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财会类中级经济师中级知识产权->甲公司的业务部经理张三,在劳动合同未到期时提出辞职,未办移交

甲公司的业务部经理张三,在劳动合同未到期时提出辞职,未办移交手续即到了与甲公司存在竞争关系的乙公司,并将甲公司内部掌握的合作伙伴名单、产品设计方案、报价方案和客户详细资料等信息带到乙公司。自张三加入乙公司后,乙公司业务猛增,成为甲公司的有力竞争对手。现甲公司向人民法院起诉乙公司和张三侵犯商业秘密,要求立即停止侵权,并赔偿甲公司各项经济损失。

关于侵犯商业秘密行为的法律责任,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A.侵犯商业秘密的行为属于民事侵权,因此民事救济是商业秘密的首要保护方式
  • B.侵犯商业秘密行为的民事责任形式主要包括停止侵害和赔偿损失
  • C.对于恶意侵犯商业秘密的行为,可以适用惩罚性赔偿
  • D.商业秘密的民事救济以合同法的保护为主
答案: A、B、C
本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侵犯商业秘密行为的法律责任。

商业秘密具有财产权的属性,侵犯商业秘密的行为属于民事侵权,因此民事救济是商业秘密的首要保护方式。A选项说法正确。

侵犯商业秘密行为的民事责任形式主要包括停止侵害和赔偿损失。B选项说法正确。

根据《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十七条第三款的规定,对于恶意侵犯商业秘密的行为,还可以适用惩罚性赔偿,即“经营者恶意实施侵犯商业秘密行为,情节严重的,可以在按照上述方法确定数额的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确定赔偿数额”。C选项说法正确

商业秘密的民事救济以反不正当竞争法的保护为主,D选项错误。

故本题选择ABC选项。

更新时间:2022-10-13 13:35
纠错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单选题

下列关于工程监理单位和监理人员职责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 A.工程监理人员认为工程施工不符合工程设计要求、施工技术标准和合同约定的,有权要求施工企业整改
  • B.工程监理人员发现工程设计不符合建筑工程质量标准或者合同约定的质量要求的,有权要求设计单位改正
  • C.未经总监理工程师签字,建筑材料、建筑构配件和设备不得在工程上使用或安装
  • D.工程监理单位在实施监理过程中,发现存在安全事故隐患且情况严重的,应当及时向有关主管部门报告
查看答案
单选题

政府为了保护农业生产者,对部分农业产品规定了保护价格。为了采取这种价格政策, 应采取相应的措施是( )。

  • A.取消农业税
  • B.对城镇居民实行粮食配给制
  • C.当市场上出现农产品过剩时进行收购
  • D.扩大农民家电消费
查看答案
多选题

下列选项中,项目监理机构可设置总监理工程师代表的情形有(  )。

  • A.工程规模较大,专业较复杂,总监理工程师难以处理多个专业工程
  • B.一个建设工程监理合同中包含多个相对独立的施工合同
  • C.工程规模比较大,工期比较长
  • D.工程规模较大,地域比较分散
  • E.工程规模比较小,技术要求比较高
查看答案
单选题

下列比率指标的不同类型中,流动比率属于( )。

  • A.构成比率
  • B.动态比率
  • C.相关比率
  • D.效率比率
查看答案
单选题

直线制监理组织形式的主要特点是()。

  • A.接受职能部门多头指挥、指令矛盾时,将使直线指挥部门人员无所适从
  • B.统一指挥、直线领导,但职能部门与指挥部门易产生矛盾
  • C.具有较大的机动性和适应性,但纵横向协调工作量大
  • D.组织机构简单、权力集中、命令统一、职责分明、隶属关系明确
查看答案
多选题

一般来说,( )的产品需求弹性较小。

  • A.生活必需
  • B.有许多相近的替代品
  • C.非必需的高档品
  • D.用途少
  • E.用途多
查看答案
单选题

在建立项目监理机构的工作步骤中,最后需要完成的工作是()。

  • A.制定工作流程和信息流程
  • B.制定岗位职责和考核标准
  • C.确定组织结构和组织形式
  • D.安排监理人员和辅助人员
查看答案
单选题

需求价格弹性的计算公式为()。

  • A.需求量的变动率/价格的变动率
  • B.供给量的变动率/价格的变动率
  • C.需求量的变动率/收入的变动率
  • D.价格的变动率/需求量的变动率
查看答案
多选题

下列关于影响商品需求弹性因素的说法,正确的有( )。

  • A.一般来说,生活必需的产品需求弹性较大
  • B.一般来说,商品的用途越多,需求弹性就越大
  • C.一种商品若有许多相近的替代品,这种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大
  • D.时间越短,商品的需求弹性越缺乏
  • E.投入品替代性越大,商品的需求弹性就越大
查看答案
单选题

以下( )能够导致某种商品的供给曲线向左平移。

  • A.该商品价格上升
  • B.生产技术提高
  • C.生产成本增加
  • D.消费者偏好增强
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