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职业资格教师资格幼儿综合素质->班上的幼儿总记不住饭后漱口,一天早上刘老师找了两个透明的塑料

班上的幼儿总记不住饭后漱口,一天早上刘老师找了两个透明的塑料杯,放在桌上,其中一个杯子里面装满了干净的水,早饭后刘老师让小朋友接 水漱口,并让他们把漱口水吐在空杯子里,并让全班小朋友过来观察。孩子们纷纷议论:“这两杯水不一样,一个很干净,一个很脏,那个杯子里面的水有东西 了。”刘老师问:“这些脏东西原来藏在哪儿啊?他们纷纷说:“藏在小朋友的嘴巴里,藏在舌头底下,粘在牙上的,藏在牙缝里的。”刘老师把装着漱口水的杯子 放在盥洗室。

  午睡后,孩子们去盥洗室解便洗手,佳佳捂着鼻子说:“房间里是什么味道好难闻”,这时,放杯子的地方围着几个小朋友正在讨论着,孩子们指着杯子 问:“这是什么呀,真臭”,原来漱口水已经变臭了。这时刘老师走过来,见到孩子们一脸的惊讶问到:“大家想想这些东西在嘴里会怎么样?”,有的孩子说: “也会变得这么臭,生出许多细菌来”,还有的孩子说:“原来我们的牙齿就是这么被弄坏的呀”!

  “那吃完饭得把嘴漱干净”,有一位小朋友说:“我回家告诉爸爸妈妈,让他们吃完饭后也漱口”,自从那次观察活动后,孩子们漱口再也不用老师提醒了。

请从教育观的角度评析刘老师的教育行为。(14分)

查看答案 纠错
答案:
本题解析:

刘老师的行为符合现代教育理念中的对于学生、教学和教师角色的要求。

  (1)学生观:现代学生观要求把学生当做一个完整的生命个体,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对待学生要多些宽容。材料中刘老师对于小朋友总是饭后不洗手的不良习惯能够做到宽容理解,并且能够循循善诱的教导符合现代学生观。

  (2)教师观:现代教师观要求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在教育教学行动中教师应该以学生为主体,教师教的目的是为了学生的学。材料中的刘老师 始终站在学生的角度进行教学设计,学习活动中始终围绕学生进行,帮助学生在一系列的活动中获得教师的期望,凸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3)教学观:现代教学观要求教学是一个师生交往互动的过程,教学更加注重过程而不仅仅是结果。材料中刘老师在教学活动中始终做到与学生积极的 交流互动,帮助学生在事实观察的基础上领悟道理。用事实去说服学生,而非传统的言传说教式的教学,这样学生更能够直观的理解饭后漱口的必要性。刘老师关注 的不仅仅是学生获得良好的行为习惯,更是让学生明白良好习惯背后的原因。

  综上所述,刘老师的行为符合一名优秀的教师教育教学行为,值得新教师学习。

更新时间:2021-09-07 09:24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问答题

材料一: 中学思想品德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历年真题,2013下半年教师资格考试《思想品德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真题

材料二:八年级《我们享有受教育权利》教材内容

我们享有受教育的权利

中学生小余很不幸,父亲早逝,母亲辛苦劳作维持母女俩的生活。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母亲患了慢性病,小余决定辍学回家照顾母亲。班主任王老师得知后,向校领导反映了小余家的困难,请求学校免除小余的杂费。王老师还把自己积攒多年准备结婚用的4 000元钱给余母治病,安排自己的一位亲戚照顾余母。她对小余说:“你的路还很长,再苦也要咬牙坚持,再难也要把书读下去。”小余哭了,禁不住扑到老师的怀里。

你能体会小余当时的心情吗

王老师倾其全力维护了小余的什么权利

义务教育不同于高等教育、成人教育等其他教育,具有自己的显著特征。它具有强制性,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其推行和实施。它具有公益性,即不收学费、杂费。公益性是与免费性联系在一起的。它具有统一性,在全国范围内实行统一的义务教育。其统一性包括制定统一的义务教育阶段教科书设置标准、教学标准、建设标准、学生公用经费的标准等。

相关链接:

1986年4月,我国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2006年6月,对义务教育法进行了修订。修订后的义务教育法共八章六十三条,自2006年9月1 日起施行。义务教育法规定了我国的义务教育制度,国家、社会、学校、家庭在实施义务教育中的责任,规定了学制(共九年)、义务教育的经费以及对妨碍义务教育行为的处罚等重要问题。它是我国实施义务教育的法律保障。

小丽是八年级学生,开个体饭馆的爸爸缺人手,非让小丽退学到饭馆帮忙不可,并且对学校老师振振有辞地说:“孩子上不上学,是我家的私事,别人管不着!”

