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有一句格言说得好:“假如你厌恶学生,那么,当你工作开始时,就已经结束了。”这说明了教师对学生的爱是教师顺利进行教育工作的重要条件。古今中外的教育家无不重视师生之的感情关系,把师爱视为教师的美德。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主张对学生施以“仁爱”,做到“诲人不倦”。我国近代教育家夏丐尊说,“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称为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师生之间的感情联系,是一种纽带,是教育维系之所在。因此,可以说,师爱是教育的灵魂,是教育的前提。
[问题1][简答题]
根据教师职业道德,谈谈你对“师爱”的认识。
(1)爱是一种基础需要,当这种需要不能得到满足的时候,人就会感到悲观、失望、心情苦闷。处在成长中的学生,对爱的需要更迫切、更强烈。学生有三分之一的时间在学校里度过,所以教师成了他们生活中的重要人物。教师的职业道德对学生有着“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作用和教学效果。热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如托尔斯泰所说:“如果一个教师把爱事业和热爱学生相结合,他就是一个完美教师。”因此,学生实际上自然地把爱的希望寄托在教师身上,他们希望教师能像父母那样关心爱护、体贴和帮助自己。如果学生爱的帮助得到满足,他们就会把上学读书看成快乐,从而在愉快的状态下学习生活,爱就成了春季的雨滋润着学生的成长。(2)师爱是学生成长的摇篮。热爱学生是教师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的重要条件。学生在教育活动中希望得到老师尊重、爱护和鼓励,希望得到教师的爱。当学生意识到教师是真心爱护他时,教师的诱导和批评是有效的,甚至教师一时感情失控而对学生有过火的地方也能得到学生的谅解。
依据《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修订)》基本理念,对教学设计展开阶段的优点和问题进行评析,并针对问题提出改进建议。
在器乐合奏课中,学生在演奏《瑶族舞曲》音乐主题时总是出现合奏不整齐,不熟练,不和谐的现象,陈老师指导学生有表情地视唱主旋律声部,学生有了一定进步,然而再次合奏排练时,还是出现了各声部配合不整齐的现象。
问题:依据《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修订)》基本理念,分析老师教学中的优点与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改进建议。
(材料)
依据《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修订)》基本理念,按照下列要求进行教学设计。
教学对象:高中“音乐与舞蹈”模块学生
教学内容:藏族舞蹈
教学重点:掌握藏族舞蹈基本动作及其组合
教学任务:根据指定的音乐和所学的基本动作及组合,自主创编藏族舞蹈。
要求:
1.设定教学目标。
2.针对教学重点,设计具体的教学策略与过程,其中至少包括2个课堂提问。
3.针对教学过程中的主要环节,写出设计意图。
编配二声部合唱
要求: (1) 参考1-2小节,运用模仿(可以是任何一种模仿)的手法为3-8小节编配低声部旋律。
(2)上下两声部形成呼应关系。
下列哪项不适合作为高中"音乐与舞蹈”模块的课堂教学活动?
乐队首席在管弦乐队中的位置是
欣赏穆索尔斯基《图画展览会——鸟雏的舞蹈》时,老师以图形语进行导听。这个教学环节主要引导学生关注哪些音乐要素?
在学唱戏曲唱段时,老师要求学生先聆听范唱,再调整自己的演唱,力求准确表现戏曲唱段的特点跟韵味。这一活动过程主要培养学生的哪项能力?
胡老师想确认管乐队学生是否已学会吹奏乐器《红旗颂》,最适合采用下列哪种评价方式?
"在音乐课上聆听音乐《歌唱祖国》时,学生能够辨识A乐段和B乐段”,依据布卢姆的教育目标中认知领域层次的分类,这属于哪个认知层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