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学历类中考语文->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冯)异自以久在外,不自安,上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冯)异自以久在外,不自安,上书思慕阙廷①,愿亲帷幄②,帝不许。后人有章言异专制关中,斩长安令,威权至重,百姓归心,号为“咸阳王”。

帝使以章示异。异惶惧,上书谢曰:“臣本诸生,遭遇受命之会,充备行伍,过蒙恩私,位大将,爵通侯,受任方面,以立微功,皆自国家③谋虑,愚臣无所能及。臣伏④自思惟:以诏敕战攻,每辄如意;时以私心断决,未尝不有悔。国家独见之明,久而益远,乃知‘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⑤。当兵革始起扰攘之时豪杰竟逐迷惑千数。臣以遭遇,托身圣明,在倾危混淆之中,尚不敢过差,而况天下平定,上尊下卑,而臣爵位所蒙,巍巍不测乎?诚冀以谨敕,遂自终始。见所示臣章,战栗怖惧。伏念明主知臣愚性,固敢因缘自陈。”诏报曰:“将军之于国家,义为君臣,恩犹父子。何嫌何疑,而有惧意?”

(节选自《后汉书∙冯异列传》,有删改))

(注)①阙廷:朝廷。②亲帷幄:侍奉皇帝。帷幄,指帝王。③国家:指皇帝。④伏:敬词,古时臣对君奏言多用。⑤“性与”以下两句:语出《论语》。以此来赞誉光武的圣明,说明自己的愚钝。

1.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3处。

当 兵 革 始 起 扰 攘 之 时 豪 杰 竞 逐 迷 惑 千 数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上书谢曰        谢:

(2)久而益远               益:

(3)而臣爵位所蒙                   蒙:

(4)恩犹父子                     犹:

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以诏敕战攻,每辄如意;时以私心断决,未尝不有悔。

(2)伏念明主知臣愚性,固敢因缘自陈。

4.选文第二段表现了冯异的哪些特点?请分条概括。

答案:

1.当兵革始起/扰攘之时/豪杰竞逐/迷惑千数

2.(1)谢罪(2)更加(3)蒙蔽(4)如,好像

3.(1)按照圣上的诏令开战,每次都能称心如意;我偶尔私自做出征战的决断,没有不后悔的。

(2)知道圣明的君主了解我的愚钝品性,所以才敢借机表白自己的心迹。

4.(1)善战功高(2)谦卑谨慎(3)忠于国家(4)谨遵君臣大义

本题解析:

1.考查文言文语句的句读。解答此类试题,要在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先对句子作简单翻译,初步了解大意,然后根据句子的意思和古文句法进行句读;同时利用虚词来辅助句读。语句“当兵革始起扰攘之时豪杰竟逐迷惑千数”的意思是:在刚开始起兵,天下纷扰混乱的时候,豪杰竞相崛起逐利,遭遇迷惑百姓的有上千人。据此,正确的句读是:当兵革始起/扰攘之时/豪杰竞逐/迷惑千数。

2.理解常见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理解文言词语的含义要注意其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词等;平时要多积累文言词汇,要能结合具体语境,弄清句子的意思来辨析推断,揣摩其意思。比如本题中的“益”是“更加”;“谢”是古今异义词,“谢罪,认错”的意思。

3.本题考查翻译文言语句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尤其要注意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通假字等特殊的文言现象,重点实词必须翻译到位。翻译时要做到“信、达、雅”。

(1)句中的“以(按照)、诏敕(君王的诏命)、辄(就)、未尝(从来没有)”几个词是重点词语。

(2)句中的“念(考虑,思考)、知(了解)、固(所以)、陈(陈述,表白)”几个词是重点词语。

4.考查对人物形象的分析。在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的基础上,结合人物的言行举止分析概括作答。 “帝使以章示异。异惶惧,上书谢曰”——谨小慎微;“位大将,爵通侯,受任方面,以立微功,皆自国家③谋虑,愚臣无所能及”——功高位重,但支是谦虚,不自高自大;“诚冀以谨敕,遂自终始”——忠于国家;从光武帝说“将军之于国家,义为君臣”可知,冯异是一个谨遵君臣大义之人。据此分条概括即可。

参考译文:

冯异自己觉得长久在外征战,心里不踏实,就上书表白渴望回归朝廷之心,愿意亲自侍奉皇帝,光武帝不允许。后来有人上书说冯异在关中十分专制,斩杀长安县令,有至高的权威,百姓都拥戴他,称他为“咸阳王”。

