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开学没多久,王女士发现儿子回到家后总是无精打采,甚至有时连作业都不愿意做,细问之下,原来他被老师“罢官”了。王女士的儿子上小学三年级,上学期被老师任命为学习委员,兴奋了好一段时间。这个学期班干部民主投票改选,孩子在班上因不够深得人心而落选了,情绪非常低落。
于是,王女士就打着和老师沟通孩子教育问题的旗号,请班主任吃了顿饭,席间谈到了想让儿子当班干部这件事。因为十分担心落选对儿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造成伤害,随后,她还通过送礼的方式,央求班主任帮忙照顾一下。几天后,儿子如愿以偿地当上了学习委员。
阅读以上材料,根据你的理解和感悟,结合社会实际,完成写作任务。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诗歌除外,自拟标题。
材料中王女士爱子心切,但教育方法不妥。班主任发扬民主精神管理班级,是科学合理的,但他接受家长礼物,从而给学生安排班干部的做法是错误的。 具体来说,从王女士的角度来看,家长的做法看似维护了学生的尊严和自尊心,但实际上是玷污了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伤害了学生的心灵,影响了学生的人格发展,也干扰了学生间的正常竞争,是一种不正确的心态和不恰当的做法。教育要尊重孩子,但尊重不是掩盖错误,而是帮助孩子改正错误,帮助孩子调整心态赢得学生信赖,使其在以后的竞选中获胜,不能采取暗箱操作的方式。
从班主任的角度看,班级管理确实应该大力推行民主,调动每一个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发挥每一个同学管理班级的积极性,让学生真正成为班级的主人。但遗憾的是,该班主任没有彻底执行下去,而是在家长的贿赂下,重新采用了专断型管理方法,利用自己的权威,任意安排班干部。同时,他的做法严重违反了师德师风方面的规定,没有廉洁从教,没有做到为人师表,没有自觉抵制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反而,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这是应该大力批判的。
综合以上分析,该材料作文的正确立意主要有:(1)真正尊重孩子;(2)如何培养孩子的领导能力;(3)为人师表;(4)发扬民主,拒绝专断;(5)廉洁从教;等等。
请以“早”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1000字的议论文或记叙文。
材料:
论诚意
朱自清
诚伪是品性,却又是态度。从前论人的诚伪,大概就品性而言。品性一半是生成,一半是教养;品性的表现出于自然,是整个儿的为人。说一个人是诚实的君子或诈伪的小人,是就他的行迹算总账。君子大概总是君子,小人大概总是小人。不过一个社会里,这种定型的君子和小人并不太多,一般常人都浮沉在这两界之间。所谓浮沉,是说这些人自己不能把握住自己,不免有诈伪的时候,这也是出于自然。还有一层,这些人对人对事有时候自觉地加减他们的诚意,去适应那局势。这就是态度。态度不一定反映出品性来,一个诚实的朋友到了不得已的时候,也会撒个谎什么的。态度出于必要,出于处世的或社交的必要,常人是免不了这种必要的。这是“世故人情”的一个项目。有时可以原谅,有时甚至可以容许。但是一般人用这几个词似乎太严格了一些,照他们的看法,不诚恳无诚意的人就未免太多。而年轻人看社会上的人和事,除了他们自己以外差不多尽是虚伪的。这样用“虚伪”那个词,又似乎太宽泛了一些。这些跟老先生们开口闭口说“人心不古,世风日下”同样犯了笼统的毛病。一般人似乎将品性和态度混为一谈。诚实的品性确是不可多得,但人孰无过,不论哪方面,完人或圣贤总是很少的。人与人、事与事之间各有分际,言行最难得恰如其分。诚意是少不得的,但是分际不同,无妨斟酌加减点儿。种种礼数或过场就是从这里来的。日常生活里所谓客气,也是一种礼数或过场。有些人觉得客气太拘形迹,不见真心,不是诚恳的态度。这些人主张率性自然,率性自然未尝不可,但是得看人去。若是一见生人就如此这般,就有点野了。即使是熟人,毫无节制的率性自然也不成。夫妇算是熟透了的,有时还得“相敬如宾”,别人可想而知。总之,在不同的局势下,率性自然可以表示诚意,客气也可以表示诚意,不过诚意的程度不一样罢了。客气要大方,合身份,不然就是诚意太多,诚意太多,诚意就太贱了。
