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月1日,甲公司支付800万元取得乙公司100%的股权,形成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购买日乙公司可辨认净资产的公允价值为600万元。2020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期间,乙公司以购买日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为基础计算实现的净利润为50万元(未分配现金股利),持有其他债权投资的公允价值上升20万元,除上述外,乙公司无其他影响所有者权益变动的事项。2022年1月1日,甲公司转让所持有乙公司70%的股权,取得转让款项700万元;甲公司持有乙公司剩余30%股权的公允价值为300万元。转让后,甲公司能够对乙公司施加重大影响。甲公司2022年度因上述事项会计处理表述正确的有( )。
甲公司转让所持有乙公司70%的股权后,由成本法转为权益法核算剩余股权投资,账面价值需要进行追溯调整,2022年1月1日剩余30%股权账面价值=800×30%+(50+20)×30%=261(万元),所以选项A正确,选项B错误。
甲公司取得乙公司100%的股权,形成对乙公司的控制,应采用成本法核算该长期股权投资,2022年1月1日,甲公司转让所持有乙公司70%的股权,转让后,甲公司持有乙公司剩余30%股权,能够对乙公司施加重大影响,成本法转换为权益法核算。处置70%股权应确认的投资收益=700-800×70%=140(万元)。剩余30%股权应视同取得投资时点即采用权益法核算,即对剩余持股投资追溯调整,本题中2022年度不涉及投资收益的确认。因此,2022年度个别财务报表中应确认的投资收益=140(万元),选项C正确,选项D错误。
1.确认部分股权处置收益
借:银行存款 700
贷:长期股权投资 560
投资收益 140
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800-560=240,大于600*30%=180,不调整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
2.对剩余股权改按权益法核算
借:长期股权投资 21
贷:盈余公积 1.5(50*30%*10%=1.5)
利润分配13.5 (50*30%*90%=13.5)
其他综合收益 6(20*30%=6)
上述调整后,在个别财务报表中,剩余股权账面价值=240+21=261。
下列关于法律主体权利能力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
甲开车不小心撞坏了电线杆,该行为属于()。
下列规范性法律文件中,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制定的是( )。
法人是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组织。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法人的是()。
根据法律规范的性质,可以将法律关系分为()。
2018年,中共中央下发《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设立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该委员会办公室位于( )。
关于法人权利能力与行为能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基本原则的是( )。
下列关于法律渊源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
法律的制定部门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