光武帝派人把奏章给冯异看。冯异十分惶恐,上书谢罪说:“我本一介书生,遇到受命的机会,成了汉军的一分子,过分地蒙受圣上恩宠,高居大将之位,享有通侯的爵位,接受治理一方的使命,建立了微不足道的功勋,但这些都是圣上苦心思虑的成果,以臣下的愚昧是根本比不上的。我暗自思索:由天子下诏命令开战,每次都能旗开得胜;偶尔私下做出征战的决断,就没有一次不是有所后悔的。皇上有独到高明的眼光,时间越久,就显得更加深远。于是我明白了‘人性与天道,是无法得知的’。在刚开始起兵,天下纷扰混乱的时候,豪杰竞相崛起逐利,遭遇迷惑百姓的有上千人。我能遇上圣上,将自己交托给圣明,在危乱混沌之时,都不敢有什么闪失,何况现在天下太平,上下尊卑有序,而我却要为自己的卑微爵位所蒙蔽,竟不知思量陛下的巍峨高大?我自始至终都想着要谨遵您的旨意,从未想过要改变。现在看到您给我看的奏章,战战栗栗,惊恐万状。我深知圣明的主上了解微臣的愚钝品性,所以才敢借机表白自己的心迹。”光武帝下诏回复说:“将军您对于国家,谨遵君臣的大义,恩情亲如父子。有什么值得嫌疑,而心怀恐惧呢?”

更新时间:2022-04-12 17:59
纠错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问答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冯)异自以久在外,不自安,上书思慕阙廷①,愿亲帷幄②,帝不许。后人有章言异专制关中,斩长安令,威权至重,百姓归心,号为“咸阳王”。

帝使以章示异。异惶惧,上书谢曰:“臣本诸生,遭遇受命之会,充备行伍,过蒙恩私,位大将,爵通侯,受任方面,以立微功,皆自国家③谋虑,愚臣无所能及。臣伏④自思惟:以诏敕战攻,每辄如意;时以私心断决,未尝不有悔。国家独见之明,久而益远,乃知‘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⑤。当兵革始起扰攘之时豪杰竟逐迷惑千数。臣以遭遇,托身圣明,在倾危混淆之中,尚不敢过差,而况天下平定,上尊下卑,而臣爵位所蒙,巍巍不测乎?诚冀以谨敕,遂自终始。见所示臣章,战栗怖惧。伏念明主知臣愚性,固敢因缘自陈。”诏报曰:“将军之于国家,义为君臣,恩犹父子。何嫌何疑,而有惧意?”

(节选自《后汉书∙冯异列传》,有删改))

(注)①阙廷:朝廷。②亲帷幄:侍奉皇帝。帷幄,指帝王。③国家:指皇帝。④伏:敬词,古时臣对君奏言多用。⑤“性与”以下两句:语出《论语》。以此来赞誉光武的圣明,说明自己的愚钝。

1.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3处。

当 兵 革 始 起 扰 攘 之 时 豪 杰 竞 逐 迷 惑 千 数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上书谢曰        谢:

(2)久而益远               益:

(3)而臣爵位所蒙                   蒙:

(4)恩犹父子                     犹:

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以诏敕战攻,每辄如意;时以私心断决,未尝不有悔。

(2)伏念明主知臣愚性,固敢因缘自陈。

4.选文第二段表现了冯异的哪些特点?请分条概括。

查看答案
问答题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弘德中学举行“唱红歌,跟党走”歌咏比赛。九年级六班将在比赛中合唱《南湖的船,党的摇篮》一首歌,下面是为演出拟写的串台词,请将它补写完整。要求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方法,50字以内。

同学们:                下面请欣赏由九年级六班带来的合唱《南湖的船,党的摇篮》。

附:《南湖的船,党的摇篮》(作词:乔羽)

七月南湖水涟涟/烟雨楼台雨如烟/水涟涟雨如烟/荷花深处摇来一只船/摇来一只船

七月南湖水涟涟/烟雨楼台雨如烟/云将收雾将散/湖面,上升起引航的帆/引航的帆/啊南湖的船/啊党的摇篮/你和人民心相连/心相连

七月南湖水涟涟/烟雨楼台雨如烟/波光闪霞光闪/伟大的中国共产党诞生在人间/诞生在人间/啊南湖的船/啊党的摇篮/历史将从你这里揭开新篇/啊南湖的船/啊党的摇篮/历史将从你这里揭开新篇/揭开新篇

