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公务员公务员(国考)申论->新型城镇化是增添经济发展动力、缩小城乡区域差距,加快经济转型

新型城镇化是增添经济发展动力、缩小城乡区域差距,加快经济转型升级的大平台,关系现代化全局大战略。当前城镇化的一项重要任务是适应人口流动的新形势,优化城镇格局。作为欠发达的地区,现在越来越多的农民工返乡就业创业,许多农村人口虽然仍从事农业生产,但就近生活在城镇,而良好的生态环境越来越吸引着饱尝“大都市病”之苦的都市人逆城市而居。因地制宜地加快发展一批文化旅游、科技创业、商贸物流、资源加工、交通枢纽、生态移民、边境口岸特色小镇尤为必要,也有利于破除城乡二元结构、缓解和解除盲目城市化出现的农村村落衰落和空心化问题。

据统计,截至2015年,中国的城镇化率已达到56.1%,城市人口有7.7亿。距2014年的统计,中国共有661个城市、1.9万个镇、2.2万个乡,“镇”和“乡”的数量远远大于“市”。然而,从城市人口的分布情况看,即使进入新世纪,居住在“镇”里的城市人口也只占到27%。这意味着,中国的城镇化,是以绝大多数人集中在大中城市为特点的,“镇”显然起到的作用比较小。从这些年的实际情况看,这种情况直接导致了城乡两极分化的加剧:城市方面,人口急剧膨胀,带来了房价高涨、交通拥堵、资源紧张等问题;乡镇方面,劳动力大量流失,带来了空巢老人、留守儿童、土地荒废等问题。这样的城镇化不利于城乡均衡发展,也影响着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西方的城市化也曾经出现过类似的情况,像英国的曼彻斯特、德国的鲁尔,当年都因为工商业急剧扩张吸引了大量农村人口。很快,这种不均衡发展便衍生出各种社会问题,各国都不得不下大力气化解过分集中的人口与资源,为城乡的均衡化发展创造条件,出现了在生产方式和生活环境上各具特点的“卫星城市”和“小城市”。比如,德国城市化率已经高达97%,但是,其中有70%的人居住在小城市;美国城市化率是84%,其中90%的人生活在5万人左右的小城市;英国城市化率也很高,但只有9%的人居住在城市核心区,80%的人居住在郊区或小城市。

小城市现代化程度越高,越可以在城乡之间发挥积极作用——对城市而言,可以避免由于人口过于密集导致过度建设,以有效地保护城市环境,降低居民生活成本;对乡村而言,可以改善投资环境,增加就业机会。

2017年,“特色小镇”首次被写入《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江西省第十四次党代会报告要求“做精特色小镇,打造一批有活力、有魅力、有实力的中心城镇”。

2016年是我国“特色小镇”建设的里程碑,从住建部、国家发改委和财政部联合发布文件,到首批公布的127个“特色小镇”名录,“特色小镇”建设正式提到了国家层面。与前一段的城市化比较,“特色小镇”更加关注当地的自然和人文资源,培育具有当地特色的生态环境。

历史上,“镇”一般是作为传统经济的中心出现的,基本形成于物产丰富、交通便利之地,如太湖流域的水乡古镇群、川黔渝交界古镇群、晋中南古镇群、闽粤地区古镇群等。这些地方的经济活动或以水上交通为主,或以贸易兴盛,或以手工艺著名,具有鲜明的地域性。结合新的时代需求,融入新理念、新技术,将各地传统经济发扬光大,使“特色小镇”获得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在空间上,保持镇子的自然和人文环境。“天人合一”的理念,使传统营造十分讲究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村镇多建在山水环绕、绿树成荫的地方。从江浙到皖闽,从云贵川到京津冀,留下了一个个风景如画的乡镇。“因地制宜”的理念,使这些地方的建筑从选材到工艺,从造型到格局都很有地方特点,马头墙、吊脚楼、四合院、窑洞群等形成了地域性极强的空间造型,与周围自然景观形成了绝配。这些无疑是“特色小镇”建设的基本特色,也是其魅力所在。

镇与村本来就有着诸多的联系,不少镇子因为保持着耕读传家的传统,不仅在漫长的历史中人才辈出,还在营造、养生、教育、信仰等方面积淀了丰富的内容,构成了千姿百态的民间文化。这些,既包含着大自然的造化,也包含着当地百姓在生产和生活方面的经验,共同构成了华夏民族生存的大智慧,当然也是“特色小镇”建设应该保持的本质属性。