看人,请客,送礼,也都是些过场。有人说这些只是虚伪的俗套,无聊的玩意儿。但是这些其实也是表示诚意的。总得心里有这个人,才会去看他、请他、送他礼,这就有诚意了。至于看望的次数,时间的长短,请作主客或陪客,送礼的情形,只是诚意多少的分别,不是有无的分别。看人又有回看,请客有回请,送礼有回礼,也只是回答诚意。古语说得好,“来而不往非礼也”,无论古今,人情总是一样的。有一个人送年礼,转来转去,自己送出去的礼物,有一件竞又回到自己手里。他觉得虚伪无聊,当作笑谈,笑谈确乎是的,但是诚意还是有的。
人为自己活着,也为别人活着。在不伤害自己身份的条件下顾全别人的情感,都得算是诚恳,有诚意。
这样宽大的看法也许可以使一些人活得更有兴趣些。西方有句话,“人生是做戏”,做戏也无妨,只要有心往好里做就成。客气等等一定有人觉得是做戏,可是只要为了大家好,这种戏也值得做的。另一方面,诚恳、诚意也未必不是戏。现在人常说,“我是很有诚意的”,自己标榜自己。大有卖瓜的说瓜甜的神气,诚实的君子大概不会如此。不过一般人也已习惯自然,知道这只是为了增加诚意的分量,强调自己的态度,跟买卖人的吆喝到底不是一回事儿。常人到底是常人,得跟着局势斟酌加减他们的诚意,变化他们的态度,这就不免沾上些戏味。
(有删节)
问题:
(1)如何理解“客气要大方,合身份,不然就是诚意太多,诚意太多,诚意就太贱了。”在文中的含意?
(2)文章围绕“诚意”展开讨论,请分析文章的思路。
材料:
某重点大学毕业生小李,在公开招聘中以优异的成绩被聘为某初中老师。刚上班时。他虚心向同事请教,认真备课,努力把握课堂教学的每个环节,工作高度负责,教学效果好,在期末的评定中成绩优越,但随着工作的熟悉与社会交往的增多,便越来越不重视备课和对教学环节的把握,开始变得浮躁,他认为:“教师上课就那么回事,我备好一遍课可以用好多年!”
上学期学生评教,小李排名倒数。校长找其谈话,他还不以为然:“我重点大学毕业生,难道还教不了初中生?”之后,他把对校长和学生评教的不满都撒到学生身上,上课时对不专心听讲或成绩差的学生或挖苦讽刺或罚站,甚至赶出教室。
问题:
试从教师职业道德的角度,分析这位教师的行为。
材料:
某中学在“整顿校纪校风”活动中,让各班级自定违反校规处罚制度。初二(3)班班主任牛老师率先发动同学制定了这样的“班规”:迟到一次罚10元,不出操罚10元,课上睡觉罚15元,旷课一节罚20元,打架一次罚150元,考试作弊被抓罚250元。这一班规经学校同意“试行”,接着在全校推行,后经学生家长反映到上级教育行政部门被查处。
问题:
(1)该校的做法是否违法?违法的主体有谁?
(2)违反了哪些法律或法律的规定?
(3)违法主体应当承担哪些法律责任?
下列倡议与“节能减排”的主题不符合的是( )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研究发现,人类利用婴儿和成人之间形态上的典型差异作为重要的行为线索。幼年的特征可以唤起成年人的慈爱和养育之心,许多动物的外形和行为具有人类婴儿的特征。人们被这样的动物所吸引,把它们培养成宠物。这一结论最适宜用来解释的现象是( )
学校违反国家规定收取费用的,由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 )所收费用。
邱老师是一所普通中学的一名老师,他所管理的班级班风严明、学习成绩突出。他的学生送给他一个响当当的昵称“邱爸爸”。有新老师向他咨询怎样管理班级时,他只说了一句话:“我只是给予他们最大的尊重罢了。”据此推断,邱老师的教育理念是( )
关于语文教学方法,下列说法不妥的一项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