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公司是一个大型汽车销售中心。2×21年有关职工薪酬的业务如下:(1)M公司采用授予管理人员限制性股票的形式实施股权激励计划,2×21年1月1日,经股东大会批准,M公司以非公开发行的方式向100名管理人员每人授予1万股自身股票,授予价格为8元/股。当日,100名管理人员全部认购,认购款项为800万元,M公司履行了相关增资手续。M公司估计该限制性股票股权激励在授予日的公允价值为10元/股。该计划规定,授予对象从2×21年1月1日起在本公司连续服务满2年的,则所授予股票将于2×23年1月1日全部解锁;期间离职的,M公司将按照原授予价格8元/股回购。
至2×23年1月1日,所授予股票不得流通或转让,激励对象取得的现金股利暂由公司管理,作为应付股利在解锁时向激励对象支付;对于未能解锁的限制性股票,M公司在回购股票时应扣除激励对象已享有的该部分现金股利。至2×21年年末,M公司共有10名管理人员离职,M公司预计未来1年内离职的管理人员为5名。当年宣告发放现金股利为每股1.2元(限制性股票持有人享有同等分配权利)。
(2)2×21年6月,由于汽车销售情况不佳,公司盈利状况下降,根据董事会决议,公司决定辞退一部分员工(其中中层管理人员10人,普通业务人员50名),并采用强制辞退的方式进行。按照该辞退计划,公司预计将给予中层管理人员每人10万元的补偿,给予普通业务员每人5万元的补偿。该辞退计划已对外公告,预计当年完成,补偿金额预计当年全部支付。
(3)2×21年初M公司为其管理人员设立了一项利润分享计划:将当年税前利润的4%提成作为奖金发放给相关管理人员,实际发放日为次年3月10日。2×21年,M公司未经审计的税前利润为1000万元,M公司据此于2×21年末确认了相应的负债和成本费用。2×22年2月18日,M公司经审计后的2×21年度税前利润为1200万元。M公司2×21年财务报告于2×22年2月28日批准对外报出。
假定M公司按净利润的10%计提盈余公积;不考虑所得税等其他因素的影响。
1.根据资料(1),编制M公司2×21年与该项限制性股票相关的会计分录。(4分)
2.根据资料(2),判断该业务的职工薪酬类型,说明M公司的会计处理原则,并做出2×21年相应的会计分录。(2分)
3.根据资料(3),编制M公司在2×22年2月应编制的与短期利润分享计划相关的会计分录。(3分)
1.授予日的会计处理为:
借:银行存款(100×1×8)800
贷:股本(100×1×1)100
资本公积——股本溢价700(0.5分)
同时,
借:库存股800
贷:其他应付款——限制性股票回购义务800(0.5分)
2×21年末的会计处理为:
2×21年确认管理费用和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的金额=(100-10-5)×1×10×1/2=425
(万元)。
借:管理费用425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425(0.5分)
2×21年12月31日预计未来可解锁限制性股票持有者的现金股利=1.2×(100-10-5)×1=102
(万元)。
借:利润分配——应付现金股利102
贷:应付股利——限制性股票股利102(0.5分)
借:其他应付款——限制性股票回购义务102
贷:库存股102(0.5分)
2×21年12月31日预计未来不可解锁限制性股票持有者的现金股利=1.2×(10+5)×1=18(万元)。
借:其他应付款——限制性股票回购义务18
贷:应付股利——限制性股票股利18(0.5分)
2×21年12月31日回购限制性股票的会计处理:
借:其他应付款——限制性股票回购义务68[10×(8-1.2)×1]
应付股利——限制性股票股利(10×1.2×1)12
贷:银行存款(10×8×1)80(0.5分)
借:股本(10×1×1)10
资本公积——股本溢价70
贷:库存股(10×1×8)80(0.5分)
2.该事项属于辞退福利。(0.5分)
会计处理原则:对于职工没有选择权的辞退计划,应当根据计划条款规定的拟解除劳动关系的职工数量、每一职工的辞退补偿等计提应付职工薪酬,且辞退福利均于确认负债的同时一次性计入费用(管理费用),不计入资产成本。(0.5分)
应确认的应付职工薪酬=10×10+50×5=350(万元)。(0.5分)
相关会计分录为:
借:管理费用350
贷:应付职工薪酬——辞退福利350(0.5分)
3.相关会计分录为: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1200-1000)×4%]8
贷:应付职工薪酬8(1.5分)
借:盈余公积 0.8
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7.2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8(1.5分)
下列关于法律主体权利能力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
甲开车不小心撞坏了电线杆,该行为属于()。
法人是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组织。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法人的是()。
根据法律规范的性质,可以将法律关系分为()。
2018年,中共中央下发《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设立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该委员会办公室位于( )。
下列规范性法律文件中,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制定的是( )。
关于法人权利能力与行为能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基本原则的是( )。
下列关于法律渊源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
下列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的表述中,正确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