孩子上不上学只是个人私事吗 谈谈你的看法。

为了国家、民族的未来,为了公民受教育权利的实现,国家在大力发展各级各类教育的同时,着力普及义务教育。所谓义务教育,是国家统一实施的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是国家必须予以保障的公益事业。

相关链接:

《世界人权宣言》规定,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利,教育应当免费,至少在初级和基本阶段应该如此。初级教育应属义务性质。技术和职业教育应普遍设立。高等教育应根据成绩而对一切人平等开放。

八年级学生小淘辍学离校。学校领导和镇文化教育办公室负责人五次上门做思想工作.小淘仍然拒绝上学。镇政府责成镇文教办对小淘强制执行接受九年义务教育,责令其立即返校上学.并对小淘的家长罚款1000元。

处罚小淘的家长有什么法律依据

强制小淘接受义务教育.对他本人及家庭、对国家有什么好处

义务教育不同于高等教育、成人教育等其他教育,具有自己的显著特征。它具有强制性,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其推行和实施。

要求:(1)请根据课标要求,确定该部分内容的教学目标。(6分)

(2)请围绕教学目标,设计教学简案。(20分)

查看答案
问答题

材料:某教师为教授《发现自己的潜能》一课,拟定了下列教学步骤:

(一)创设问题情境

情境一:以“爱因斯坦的脑资源开发了多少 ”为话题引入,用来激发学生对潜能的兴趣。通过科学记录《神经元》证明人类具有很大的潜能有待开发。

情境二:通过“冰山图”让学生形象地感知:什么是潜能 人的潜能是巨大的!

情境三:通过一组表现人类运动、音乐、绘画、语言、交往、思考的图片,让学生思考人类具有哪些能力,并引导学生在此基础上归纳人类所具有的潜能。

情境四:小游戏:给一个“口”字加两笔,能写出多少汉字。

(二)学生制定探究方案

1.明确探究任务

知道潜能的含义;理解潜能包含的内容;懂得如何开发自身的潜能。

2.协商制定问题解决的办法

(1)通过查阅文献或从书本所给的案例中推导“潜能”的含义:

(2)通过小组交流,结合自身实际,列举潜能在生活中的表现:

(3)通过各种途径搜集挖掘潜能的方式。

(三)实施探究操作

1.收集资料

(1)查阅文献资料:

(2)列举自己认为能代表“潜能”的事例:

(3)将自己的潜能画成冰山的形式,找出自己的潜能所在。

2.分析资料

(1)从得到的潜能概念中,找出一个表达最准确的:

(2)归纳潜能的具体表现方式:

(3)分析适合开发自身潜能的途径。

3.整合得出结果

(1)潜能即自身本来就有的,但是还没有发挥出来、有待挖掘的能力;

(2)人类至少具有包含语言、音乐、数理逻辑、空间、身体运动、人际交往和自我认识等七个方面的潜能:

(3)人的潜能几乎是无限的,即使是普通人也有很大的潜能待开发:

(4)开发自身潜能的途径:中学生可以通过确立目标、树立信心、努力实践、培养习惯等方面开发自身潜能。

(四)评价探究结果

教师对积极参与探究学习的学生给予表扬和鼓励,并引导学生关注自己所提问题的质量。

问题:

(1)结合材料,谈谈思想品德课教学情境创设的基本要求。(10分)

(2)上述材料对你开展课堂教学有何借鉴意义。(10分

查看答案
问答题

材料:在李老师的《礼貌显魅力》教学公开课上,听课教师对其提问情况进行了统计,数据如下: 中学思想品德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历年真题,2013下半年教师资格考试《思想品德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真题问题:结合上述数据和思想品德课程评价相关要求,对李老师课堂提问加以评析。(20分)

查看答案
问答题

材料:王老师在上完《感受自尊的快乐》一课后,写了如下的教学反思:

1.在讲授本课内容时,我选取了“感受自尊的快乐”这个环节进行小组讨论,意图让学生深刻地体会到自尊和被人尊重的快乐。

2.分析“知耻”,虚荣时应该着重强调它们与自尊的关系,帮助学生更为准确地认识何为自尊。

问题:根据思想品德课教学反思的要求,请指出该教师教学反思的不足之处。(12分)

查看答案
问答题

材料:张老师在完成八年级《相亲相爱的一家人》教学后,布置了两项作业:一是要求学生回忆父母关心和教育自己的最难忘的一件事,并在此基础上,给父母写一封表达自己感谢之情的信;二是要求学生利用双休日,自觉地为家里做一件有益的事,如扫地或洗碗等。

问题:(1)这两项作业主要是围绕什么道德要求设计的 (6分)

(2)布置这样的作业体现了什么样的思想品德课程理念 (6分)

查看答案
单选题

下列属于我国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是( )。

  • A.执法必严
  • B.舍己为人
  • C.公而忘私
  • D.爱国守法
查看答案
单选题

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是( )。

  • A.生产关系
  • B.交往关系
  • C.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 D.伦理关系
查看答案
单选题

孔子的仁爱核心是“恕”。“恕”的正确表达是( )。

  • A.己欲达而达人
  • B.己欲立而立人
  • C.授人玫瑰,手留余香
  • D.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查看答案
单选题

20世纪以来,各国法律中确认的夫妻财产制主要有( )。

①吸收财产制②联合财产制

③共同财产制④分别财产制

  •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查看答案
单选题

进行夫妻财产的约定,应当( )。

  • A.采用书面形式
  • B.采用口头形式
  • C.进行公证
  • D.有第三人见证
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