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公务员公务员(国考)公务员面试->面试热点:2020年,“六稳”之首稳就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20

面试热点:2020年,“六稳”之首稳就业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2019年12月10日至12日在北京举行。会议总结了2019年经济工作,分析当前经济形势,部署2020年经济工作。会议强调,明年要完善和强化“六稳”(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举措,健全财政、货币、就业等政策协同和传导落实机制,确保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2020年2月3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强调,聚焦疫情对经济运行带来的冲击和影响,围绕做好“六稳”工作,做好应对各种复杂困难局面的准备。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稳定就业总量,改善就业结构,提升就业质量,突出抓好重点群体就业工作,确保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会议还强调,要巩固和拓展减税降费成效,大力优化财政支出结构,进一步缓解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多措并举保持就业形势稳定。要推动实体经济发展,提升制造业水平,发展新兴产业,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2月10日在北京调研指导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时指出,要统筹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各项任务,在全力以赴抓好疫情防控同时,统筹做好“六稳”工作。要坚定信心,看到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疫情的冲击只是短期的,不要被问题和困难吓倒。越是发生疫情,越要注意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特别是要高度关注就业问题,防止出现大规模裁员。

【模拟试题】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稳定就业总量,改善就业结构,提升就业质量。习近平总书记也强调,越是发生疫情,越要注意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特别是要高度关注就业问题,防止出现大规模裁员,对此,你怎么看?

查看答案 纠错
答案:
本题解析:

1、概括话题,表明观点。

稳就业就是稳民生,就业就是最大的民生。现在我们面对的外部环境不确定因素很多,内部在抗“疫”期间不仅要要调整产业结构,也要发挥政府作用给予就业重点人群更多保障。在内外因素下,出现就业也问题也是必然问题,但是我们必须要面对、并解决好。

2、分析意义。

(1)就业是民生之本,是国家发展的基石,也是社会稳定的基础。就业关乎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关乎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一直是党和政府高度关注的重大问题。

(2)政府连续7年将就业放在重要位置,2020年再次强调“稳就业”也是必然的要求。民生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在众志成城抗击疫情的关键时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稳就业、保民生”重要讲话为打败病毒注入了强大信心和力量。

(3)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2019年中国经济数据,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352万人,连续7年保持在1300万人以上,明显高于1100万人以上的预期目标。但是就业新的影响因素还在增加,必须把就业摆在更加突出位置。

3、分析问题

(1)目前,我国就业方面总量压力不减、结构性矛盾凸显、就业质量不高。就业总量方面,我国是人口大国,就业流动性大,加上“大学生、农村富余劳动力和下岗失业人员,这‘三聚头’加大了就业总量的矛盾;就业结构方面,我国技能型人才严重不足,尤其是制造业部门需求很大,与之相对的是很多人找不到工作,这种供给错配很大程度上是结构性问题;提升就业质量方面,随着主要矛盾的变化,民众对就业期待提高,“闪辞”“裸辞”频现。

(2)加之新型肺炎的影响,疫情可能在短期内对就业带来一定的冲击。短期内受到疫情冲击最大的是餐饮、零售、交运、文旅等第三产业,而第三产业也需要第一二产业的支撑。疫情发生后,一些企业开复工时间有所推迟,相应地劳动力返岗时间也有所错后。尤其是旅游餐饮等服务业和部分中小微企业,其抗风险能力较弱,受到疫情的冲击可能更大。

4、提出对策。

疫情对就业的影响是暂时性的,我们更应保持定力,继续做好“稳就业”工作。

(1)特殊时期,加大政府的调控作业。一方面,对小微企业应加大信贷等金融支持力度,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如专项补贴、税费减免、社保延交等,并专门对经营困难的中小企业加以纾困,妥善安排失业人员。另一方面,对重点企业,明确对保障疫情防控、公共事业运行、群众生活必需等重点企业、重大工程,指定专人对接,优先发布用工信息,通过余缺调剂等方式,满足企业阶段性用工需求。

(2)鼓励灵活就业,多渠道创新就业服务方式。比如,一方面鼓励倡导用人单位采取线上职位发布、线上双选会、语音视频面试等线上模式开展招聘工作,利用公共就业服务平台及时发布企业招工、复工及就业动态等信息,促进劳动者与用工企业精准对接;另一方面要大力开展职业培训,针对疫情稳定后可能产生的就业需求反弹,开展事先培训工作。

(2)发挥地方优势,创新支撑就业的模式。探索稳定就业总量,改善就业结构,提升就业质量的特色方式,促进地方经济发展。让经济发展水平与就业机会、就业福利同步,提升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满足感。

更新时间:2021-08-13 16:33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单选题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历年真题,2001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

如果按照1978~1990年进口额平均增长速度计算,预计1996年进口额约为多少亿元?(  )。

  • A.10.6亿元
  • B.12.5亿元
  • C.16.0亿元
  • D.18.4亿元
查看答案
单选题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历年真题,2001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

图中哪一年的外贸出口额的增长率最大?(  )。

  • A.1982年
  • B.1983年
  • C.1985年
  • D.1987年
查看答案
单选题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历年真题,2001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

1974年至1990年的进口年增长额大约是(  )。

  • A.0.47亿元
  • B.0.75亿元
  • C.1.12亿元
  • D.1.23亿元
查看答案
单选题

某国家1974~1990年外贸状况资料统计(以美元计)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历年真题,2001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

图中所显示的该国外贸状况有几年是出口额超过进口额5亿元以上的?(  )。

  • A.9年
  • B.7年
  • C.6年
  • D.5年
查看答案
单选题

某国家1974~1990年外贸状况资料统计(以美元计)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历年真题,2001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

哪一年进出口总额突破20亿元?(  )。

  • A.1985年
  • B.1986年
  • C.1987年
  • D.1988年
查看答案
单选题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历年真题,2001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

下面哪项陈述可以从资料中得出?(  )。

Ⅰ.专业辅助人员中男性所占比例不到l/3。

Ⅱ.女性公务员是女性保安类人员的3倍。

Ⅲ.男性技术人员的平均年收入不如女性公务员的平均年收入高。

  • A.只有第Ⅰ项
  • B.只有第Ⅱ项
  • C.Ⅱ项与Ⅲ项
  • D.Ⅰ和Ⅲ项
查看答案
单选题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历年真题,2001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

该地区女性公务员的人数约为(  )。

  • A.3.2万人
  • B.4.5万人
  • C.6.1万人
  • D.7.5万人
查看答案
单选题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历年真题,2001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

该地区男性就业人员的年平均收入比女性就业人员的年平均收入多(  )。

  • A.10%
  • B.20%
  • C.25%
  • D.35%
查看答案
单选题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历年真题,2001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

1997年该地区一般职员的人数超过熟练操作工种的人数为(  )。

  • A.384 000
  • B.441 500
  • C.650 500
  • D.825 600
查看答案
单选题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历年真题,2001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

该地区男性就业人员在全部就职人员中所占比例约为(  )。

  • A.38%
  • B.52%
  • C.58%
  • D.62%
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