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企业为金属加工企业,主要从事铝合金轮毂加工制造。
B企业的铝合金轮毂打磨车间为二层建筑,建筑面积2000m2,南北两端各设置载重2.5t 的货梯和敞开式楼梯,一层有通向室外的钢制推拉门2个,该车间共设有32条生产线,一、 二层各16条,每条生产线设有12个工位,沿车间横向布置,总工位数384个,相邻工位最小间距不足1m。
打磨车间每个工位设有吸尘器,每4条生产线合用1套除尘系统,共安装有8套除尘系 统。8套除尘系统的室外风管相互连通并公用一条主排风管将粉尘排出,车间内的除尘设 备、除尘管道及配电箱等均未采取接地措施。
2015年"安全生产月"期间,属地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检查组对B企业进行安 全生产检查,发现打磨车间空气中粉尘浓度超标,部分地面和粉尘管道表面积尘厚度达2mm以上,部分员工佩戴的防尘口罩失效,个别工位旁地面发现烟蒂,部分女工长发未置于工作帽内。检查组对上述问题提出了批评,提醒B企业要做好员工劳动防护等各项工作。
7月2日8时,打磨车间265名员工开始工作,其中含7月1日入职但未经培训的员工12人。8时5分,除尘风机开启。9时34分,1号除尘器集尘桶发生爆炸,爆炸冲击波沿除尘管道传播,扬起了除尘系统内和车间聚积的铝粉,形成粉尘云,引发连续爆炸,当场造成9人死亡,事故发生后7天内,又有18名重伤人员在医院死亡;事故发生后30天内,死亡人数32人,受伤人数195人。
事故的经济损伤包括:现场抢救、清理现场和处理事故的事务性费用280万元,设备等
固定资产损失1000万元,医疗费用(含护理费用) 2900万元,丧葬及抚恤费用3500万元,
补助及救济费用2100万元,歇工工资800万元,停产损失1800万元,事故罚款1100万元。
事故调查发现:该车间除尘系统长时间未清理粉尘,铝粉尘大量聚积。除尘系统风机开启后,打磨产生的高温铝粉尘颗粒在集尘桶上方形成粉尘云。1号除尘器集尘桶锈蚀破损,雨水渗入,桶内铝粉受潮,发生氧化放热反应,达到了铝粉尘的点燃温度,引发除尘系统及车间内粉尘的系列爆炸,除尘系统未设泄爆装置,爆炸产生的高温气体和燃烧物瞬间经除尘管道从各吸尘罩喷出,导致全车间几乎所有工位操作人员直接受到爆炸冲击。同时,B企业盲目组织生产,未建立岗位安全操作规程,无隐患排查治理台账,员工对铝粉尘存在的爆炸危险性没有认知,也从未参加过应急救援演练。
根据以_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共16分,每题2分,1~3题为单选题,4~8题为多选 题) :
根据《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培训规定》(安监总局令第3号),B企业对新入职员工的安全培训内容应包括()。
《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培训规定》第十五条规定,车间(工段、区、队)级岗前安全培训内容应当包括:①工作环境及危险因素;②所从事工种可能遭受的职业伤害和伤亡事故;③所从事工种的安全职责、操作技能及强制性标准;④自救互救、急救方法、疏散和现场紧急情况的处理;⑤安全设备设施、个人防护用品的使用和维护;⑥本车间(工段、区、队)安全生产状况及规章制度;⑦预防事故和职业危害的措施及应注意的安全事项; ⑧有关事故案例;⑨其他需要培训的内容。第十六条规定,班组级岗前安全培训内容应当包括:①岗位安全操作规程;②岗位之间工作衔接配合的安全与职业卫生事项;③有关事故案例;④其他需要培训的内容。本案例中,B企业对新入职员工的安全培训内容应包括:①岗位安全操作流程;②铝粉尘燃烧爆炸危险性;③安全设备设施的使用和维护方法;④事故发生时自救互救的方法和现场紧急处置措施。
某年8 月26 日2 时31 分,A 市驾驶人甲驾驶一卧铺大客车,沿市际高速公路由北向南行驶至484km+95m 处,与B 市驾驶人乙驾驶的重型罐式半挂汽车列车发生追尾碰撞, 导致罐式半挂车內甲醇泄漏并起火,造成大客车内36 人当场死根据车载GPS 卫星定位装置记录,在此次事故中,甲连续驾驶时间达4 小时22 分,中途未停车休息,造成其驾驶时精力不集中,反应和判断能力下降,未及时发现前方汽车列车从匝道违法驶入高速公路且在高速公路上违法低速行驶的险情,未能采取安全、有效的避让措施,导致事故发生。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
