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治·马洛里是英国探险家,他曾就读于温切斯特公学和剑桥大学,曾是英国著名公学查特豪斯的教师。马洛里18岁的时候就喜欢上了登山,在那个被称为“阿尔卑斯登山的黄金年代”的日子里,年轻的马洛里并不是欧洲大陆最优秀的攀登者。然而,他对于山有着巨大的兴趣,1921年到1924年,乔治·马洛里参加了人类前三次对珠峰的尝试。
当马洛里随着登山队第一次来到珠峰脚下,第一次见到他心中的“女神”时,他将她描述为“梦境中最狂野的造物”,是那样巨大、美丽,而又可怕!这一次他们到达了海拔6985米的地方,由于缺乏地形知识,全队处于极端疲惫的状态,他们没有向更高的地方前进,但是他们终于找到通向顶峰的路。除此之外,通过这次攀登,他们在“阿尔卑斯攀登方式”之外,找到了更适合于8000米山峰的“金字塔攀登方式”。
马洛里第二次攀登珠峰时,到达了8300米之处,离顶峰只有500米之遥。这一年最大收获的是发现了氧气的确切效用,并确立了高山氧气设备的基本模式——气瓶、气管、面罩,后世的人们只增加了一个调节器。
1924年6月马洛里斯辞去了剑桥大学讲师职务,第3次来到珠穆朗玛峰的脚下,那一年他已38岁。有深爱他的美丽妻子,有三个可爱的孩子和稳定的工作。当《纽约时报》的随队记者在追问他“你为什么要攀登珠峰”时,马洛里说,“因为山在那里!”。不久,当他和伙伴欧文再次向顶峰冲击时,他们永远留在了那里……
从某种意义上说,每个真正创业的人在他的生命中都有一座高山,而生命不息,创业不止,正是绝大多数创业者的心态。
给定资料1中英国登山家乔治·马洛里的名言“因为山在那里!”影响了无数勇于探索、勇于进取的人。请你结合实际,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15分)
要求:
(1)理解准确;
(2)思路清晰;
(3)120-200字。
2016年公务员多省联考《申论》真题(陕西卷)
1.本题为分析理解题,首先应明确作答观点,并能用一两句话表明材料中心大意。
2.在提炼理由或意义,还有提出具体对策时,应按照要素数量逐一进行分析,避免落项或分析不全面,按层次分点作答。
3.提炼要点应回到材料中寻找依据,紧扣材料避免跑题。
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
手机从只能进行语音通话、收发短信发展到能够提供网页浏览、电子商务等多种信息服务功能,甚至把宽带互联网搬到手机上,将手机变成一个接入网络的终端,其通话功能仅仅是附带功能。对上述材料体现的哲学道理说法错误的是( )。
王某为某县某镇政府工作人员,当选为H县人大代表,王某当选的正确余径是()
(二)
村民王某和施某两家相邻。2012年3月,施某在两家之间都不享有宅基地使用权的空地上砌了一堵墙。谁知,这堵墙竟成了两家关系恶化的导火索。围绕砌墙的合法性,砌墙后王家的采光、通风、排水等问题,两家互不相让。5月4日,王某、施某又起纷争,施某先动手打了王某,继而双方互殴,王某右踝骨折,施某左上臂挫伤。后经鉴定,王某被打成轻伤。王某要求施某赔偿其因轻伤所受损失,并要求公安机关对施某处以治安处罚。
王某与施某的斗殴行为在侵权形态上属于()
会签是指
“阳关大道”原是指通往( )的道路。
“手表定律”是指当我们同时拥有两只时间不一样的手表时,反而不知道准确的时间,这对做好团队工作的启示是()
转变政府职能是当前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核心内容和根本途径。某区政府下列行为不符合转变政府职能要求的是()
根据《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的规定,当公务员认为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犯时,可以向检察机关或者审判机关提出控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