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有8500多万名残疾人,涉及7000多万个家庭、2.6亿家庭人口。和普通人相比,残疾人的活动困难,对环境设施的要求更高。为了让残疾人更好享受北京“一刻钟社区服务圈”的建设成果,某研究机构受政府委托,就北京市残疾人对“一刻钟社区服务圈”的满意度进行了调查。
调查表明,在残疾人中,肢残人占比最高。他们也是残疾人出行的主体。他们对菜市场、医院、大超市、银行和公交站5类场所使用频率最高,其次为广场公园、运动场所、餐馆和地铁站等。
到达场所时间是肢残人在当前“一刻钟社区服务圈”无障碍环境下到达场所的时间距离。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体量较小的公共服务设施如小区物业、小商店、棋牌室、运动场所、诊所和公交站等一刻钟可达性良好,而体量较大的公共服务设施如菜市场、地铁站、大超市和医院等一刻钟可达性较差。总体上看,到达场所时间越短,其使用频率就越高(医院等刚性需求场所除外)。
参与调查的肢残人对医院与银行的满意度最高,这与医院无障碍环境建设较为完善、银行业集中进行了无障碍环境改造有关;餐馆、公交站的满意度最低,其他场所环境满意度整体偏低。
问卷中“不得不去的场所”是指肢残人刚性需求的场所。调查结果显示,肢残人群体刚性需求最强的5类场所分别为菜市场、医院、大超市、银行和公交站,与前面的场所总体重要性评价结果一致。
问卷中“想去却去不了的场所”是肢残人群需求度很高但因无障碍建设现状不完善,不能满足其出行需求的场所。这种情况在各类场所均有不同程度体现,以广场、公园、运动场等最明显。
该研究机构在报告中提到,希望政府部门能够将这个报告中所包含的有用信息,用于未来“一刻钟社区服务圈”建设的决策中。
假如你是某街道办事处的工作人员,请谈谈给定材料1中的信息对“一刻钟社区服务圈”建设工作有哪些借鉴?(20分)
要求:建议合理可行,针对性强,条理清晰,语言简练,不超过350字。
2020年北京市公考《申论》真题(乡镇)(网友回忆版)
1.明确题型:此题目典型提出对策题,属于客观题目范畴,因此在答题过程中首要遵照“材料至上”原则,尊重材料原文原句,符合政府身份角度。
2.注重细节:(1)注重身份:由题干中指明身份“某街道办事处的工作人员”,在对策提出过程中,需以此身份权限为切入点,不能超过“街道办事处”的权限范围。(2)整理要素:对策提出需符合“针对性、可行性与可操作性”,要求具体细致,解决材料种所有问题,故对策提取以“直接”对策+“反推”对策两者组成,分条书写,同类合并,体现“条理清晰”。
3.答案提取:结合对材料和题干的信息把握,为题主要出自材料9,而对策并未限定全部范畴,因此对策提取可适当把握其它材料。其中材料9问题主要体现为残疾人在“一刻钟生活服务圈”中所面临的困境,表现为“体量较大公共设施到达困难、使用频率低,无障碍环境建设情况较差,刚性出行需求难以满足,服务不够全面完善”,因此,借助材料“经验对策”与“问题反推”相结合,形成对策具体可行即可。
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
手机从只能进行语音通话、收发短信发展到能够提供网页浏览、电子商务等多种信息服务功能,甚至把宽带互联网搬到手机上,将手机变成一个接入网络的终端,其通话功能仅仅是附带功能。对上述材料体现的哲学道理说法错误的是( )。
王某为某县某镇政府工作人员,当选为H县人大代表,王某当选的正确余径是()
(二)
村民王某和施某两家相邻。2012年3月,施某在两家之间都不享有宅基地使用权的空地上砌了一堵墙。谁知,这堵墙竟成了两家关系恶化的导火索。围绕砌墙的合法性,砌墙后王家的采光、通风、排水等问题,两家互不相让。5月4日,王某、施某又起纷争,施某先动手打了王某,继而双方互殴,王某右踝骨折,施某左上臂挫伤。后经鉴定,王某被打成轻伤。王某要求施某赔偿其因轻伤所受损失,并要求公安机关对施某处以治安处罚。
王某与施某的斗殴行为在侵权形态上属于()
会签是指
“阳关大道”原是指通往( )的道路。
“手表定律”是指当我们同时拥有两只时间不一样的手表时,反而不知道准确的时间,这对做好团队工作的启示是()
转变政府职能是当前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核心内容和根本途径。某区政府下列行为不符合转变政府职能要求的是()
根据《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的规定,当公务员认为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犯时,可以向检察机关或者审判机关提出控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