这样看来,“特色小镇”是新型城镇化的有益尝试。与追求规模扩张的城市化比较,“特色小镇”意在寻找地域文化的魅力进行复兴;与追求高速度的经济型城市比较,“特色小镇”意在寻找生产与生活之间的最佳平衡点;与追求高密度的紧凑型城市比较,“特色小镇”是以百姓生活的方便舒适为主旨。经过十几年的高速扩张,中国城镇到了更多考虑质量提升的阶段了。这不仅符合数量积累到质量飞跃的事物发展规律,也是世界城市发展共同走过的路径,更是建设具有中国特色“小康社会”的重要标志。

根据材料1、2,指出“特色小镇”建设的意义。(10分)

要求:准确全面,条理清楚,文字简练,不超过150字。

查看答案 纠错
答案:
本题解析:

2017年公务员多省联考《申论》真题(江西卷)

本答案对建设特色小镇的意义做到了全面概括,要点全面而准确,同时对材料中的口语化表达做出了高度总结,形成了较为书面的表达。并按照材料自身的逻辑进行分类归纳,答案的语言符合机关单位用语要求,答案点未有遗漏,形式简明调理。

试题解析:

(1)本题要审清概括的要素是意义,也就是把材料中关于特色小镇建设的好处和必要性找出来,没有出现特色小镇相关的字眼或者同义表达都不能作为答案;

(2)此题难点较小,题干表述清晰明了,方便书写,难度较小,稍加注意语言的描述规范即可;

(3)取得高分表现在于梳理材料自身的逻辑将各个段落所做的工作分类表述。

更新时间:2021-08-28 16:31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单选题

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历年真题,2019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省部)

  • A.如上图所示
  • B.如上图所示
  • C.如上图所示
  • D.如上图所示
查看答案
单选题

手机从只能进行语音通话、收发短信发展到能够提供网页浏览、电子商务等多种信息服务功能,甚至把宽带互联网搬到手机上,将手机变成一个接入网络的终端,其通话功能仅仅是附带功能。对上述材料体现的哲学道理说法错误的是(   )。

  • A.生产实践为人类社会生活的不断改善提供物质条件
  • B.在辩证否定的过程中不断推动实践创新与认识发展
  • C.同一事物的不同矛盾在不同发展阶段各有其不同的特点
  • D.科技的发展是一个不断推翻已有认识的过程
查看答案
单选题

王某为某县某镇政府工作人员,当选为H县人大代表,王某当选的正确余径是()

  • A.H县选民直接选举
  • B.王某所在选区选民直接选举
  • C.镇人大主席团选举
  • D.镇人大代表选举
查看答案
单选题

(二)

村民王某和施某两家相邻。2012年3月,施某在两家之间都不享有宅基地使用权的空地上砌了一堵墙。谁知,这堵墙竟成了两家关系恶化的导火索。围绕砌墙的合法性,砌墙后王家的采光、通风、排水等问题,两家互不相让。5月4日,王某、施某又起纷争,施某先动手打了王某,继而双方互殴,王某右踝骨折,施某左上臂挫伤。后经鉴定,王某被打成轻伤。王某要求施某赔偿其因轻伤所受损失,并要求公安机关对施某处以治安处罚。

王某与施某的斗殴行为在侵权形态上属于()

  • A.、单方侵权
  • B.共同侵权
  • C.相互侵权
  • D.特殊侵权
查看答案
单选题

会签是指

  • A.签署会议文件
  • B.在会议上签署文件
  • C.联合行文时,由各发文机关的领导共同签发文件
  • D.联合发文时,由各发文机关的领导共同签署文件
查看答案
单选题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真题专项训练,数量关系题库,数字推理

  • A.35
  • B.40
  • C.45
  • D.55
查看答案
单选题

“阳关大道”原是指通往( )的道路。

  • A.东海
  • B.西域
  • C.南国
  • D. 中原
查看答案
单选题

“手表定律”是指当我们同时拥有两只时间不一样的手表时,反而不知道准确的时间,这对做好团队工作的启示是()

  • A.维护领导权威
  • B.领导言行一致
  • C.服从组织安排
  • D.避免令出多门
查看答案
单选题

转变政府职能是当前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核心内容和根本途径。某区政府下列行为不符合转变政府职能要求的是()

  • A.为美化市容强制要求拆除居民住宅防盗窗
  • B.实现与下属企业的管理权脱钩并推进股份制改造
  • C.社会政府基金支持各种形式的社会养老机构建设
  • D.出台扶持政策为民办中小学的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查看答案
判断题

根据《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的规定,当公务员认为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犯时,可以向检察机关或者审判机关提出控告。

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