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2月,S市某新区环保市容局发起“当一天环卫工人”体验活动。首批活动从2月17日进行到3月1日,共有70名机关干部和107名团支部书记等人员报名参加。目的是让参加者亲身体验环卫工人的疾苦,听一听“办公室里听不到的声音”。根据要求,参加体验机关干部须穿上环卫作业服,与环卫工人同吃同劳动,每天工作6小时以上。在这次体验活动中还解决了环卫工人吃饭、喝水难,上厕所难,以及没有避雨场所等问题。区环卫处韩处长体验的岗位是跟车作业工。他说:“垃圾箱蛮重的,总感觉使不上劲。一般情况下,两名环卫工人一天要搬250次左右的垃圾箱,真不容易啊!”他希望市民能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不再乱扔乱倒,以实际行动支持环卫工作。据了解,下一步S市该新区环保市容局还将深入推进“当一天环卫工人”活动,让普通市民也参与进来。然而,这项体验活动却与媒体上报道的某省某职能部门负责人“世界粮食日”当天带头参加24小时饥饿体验活动,某市一区长在微博上征人拼车,某省某厅副厅长邀请农民工吃饭,某市级机关公务员走上街头为民擦鞋,等等,都被市民们贴上了“作秀”的标签。近期一项调查显示,对当前官场的各种“政治秀”,56.6%的受调查者选择“痛恨”,41.7%的受调查者选择了“反感”,只有不到2%的选择正面评价。
假如你是“给定资料1”中的“当一天环卫工人”活动的参与者,并且做了很多实事。当听到一些市民把这一体验活动与“作秀”行为相提并论时,你心里肯定不是滋味,请你对市民们形成这种看法的深层次原因作出分析。(20分)
要求:全面、辩证,符合实际,篇幅不超过250字。
2013年江苏省公考《申论》真题
本题为原因型的综合分析题,确定作答任务是分析市民们形成这种看法的深层次原因,应将材料中影响市民对于政府活动看法的因素找出,对其进行整理,作答逻辑为“总——分——总”形成答案。
“给定资料8”中提到市民将环保局“当一天环卫工人”活动贴上了“作秀”的标签,这是群众不信任领导干部、反感政府活动的表现,我们就是要分析导致这种现象的因素。“给定资料1”中李区长提到“正是平时这一个个小问题没有解决好,才造成了民忧民怨民困”。“给定资料2~7”都是政府工作不作为的表现,修桥不见政府的影子、对弱势群体的保障力度薄弱、对违纪行为执法避重就轻等等,没能解决群众的问题,加深了干群矛盾;而在“给定资料7”中,政府部门对于群众反映的问题不作耐心解释,处理方式简单粗暴,执法过程不公开,这些也都加深了群众的反感。
而针对问题里提到的“当一天环卫工人”活动参与人员是机关干部和团支书,影响范围较小、对广大市民不具备实际意义。但是需要注意到材料中提到该活动“解决了环卫工人吃饭、喝水难等问题”,这是该活动的积极意义
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
手机从只能进行语音通话、收发短信发展到能够提供网页浏览、电子商务等多种信息服务功能,甚至把宽带互联网搬到手机上,将手机变成一个接入网络的终端,其通话功能仅仅是附带功能。对上述材料体现的哲学道理说法错误的是( )。
王某为某县某镇政府工作人员,当选为H县人大代表,王某当选的正确余径是()
(二)
村民王某和施某两家相邻。2012年3月,施某在两家之间都不享有宅基地使用权的空地上砌了一堵墙。谁知,这堵墙竟成了两家关系恶化的导火索。围绕砌墙的合法性,砌墙后王家的采光、通风、排水等问题,两家互不相让。5月4日,王某、施某又起纷争,施某先动手打了王某,继而双方互殴,王某右踝骨折,施某左上臂挫伤。后经鉴定,王某被打成轻伤。王某要求施某赔偿其因轻伤所受损失,并要求公安机关对施某处以治安处罚。
王某与施某的斗殴行为在侵权形态上属于()
会签是指
“阳关大道”原是指通往( )的道路。
“手表定律”是指当我们同时拥有两只时间不一样的手表时,反而不知道准确的时间,这对做好团队工作的启示是()
转变政府职能是当前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核心内容和根本途径。某区政府下列行为不符合转变政府职能要求的是()
根据《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的规定,当公务员认为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犯时,可以向检察机关或者审判机关提出控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