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年9月6日15时,驾驶员A单独驾驶装满液氯的槽罐车驶入某高速公路的X段。17时,槽罐车与驾驶员B驾驶的货车相撞,导致槽罐车破裂,液氯泄露导致除驾驶员A以外的两车其他人员死亡。撞车事故发生后,液氯已开始外泄,驾驶员A不顾槽罐车的严重损坏,没有报警也没有采取任何措施,迅速逃离事故现场。由于延误了最佳应急救援时机,泄露的液氯迅速气化扩散,形成了大范围污染,造成了该高速公路X段附近村民30人直接中毒死亡,285人住院治疗,近万人紧急疏散。在住院人员中又有3人于9月6日23时死亡,而后未再出现人员死亡。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
1.背景中,装满液氯的槽罐车所配备的行车人员是否符合规定若不符合,请说明至少还应配备的人员有哪些。
2.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该事故属于哪个等级的事故?简述判断依据。
3.简述撞车事故发生后,驾驶员A应采取的正确做法。针对背景中驾驶员A的做法,说明驾驶员A可能要承担的责任。
4.事后,相关人员对该事故进行事故报告,简述在事故报告中应列述的内容。
1.不符合规定,至少还应配备押运人员。
2.该事故属于特别重大事故。判断依据:特到重大事故是指造成30人以上(含30人)死亡,或者100人以上(含100人)重伤,或者1亿元以上(含1亿元)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3.驾驶员A应当立即向本单位负责人报告,也可以直接向事故发生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急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报告。驾驶员A的做法可能承担的责任:处上一年年收入60%至100%的罚款,并依法追究相关的刑事责任。
4.在事故报告中应列述的内容包括:
(1)事故发生单位概况:驾驶员A驾驶的槽罐车、驾驶员B驾驶的货车所属的单位或个人概况;液氯、货物的托运单位或人员概况。
(2)事故发生时间某年9月6日15时
(3)事故发生地点:某高速公路的X段附近村落。
(4)事故现场情况:两车相撞,导致槽罐车破裂、液氯泄露,未采取紧急控制措施。
(5)事故人员伤亡除驾驶员A以外的两车其他人员死亡。
(6)已经采取的精施:未报警也没有采取任何措施。
(7)其他应报告内容。
依据《工伤保险条例》,职工因工死亡,其近亲属可按照规定从工伤保险基金领取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补助金。其中一次性工亡补助金标准为上一年度( )的20倍。
甲公司为一家电梯生产企业,乙公司为一家有资质的电梯维护保养企业,丙公司为一家大型商场,丙公司从甲公司购置了一部电梯,并与乙公司签订了电梯维护保养合同,委托乙公司负责该电梯的维护保养。下列关于该电梯使用安全管理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下列应当认定为工伤的情形有()。
某县人民政府安全生产委员会组织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公安消防部门对辖区内的造纸行业进行综合执法检查。检查期间接到举报,继而发现某造纸厂存在违法存放、使用危险化学品的行为,检查组对该造纸厂予以处理。下列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的做法中,属于执法不当的是( )。
57岁的王某在甲市某机械制造企业工作30年,半年前王某在加工零件时发生事故,经市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认定为工伤,后经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鉴定为生活部分不能自理、伤残三级。关于王某因工致残可享受待遇的说法,正确的是()。
在企业安全文化建设过程中,职工应充分理解和接受企业的安全理念,并结合岗位任务践行职工安全承诺。下列内容中,属于企业职工安全承诺的是( )。
某化工企业在进行原料储罐检修时,需办理受限空间内动火作业许可。在办理许可时,需要检测的项目是( )。
安全风险可从三个方面进行控制:源头控制、在源头和员工之间的控制、在员工处的控制。下列措施中,属于在源头和员工之间的控制措施是( )。
对于重大事故隐患,生产经营单位除报送书面统计分析表外,还应当及时向安全监管监察部门和有关部门报告。重大事故隐患报告内容应当包括( )。
某火力发电企业安全管理人员每天进行一次现场巡回检查,其行走路线依次为:控制室-省煤器灰斗-脱硝灰斗-电除尘器-输灰管道-氨水罐区。关于该安全管理人员在巡回检查过程中配备劳动防护用品的说法,错误的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