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公务员企业事业单位考试职业能力倾向测验->科室共有7名工作人员,他们每人调入该科室的年份都不同。最新调

科室共有7名工作人员,他们每人调入该科室的年份都不同。最新调入的是小陈。小王是在小何之前一年调入的。小赵是在小章之后调入的。小李是在小王之前一年调入的。在小刘和小何调入的中间调入了两人。在小李和小章调入的中间也调入了两人。小刘是小陈前一年调入的,在此期间,该科室不曾有人调出。

由此可以推出,7人中:

  • A.小李是最先调入该科室的
  • B.小何是第四个调入该科室的
  • C.小赵是在小何之前调入该科室的
  • D.小章在小刘之前三年调入该科室的
查看答案 纠错
答案: A
本题解析:

本题题干有明显的信息匹配特征,考查分析推理。

根据题干中的确定信息可知,小陈是最新调入的,小刘是小陈前一年调入的,可以确定小刘和小陈的调入顺序,如下图所示:

职业能力倾向测验,历年真题,2018年上半年事业单位联考《职业能力倾向测验》C类真题

根据“小刘和小何调入的中间调入了两人”,可以确定小何的位置在表中的3号位,根据“小王是在小何之前一年调入的”可以确定小王的位置在表中的2号位,根据“小李是在小王的前一年调入的”可以确定小李的位置在表中的1号位,根据“小李和小章调入的中间也调入了两人”可以确定小章的位置为4号位,则小赵在表中的5号位,如下图所示:

职业能力倾向测验,历年真题,2018年上半年事业单位联考《职业能力倾向测验》C类真题

A项,小李是最先调入的,正确当选;

B项,小何是第3个调入的,错误排除;

C项,小赵在小何之后调入,错误排除;

D项,小章在小刘之前2年调入,错误排除。

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A项。

更新时间:2021-09-09 12:06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单选题

我国民法是调整(  )的公民之间,法人之间以及公民和法人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 A.特殊主体
  • B.一般主体
  • C.平等主体
  • D.财产主体
查看答案
单选题

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是(  )。

  • A.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 B.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 C.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 D.“三个有利于”标准
查看答案
单选题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 年)》提出,到 2020 年人均城市建设用地严格控制在( )平方米以内。

  • A.150
  • B.200
  • C.100
  • D.250
查看答案
单选题

动物园内海洋馆、热带馆、熊猫馆采取分时段展览形式,海洋馆每展览3天闭馆1天,热带馆每展览7天闭馆3天,熊猫馆每展览6天闭馆2天。若三个场馆同时从周一开始进行展览,则三个场馆第一次均闭馆是星期几?()

  • A.星期一
  • B.星期三
  • C.星期四
  • D.星期六
查看答案
单选题

淄博设有的山东省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是( )。

  • A.鲁泰股权交易中心  
  • B.齐鲁股权交易中心  
  • C.蓝海股权交易中心  
  • D.前海股权交易中心
查看答案
单选题

将中国领土香港岛割让给英国的不平等条约是( )。

  • A.《南京条约》
  • B.《北京条约》
  • C.《黄埔条约》
  • D.《天津条约》
查看答案
单选题

下列语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北航的教师认为,10万年薪虽然很高,如果应聘者能够在学科前沿做出一流的成果,还是可以接受的
  • B.彼得堡接近北极圈,由于每天晚上十二点钟太阳还在天上,使我们每天在那里的游览时间都能增加好几个小时
  • C.新年伊始,“勇气”号火星车和它的孪生兄弟“机遇”号灭星车先后成功登陆火星,人类开始探索这颗“红色星球”的活动又活跃起来了
  • D.新的世纪是一个以高新技术为核心的知识经济占主导地位的时代
查看答案
多选题

“十四五”时期,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全面塑造发展新优势的措施包括()。

  • A.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
  • B.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
  • C.激发人才创新活力
  • D.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
  • E.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
查看答案
多选题

制造业发展规划与政策提出建设制造强国的基本原则有( )。

  • A.政府主导,市场运作
  • B.立足当前,着眼长远
  • C.整体推进,重点突破
  • D.自主发展,开放合作
  • E.统筹协调,共享发展
查看答案
单选题

除藏书外,藏书楼的另一个重要功能,就是作为藏书家及文人学者校勘书籍、读书研究的主要场所,为了使藏书内容准确,没有舛误,他们将多种刊本进行比对,通过勘订,改正原书中的错处,以免________。

填入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以讹传讹
  • B.误人子弟
  • C.谬以千里
  • D.混淆是非
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