查看答案
问答题

阅读下面的图文内容,按要求做题。

近日某省开通线上智慧养老设施供需发布平台,华龙社区李爷爷正在上网查询平台发布的相关信息。联系图文内容,你认为开通线上养老设施供需发布平台有哪些好处?用简洁的语言写出两条。(每条20字以内)

(1)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填空题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

(1)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__________。(《孟子》三章)

(2)__________,若出其里。(曹操《观沧海》)

(3)万里赴戎机,__________。(《木兰诗》)

(4)__________,归雁入胡天。(王维《使至塞上》)

(5)角声满天秋色里,__________。(李贺《雁门太守行》))

(6)__________,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范仲淹《岳阳楼记》)

(7)了却君王天下事,__________。(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查看答案
问答题

阅读下面的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对这首诗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诗人开篇回顾了个人身世和自己的抗元斗争经历,以星光的暗淡寥落暗示个人心境的凄凉落寞。

B.颔联使用比喻,形象地说南宋国势衰微如风中柳絮,个人一生坎坷如雨中浮萍,抒写了国破家亡的悲哀。

C.颈联巧借两个地名,语意双关,既表明作者被俘所经之地,又渲染了形势的险恶和境况的危苦。

D.整首诗构思巧妙,寓意深刻,情味十足,是诗人用鲜血和生命谱写的理想人生赞歌,读来令人荡气回肠。

2.对这首诗尾联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尾联是剖心明志之言,集中体现了诗人忠贞不屈的爱国精神。

B.尾联中“汗青”代指史册,含蓄表达出诗人舍生取义的坚定信念。

C.尾联情感由悲而壮,语调由郁而扬,抒发了诗人为国捐躯的豪情。

D.尾联中诗人决心向死,不惜此身,展现出大义凛然的民族气节。

查看答案
问答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河中石兽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阅十余岁。        阅:经过

B.求之下流,固颠。    固:坚固

C.求之地中,不更颠乎?    颠:颠倒

D.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    如:依照

2.下列句子补写出的省略成分错误的一项是(   )

A.(僧)以为顺流下矣。B.(坎穴)渐激渐深。

C.如是再啮(石兽),石又再转。D.求之(于)下流。

3.下列对选文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寺僧“求二石兽于水中”而未得,是因其未深思熟虑而盲目行动。

B.“物理”只能被讲学家掌握,所以讲学家有了嘲笑别人的资本。

C.讲学家认为石兽“湮于沙上”,是因为他空谈事理,“据理臆断”。

D.选文第三段连用两个“必”字,写出老河兵富有经验且自信。

4.下列对选文的赏析错误的一项是(   )

A.选文四处问句皆为反问句,加重了语气,引发了思考。

B.选文语言平易,简洁生动,善在叙述中制造波澜,平而不板,寓意于事。

C.选文末句运用了议论的表达方式,表明了作者的观点。

D.选文详写老河兵的推断,说明他抓住了水性的特点才作出了正确判断。

查看答案
问答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听秋

乔洪涛

①一朵牵牛花把它看到的秘密告诉了另一朵牵牛花,另一朵再把它传给另一朵。一个晚上的工夫,满面篱墙上的牵牛花都绽放了,把那一个个粉嘟嘟的小喇叭挂在了肩膀上。早晨的阳光才刚刚变得薄薄的,凉凉的,它们就感知到了。篱笆花架下的那两棵细瘦如美人的秋草,已成淡黄,渐落风尘,却正有了徐娘半老的风韵,在牵牛花的映衬下,一点不来得含糊,也不来得潦草。她们早听到了牵牛花在夜晚的窃窃私语,她们知道那个秘密。高高在架上的牵牛花已经把喇叭举上了头顶,它们就要向整个村庄宣布:秋天来了。

②哦,秋天来了。我直起腰,把耳朵听向四野:我听见空气慢慢变凉的声音,那细微的凉丝丝的气丝儿慢慢变薄,变淡,夏日空气里的溽热和潮湿已经悄悄溜走,天空越来越远,越来越蓝;我听见田野里的庄稼和野草慢慢变黄的声音,一只蝴蝶飞起又飞落,一只蚂蚱在微黄的草叶上有力地弹跳,还有那弹琴鸣唱的蟋蟀,把忧伤的爱情的曲子弹拨得让人心碎;我听见屋檐上那只麻雀叽叽喳喳叫个不停,它把早晨的第一缕温和的阳光叼起,藏进窝内,它灵动的小眼睛眨来眨去;我听见院子里墙角的那几棵野菊花把细碎而热烈的橘黄的花朵擎开,它们在绿叶中细密如星星,拥拥挤挤开得热闹。——我听见,我都听见了,我站在院子里,听见秋色渐浓,听见秋香渐浓,听见——秋意渐浓了。