关于货物运输过程中发生甲醇泄漏的应急处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某年8 月26 日2 时31 分,A 市驾驶人甲驾驶一卧铺大客车,沿市际高速公路由北向南行驶至484km+95m 处,与B 市驾驶人乙驾驶的重型罐式半挂汽车列车发生追尾碰撞, 导致罐式半挂车內甲醇泄漏并起火,造成大客车内36 人当场死根据车载GPS 卫星定位装置记录,在此次事故中,甲连续驾驶时间达4 小时22 分,中途未停车休息,造成其驾驶时精力不集中,反应和判断能力下降,未及时发现前方汽车列车从匝道违法驶入高速公路且在高速公路上违法低速行驶的险情,未能采取安全、有效的避让措施,导致事故发生。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
若对驾驶人甲进行驾驶适宜性单项检测,则需检测项目包括( )。
某年8 月26 日2 时31 分,A 市驾驶人甲驾驶一卧铺大客车,沿市际高速公路由北向南行驶至484km+95m 处,与B 市驾驶人乙驾驶的重型罐式半挂汽车列车发生追尾碰撞, 导致罐式半挂车內甲醇泄漏并起火,造成大客车内36 人当场死根据车载GPS 卫星定位装置记录,在此次事故中,甲连续驾驶时间达4 小时22 分,中途未停车休息,造成其驾驶时精力不集中,反应和判断能力下降,未及时发现前方汽车列车从匝道违法驶入高速公路且在高速公路上违法低速行驶的险情,未能采取安全、有效的避让措施,导致事故发生。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
由背景中汽车列车“在高速公路上违法低速行驶″可知,其最高行驶速度不超过( )。
某年8 月26 日2 时31 分,A 市驾驶人甲驾驶一卧铺大客车,沿市际高速公路由北向南行驶至484km+95m 处,与B 市驾驶人乙驾驶的重型罐式半挂汽车列车发生追尾碰撞, 导致罐式半挂车內甲醇泄漏并起火,造成大客车内36 人当场死根据车载GPS 卫星定位装置记录,在此次事故中,甲连续驾驶时间达4 小时22 分,中途未停车休息,造成其驾驶时精力不集中,反应和判断能力下降,未及时发现前方汽车列车从匝道违法驶入高速公路且在高速公路上违法低速行驶的险情,未能采取安全、有效的避让措施,导致事故发生。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
通过车载GPS卫星定位装置,对驾驶人甲的行为应给予的处理是( )。
某年8 月26 日2 时31 分,A 市驾驶人甲驾驶一卧铺大客车,沿市际高速公路由北向南行驶至484km+95m 处,与B 市驾驶人乙驾驶的重型罐式半挂汽车列车发生追尾碰撞, 导致罐式半挂车內甲醇泄漏并起火,造成大客车内36 人当场死根据车载GPS 卫星定位装置记录,在此次事故中,甲连续驾驶时间达4 小时22 分,中途未停车休息,造成其驾驶时精力不集中,反应和判断能力下降,未及时发现前方汽车列车从匝道违法驶入高速公路且在高速公路上违法低速行驶的险情,未能采取安全、有效的避让措施,导致事故发生。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
下列选项中,最可能属于客运驾驶人疲劳驾驶的是( )。
2014 年12 月20 日18 时,6 号高速公路因降雪封闭,21 日7 时重新开放。9 时该高速公路Y 路段M 隧道内距入口20m 处,一辆以60km/h 的速度自西向东行驶的空载货车, 与前方缓行的运输甲醇的罐车发生追尾碰撞,罐车失控前冲碰撞隧道内同方向行驶的小客车。
事故发生后,甲醇罐车押运员甲从右侧门下车,走到车后,发现甲醇罐车尾部防撞设施损坏,卸料管断裂,甲醇泄漏,为关闭卸料管根部球阀,防止甲醇进一步泄漏,甲要求司机乙向前移动车辆,该车重新启动向前移动1m 后停止,司机乙熄火下车走到车身左侧罐体中部时,发现地面泄露的甲醇已经起火燃烧,并形成流淌火,迅速引燃前后车辆。事发时受气象和地势影响,隧道内气流由西向东流动,且隧道东高西低,形成烟囱效应,甲醇和车辆燃烧产的高温有毒烟气迅速在隧道内向东蔓延,继而在隧道内引起大火和浓烟, 事故烧毁隧道内车辆12 辆,造成25 人死亡,6 人受伤,隧道受损严重。
事故调查发现:甲醇罐车由轻型货车改装而成,车辆整备质量2.76 吨,核定载货量24 吨, 实际装载甲醇3.7 吨,司机乙持大货车驾驶证,驾驶证在有效期内,押运员甲为临时用工人员,空载货车为D 物流运输公司零担货车,车辆和驾驶员手续齐全,均在有效期内事发时,因长时间封路等待,零担货车驾驶员丙疲劳驾驶,未及时注意到前方路况变化,导致追尾碰撞。
甲醇罐车隶属E 公司,该公司自2014 年6 月开始一直使用改装车运输甲醇。
