位老师能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面对这么一个特殊学生,他(她)没有歧视,而且花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像其他学生一样看待。
(4)这位老师做到为人师表。这位老师情操高尚,以身作则,为同学和家长树立了榜样。
(5)这位老师敬业爱岗。这位老师热爱教育事业,对工作高度负责,乐于奉献。
依据《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修订)》基本理念,对教学设计展开阶段的优点和问题进行评析,并针对问题提出改进建议。
在器乐合奏课中,学生在演奏《瑶族舞曲》音乐主题时总是出现合奏不整齐,不熟练,不和谐的现象,陈老师指导学生有表情地视唱主旋律声部,学生有了一定进步,然而再次合奏排练时,还是出现了各声部配合不整齐的现象。
问题:依据《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修订)》基本理念,分析老师教学中的优点与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改进建议。
(材料)
依据《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修订)》基本理念,按照下列要求进行教学设计。
教学对象:高中“音乐与舞蹈”模块学生
教学内容:藏族舞蹈
教学重点:掌握藏族舞蹈基本动作及其组合
教学任务:根据指定的音乐和所学的基本动作及组合,自主创编藏族舞蹈。
要求:
1.设定教学目标。
2.针对教学重点,设计具体的教学策略与过程,其中至少包括2个课堂提问。
3.针对教学过程中的主要环节,写出设计意图。
编配二声部合唱
要求: (1) 参考1-2小节,运用模仿(可以是任何一种模仿)的手法为3-8小节编配低声部旋律。
(2)上下两声部形成呼应关系。
下列哪项不适合作为高中"音乐与舞蹈”模块的课堂教学活动?
乐队首席在管弦乐队中的位置是
欣赏穆索尔斯基《图画展览会——鸟雏的舞蹈》时,老师以图形语进行导听。这个教学环节主要引导学生关注哪些音乐要素?
在学唱戏曲唱段时,老师要求学生先聆听范唱,再调整自己的演唱,力求准确表现戏曲唱段的特点跟韵味。这一活动过程主要培养学生的哪项能力?
胡老师想确认管乐队学生是否已学会吹奏乐器《红旗颂》,最适合采用下列哪种评价方式?
"在音乐课上聆听音乐《歌唱祖国》时,学生能够辨识A乐段和B乐段”,依据布卢姆的教育目标中认知领域层次的分类,这属于哪个认知层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