③我还要去看一看田野里的那些生灵们,它们听见秋天的脚步了吗?我要告诉它们,秋天来了,让它们做好过冬的准备——我要向我在庄稼地里喂养的蚂蚱做一个告别,那些春天从泥土里钻出来在我的田园里蹦跳了许多时日的蚂蚱,我从未驱赶过它们,它们陪伴我的庄稼度过了整整一个春天和一个夏天,我得赶快告诉它们,秋天就要来了,我要向它们道谢;我要向豆地中间的那一家小田鼠表达我的问候,我知道,夏天里它们一家生了四个可爱的毛茸茸的孩子,我曾经查阅《诗经》为它们取下了四个可爱的名字,那时候我没好意思惊动它们,现在到了秋天了,我要去看看它们是否准备好了过冬的粮食,它们既然能够把家安在我的豆地中,它们就是我的客人,我得去看看它们的粮仓,否则,一个冬天我都会睡不踏实;我还要去告诉那只失恋的蟋蟀,我记得上次来田园的时候,坐在地头上休息,它提一把吉他不停地在我身边弹唱,弹唱一首失恋的曲子,这年轻英俊的小伙,我多么害怕它陷进爱情的泥淖里不能自拔,我要邀请它到我的家中来,那里会有一个温暖的冬天让它疗伤;我还要找找那只灰褐色的野兔,如果能找到它,我要向它郑重道歉,因为夏天的时候我曾经带着狗追撵过它,现在想来我那时候的举动多么可笑;我还要向我田园的泥土表达我的谢意,它养育了供我食用的粮食,带给我丰满的肉体和滚烫的激情,让我拥有悲悯万物的情怀和仰望万物的思想。我要告诉它们,秋天来了,你们又让我收获了许多。

④听一听,停下手中的活计,听一听这秋吧。这是一个生命的仓库,这是一个声音的仓库!这里有芦苇变黄,秋果落地的萧瑟的声音,也有野菊花开放的声音,那些细密的花朵蓬勃而热烈,这里更有虫子们生命更迭的淼响!那衰落绝不是死亡,而是更迭;那腐朽绝不是结束,而是孕育。你可以听见生命的伟大,可以听见历史的浩渺,也可以听见岁月脚步的蛩音。

⑤还有那秋天的月亮,它挂在乡村的树梢上,像一枚上苍盖上的邮戳,又像天使闪亮的眼睛,纯洁得让人心疼。这枚时而新芽,时而满弓,时而淡绿,时而浅蓝的月亮呀,用它纯净的颜色,天真的姿态,牵引着我,在尘世的喧嚣嘈杂中,给我一条通往耳朵,通往诗心,通往家园的路。

⑥把沉睡的耳朵喊醒,把沉睡的心灵喊醒,听一听这秋的生命之美吧!这潦草而妩媚的秋色里,有月亮的呢喃,也有花朵的情话,更有虫子们生命不息的绝响。

(选文有删减)

1.文章第②段段末说“我听见,我都听见了”,请结合本段简要概括“我”分别听到了哪些声音。

2.文中的“我”为什么要去看一看“田野里的那些生灵们”?这表达了“我”怎样的情感和思想?

3.严文井在《永久的生命》中写道:“生命在那些终于要调谢的花朵里永存,不断给世界以色彩,不断给世界以芬芳。凋谢和不朽混为一体,这就是奇迹。”请从选文中找到与该句含意相近的句子并写下来。

4.文章第⑤段描写的月亮非常独特,读后你有何感受?请结合文意加以简述。(50字以内)