E 公司为危险化学品经营企业,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在有效期内,无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资质,该公司共有员工15 名,其中安全生产管理人员1 名,由公司出纳兼任。该公司实际控制人为丁,丁上一次接受安全生产培训时间为2012 年12 月。
【问题】
1. 根据《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指出E 公司哪些人员应通过有关主管部门对其安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的考核。
2. 简述甲醇罐车被追尾碰撞后,甲、乙应采取的应急处理措施。
3. 根据《安全生产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简要说明该起事故调查报告应包括的
主要内容。
4. 指出E 公司在安全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武某、李某、付某等5 名人员共同出资购置长途卧铺客车,运营该省A 市与B 市的客运路线。某次运营过程中,长途卧铺客车从所在市出发后,拉载乘客、配置货物。当日晚上, 该客车行驶至途中某村庄路段时,爆胎失控撞坏高速隔离护栏,坠入高速桥下渠内。事故发生时该客车载有32 人,其中30 人在此次事故中死亡。
经事故调查发现,该车爆胎的主要原因为车胎磨损严重却没有更换,车辆超员超速导致车胎不堪重负。
【问题】
1. 背景中的长途卧铺客车,运营A 市与B 市的客运路线前,营运人应该申办什么许可? 并说明办理该许可的部门(或机构)。
2. 长途卧铺客车”拉载乘客、配置货物”的做法是否可行?客运行李的堆放应符合哪些规定?
3. 为避免出现背景中的客车爆胎情况,应对车辆采取哪些维护措施?该维护措施属于什么级别?
4. 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简述背景中事故上报的一般流程。
某日,某单位驾驶员刘某驾驶货车,在一条城郊的道路上与迎面驶来的当地一辆三轮摩托车相撞,导致乘坐三轮摩托车的2名幼童当场死亡,摩托车驾驶员谢某两腿骨折,三轮摩托车严重损坏,货车车前部损坏。事故发生当日为雨雪天气,路面新积雪未化,路面比较滑。
道路两边村庄较多,且多处村道与公路相接,行车标志不全不明显。事故发生后,经调查发现,三轮车驾驶员谢某无证违章驾车,三轮车无牌行驶,而且逆向占线行驶。驾驶员刘某虽然行驶路线正确,证照齐全,但行驶中思想不集中,观察判断冇误,车速偏快(特定环境中的车速偏快),遇到紧急情况时采取措施不力,应负有一定责任。
【问题】
1.结合材料,分析该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
2.联系实际,谈谈雨雪天对行车有什么危害?应采取怎样的应对措施?
3.驾驶员在城乡接合部行车时,存在哪些隐患?应该怎样保证行车安全?
2018年3月13日0时10分许,广河县城关镇驾驶人马某某驾驶的广河县俊达汽车服务有限公司所属甘N××030号小型轿车,行驶至广河县滨河南路延伸段时,与定西市,临洮县衙下集镇驾驶人康某驾驶的甘J××035号重型自卸货车发生追尾碰撞,造成轿车内4人死亡,1人受伤。
事故原因:马某某驾驶车辆在限速80 km/h的路段上以124.3~132 km/h的速度超速行驶是发生事故的主要原因,其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规定:“机动车上道路行驶,不得超过限速标志标明的最高时速。在没有限速标志的路段,应当保持安全车速。”
康某某驾驶故障车辆停车时未按规定设置提示标志是发生事故的次要原因,其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五十二条:“机动车在道路上发生故障,需要停车排除故障时,驾驶人应当立即开启危险报警闪光灯,将机动车移至不妨碍交通的地方停放;难以移动的,应当持续开启危险报警闪光灯,并在来车方向设置警告标志等措施扩大示警距离,必要时迅速报警。”
【问题】
1.结合生活实际谈谈,在高速路上行驶时,应该怎样做到安全行车?
2.根据此事故,我们能吸取什么教训?
3.驾驶员在驾驶车辆时,为保证行车安全,应该尽量避免哪些问题?
下列选项中为安全隐患处理程序的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