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公务员公务员(国考)申论->B县县委书记W在几次不同场合所作的讲话中都涉及了打造“活力水

B县县委书记W在几次不同场合所作的讲话中都涉及了打造“活力水城”的话题。

(1)9月15日,在B县县委召开的一次会议上,W说:

古语有云:“水者,何也?万物之本原也,诸生之宗室也。”择水而居是人类生存的本能,利用水资源又使人类生活更加美好。为此,我县要立足打造“水清、水活、水美”的“活力水城”。要按照“碧波映城,城托青山,人在城中,城在画里”的美好愿景,塑造我县的水系空间,使我们的县城河、湖、湿地合理连接,具有多样滨水公共空间,达到“水丰、水清、水美、水活”,实现“蓝天、碧水、绿地”相互融合,使“水城”真正充满“活力”。

(2)穿城而过的南河,曾因乱排乱放,变成了一条“臭水沟”,市民避而走之。10月1日,B县打响了南河治污战役,W在治污现场会上说:

南河治污,我们要采取“河外截污、河内清淤、中水回用、生态修复”的模式,强化“该停的停,该关的关,该并的并,该转的转”的治污方略,将取缔324家污染企业,使南河变得河水清澈、绿影婆娑、鱼虾畅游,进而推进县内其他两条河流的污染整治。为巩固“三河”治理成果,加大对水系的保护力度,我们将要采取的主要措施:一是保护与修复现有水体并适当增加水面,使城市水面率达到10%以上;二是通过工程措施保护“南河”“北河”“梅江河”的生态需水量与流动性;三是保护并逐步改善中心城区水质;四是为市民提供良好的水体景观和便利的亲水娱乐空间。

(3)11月5日,W在“‘水城’如何建设”的座谈会上说: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水城”建设不仅要让城市水系发达,水域面积占城市面积的10%以上,水网密度达到每平方公里5公里以上,还要让城内有“活水”。为让“水活”,通主脉、保供给、建支脉就势在必行。

目前,我县城区水域面积已经达到3400亩,城区水面比例已经达到9%。这些都是“活血化瘀”的效果,我县将强力为水建“安乐窝”。“三河”治理工程,将治愈“南河”“北河”“梅江河”的“动脉粥样硬化”,以畅通水流渠道。

而各级水库的建设和完善,将保证“活水”有“源头”,供“血”充足。同时,建成“一河三湖九湿地”,加强对现有水体、水系的保护,解决“工程性缺水”问题等诸多举措,都有助于促使总水量“脱贫致富”。届时,“水域面积占城市面积的10%”将不是梦。

“大动脉”畅通了,“供血”就充足了。水能否“活”的另一关键因素,就是遍布我县城区“全身”的“毛细血管”。只有“毛细血管”畅行无阻,才能把“山在城里留,水在城里游”这一理念转化为现实。按照规划,53平方公里的城区,要建设总长为260多公里的水网,才能达到“水城”水网密度的标准。因此在“水城”的打造中,我县将加大对水系修建的力度,使水网密度达到每平方公里5公里以上。

(4)11月18日,在欢迎省作协组织的“水与城市”考察团的见面会上,W说:

古往今来,无数文人骚客都将水作为其作品的意象,如“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等。水不仅是人类生存的保障,更是人类精神的寄托。

水之美,在于其能增色添彩。想象一下,水网密布、“一河三湖九湿地”如一颗颗绿宝石镶嵌于钢筋水泥的都市丛林之间,人行其中,耳听“小溪潺潺”,眼见“如蓝绿水”,定会忘记城市的喧嚣,使内心获得片刻宁静。水之美就在于以其声、以其色、以其形,让人逃脱樊笼,复返自然。

水之美,在于其能滋养生命。我县将对“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这一概念做出最新诠释。在满足城市防洪要求的基础上,利用景观、防洪河道等将城中水系连成一体。合理组织水上游览线路,完善“亲水”设施,增加市民参与度。增加城内景观湖面,提高城区水面率,保持并净化水质。采取这一系列举措,打出“水城”名片,发展“周末旅游经济”。借此发展我县第三产业,增加老百姓的经济收入。

我有一个梦想,希望3年后,我县大多数市民走出家门不远,就能够感受到水的灵气,享受到水生态带来的舒适和愉悦。那时再欢迎诸位作家来我县感受“活力水城”的魅力。

假如你是某报社记者,请根据“给定资料1”,以“打造‘水清、水活、水美’的‘活力水城’”为题,写一篇报道。(20分)