查看答案
问答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中国画不强调“光”,这并非不科学,而是注重表现长期观察的结果。拿画松树来说,以中国画家看来,如没有特殊的时间要求(如朝霞暮霭等),早晨8点钟或中午12点,都不是重要的。重要的是表现松树的精神实质。(1)像五代画家荆浩在太行山上描写松树,朝朝暮暮长期观察,画松“凡数万本,始得其真”。(a)过去见一位作者出外写生,两个礼拜就画了一百多张,这当然只能浮光掠影,不可能深刻认识对象,更不可能创造意境。如果一位画家真正力求表现对象的精神实质,那么一棵树,就可以唱一出重头戏。记得苏州有四棵古老的柏树,名叫“清”“奇”“古”“怪”,经历过风暴、雷击,有一棵大树已横倒在地下,像一条巨龙似的,但是枝叶茂盛,生命力强,使人感觉很年轻的样子。经过两千多年,不断与自然搏斗,古老的枝干坚如铁石,而又重生出千枝万叶,使人感觉到它的气势和宇宙的力量。(b)一棵树、一座山,观其精神实质,经过画家思想感情的夸张渲染,意境会更鲜明;木然地画画,是画不出好画的。每一处风景都有其各自不同的特色,如同人的性格差异一样。(2)四川人说:“峨嵋天下秀,夔门天下险,剑阁天下雄,青城天下幽。”这话是有道理的。我们看颐和园风景,则是富丽堂皇,给人金碧辉煌的印象。(c)一个山水画家,对所描绘的景物,一定要有强烈、真挚、朴素的感情,说假话不行。(d)有的画家,没有深刻感受,没有表现自己亲身感受的强烈欲望,总是重复别人的,就谈不到意境的独创性。

肯定地说,画画要有意境,否则力量无处使,但是有了意境不够,还要有意匠;为了传达思。想感情,要千方百计想办法。意匠即表现方法、表现手段的设计,简单地说,就是加工手段。齐白石有一章“老齐手段”,说明他的画是很讲究意匠的。(3)

意境和意匠是山水画的两个关键,有了意境,没有意匠,意境也就落了空。杜甫说“意匠惨淡经营中”,又说“语不惊人死不休”。(4)诗人、画家为了把自己的感受传达给别人,一定要苦心经营意匠,才能找到打动人心的艺术语言。

1.选文第一段围绕“意境”展开论述,下列内容没有论述到的一项是(   )

A.意境的创造B.意境的鲜明C.意境的演变D.意境的独创

2.“写恋爱故事,就不一定非把隔壁卖豆腐的王二也写上去;画虾,可以一笔水都不画,能表现出水的感受就行。”如果把这句话放在选文中,最恰当的一处是(   )

A.(1)处B.(2)处C.(3)处D.(4)处

3.下列对选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画的独特之处在于注重表现长期观察的结果,强调表现事物的精神实质。

B.选文写到不同风景有不同的特色,意在说明不同风景会带给人不同的印象和感受。

C.齐白石有一印章“老齐手段”,说明他的画是很讲究意境的。

D.如果没有意匠,诗人和画家就找不到打动人心的艺术语言。

4.选文中四处画线的句子,能给我们写作以启示,对此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

A.(a):不停地写作,不断地表现,才能把握写作对象的精神实质。

B.(b):把握事物的精神实质,融人自己的情感和感受,才能写出好文章。

C.(c):有了强烈、真挚、朴素的感情,才能有深刻全面的认识,才能打动人。

D.(d):总是重复别人说过的话,写出来的文章一定没有个性和独创性。

查看答案
单选题

下列对有关文化知识和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 A.《西游记》是中国古典文学中最富有想象力的作品之一。小说以孙悟空降妖除魔为主线,讲述了许多情节曲折、扣人心弦的故事。
  • B.《望岳》中的“齐鲁青未了”描绘了泰山横跨齐鲁,青色的峰峦连绵不断的景象。齐鲁,春秋时的两个诸侯国,泰山以南为齐国,泰山以北为鲁国。
  • C.《红星照耀中国》,又名《西行漫记》,是忠实描绘中国红色区域的第一本著作,1937年在伦敦首次出版。该书作者是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
  • D.剧本,是戏剧演出的文本依据,主要由剧中人物的对话、旁白、独白和舞台说明组成。其中,舞台说明是剧作者根据排练需要,提供给导演的说明性文字。
查看答案
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 A.《赫耳墨斯和雕像者》选自《伊索寓言》(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
  • B.古语说得好,“如释重负”;俗话亦说的是,“心上一块石头落了地”。
  • C.当时我并不想到他们为什么年年要演戏?现在想,那或者是春赛,是社戏了。
  • D.“快来呀!”杰里冲着我大喊——他是我最好的朋友,“就因为你过去生病,所以就要当胆小鬼?这没道理。”
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