要求:内容具体、全面;语言流畅,有逻辑性;不超过500字。

查看答案 纠错
答案:
本题解析:

2017年国家公考《申论》真题(地市级)

审题发现,该题为典型的应用文写作,要求写一篇“报道”,故此要注意几个方面:一是有没有格式要求,二是发文目的是什么,三是把握好身份要求。

题干要求以“以“打造‘水清、水活、水美’的‘活力水城’”为题”,也就是行文主题,确定好以上要求,回归材料依据应用文结构“发文事由——发文事项——结尾”寻找相应要点即可。

发文事由——也就是开头铺垫,“意义+现状+过渡”。“意义”:水乃万物本源,关系到人的生存和生活。水不仅是人类生存的保障,更是精神的寄托。“现状”:B县立足打造‘水清、水活、水美’的‘活力水城’,塑造多样滨水公共空间。“过渡”:B县县委书记W多次在不同场合不同会议上对“活力水城”的打造进行了详细的阐述与部署,具体如下。

发文事项——即B县采取的措施对策。数理材料发现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保障“水清”,二是推进“水活”,三是共享“水美”,依次根据材料扩充对策即可。

结尾——重申意义,升华主题。水不仅是生命的寄托,更是精神的寄托。期待在综合治理、构建水系空间下,共享到活力水源的生态、社会、经济等多重价值。

整理以上思路和要点,注意格式,完整书写即可。

更新时间:2021-08-16 11:33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单选题

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历年真题,2019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省部)

  • A.如上图所示
  • B.如上图所示
  • C.如上图所示
  • D.如上图所示
查看答案
单选题

手机从只能进行语音通话、收发短信发展到能够提供网页浏览、电子商务等多种信息服务功能,甚至把宽带互联网搬到手机上,将手机变成一个接入网络的终端,其通话功能仅仅是附带功能。对上述材料体现的哲学道理说法错误的是(   )。

  • A.生产实践为人类社会生活的不断改善提供物质条件
  • B.在辩证否定的过程中不断推动实践创新与认识发展
  • C.同一事物的不同矛盾在不同发展阶段各有其不同的特点
  • D.科技的发展是一个不断推翻已有认识的过程
查看答案
单选题

王某为某县某镇政府工作人员,当选为H县人大代表,王某当选的正确余径是()

  • A.H县选民直接选举
  • B.王某所在选区选民直接选举
  • C.镇人大主席团选举
  • D.镇人大代表选举
查看答案
单选题

(二)

村民王某和施某两家相邻。2012年3月,施某在两家之间都不享有宅基地使用权的空地上砌了一堵墙。谁知,这堵墙竟成了两家关系恶化的导火索。围绕砌墙的合法性,砌墙后王家的采光、通风、排水等问题,两家互不相让。5月4日,王某、施某又起纷争,施某先动手打了王某,继而双方互殴,王某右踝骨折,施某左上臂挫伤。后经鉴定,王某被打成轻伤。王某要求施某赔偿其因轻伤所受损失,并要求公安机关对施某处以治安处罚。

王某与施某的斗殴行为在侵权形态上属于()

  • A.、单方侵权
  • B.共同侵权
  • C.相互侵权
  • D.特殊侵权
查看答案
单选题

会签是指

  • A.签署会议文件
  • B.在会议上签署文件
  • C.联合行文时,由各发文机关的领导共同签发文件
  • D.联合发文时,由各发文机关的领导共同签署文件
查看答案
单选题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真题专项训练,数量关系题库,数字推理

  • A.35
  • B.40
  • C.45
  • D.55
查看答案
单选题

“阳关大道”原是指通往( )的道路。

  • A.东海
  • B.西域
  • C.南国
  • D. 中原
查看答案
单选题

“手表定律”是指当我们同时拥有两只时间不一样的手表时,反而不知道准确的时间,这对做好团队工作的启示是()

  • A.维护领导权威
  • B.领导言行一致
  • C.服从组织安排
  • D.避免令出多门
查看答案
单选题

转变政府职能是当前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核心内容和根本途径。某区政府下列行为不符合转变政府职能要求的是()

  • A.为美化市容强制要求拆除居民住宅防盗窗
  • B.实现与下属企业的管理权脱钩并推进股份制改造
  • C.社会政府基金支持各种形式的社会养老机构建设
  • D.出台扶持政策为民办中小学的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查看答案
判断题

根据《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的规定,当公务员认为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犯时,可以向检察机关或者审判机关提出控告。

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