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企业委托乙企业加工用于连续生产的应税消费品,甲、乙两企业均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的增值税税率均为 13%,适用的消费税税率为10%,甲企业对原材料按实际成本法进行核算,2×20年,有关该业务的资料如下:
(1)甲企业发出材料一批,实际成本为392 000元;
(2)甲企业以银行存款支付乙企业加工费58 000元(不含增值税)以及相应的增值税和消费税;
(3)甲企业以银行存款支付往返运杂费10 000元;
(4)材料加工完成,甲企业收回该委托加工物资并验收入库。
(1)计算甲企业应支付的增值税和消费税。
(2)计算甲企业收回加工材料的实际成本。
(3)编制甲企业的有关会计分录。
(1)消费税是价内税,增值税是价外税,因此在计算增值税的时候是应支付的增值税=58 000× 13%= 7 540(元)。(1分)
在计算消费税的时候应该先换算出不含税的金额,再计算应支付的消费税。
应支付的消费税=(392 000+58 000)÷(1-10%)×10%=50 000(元)。(2分)
纳税人委托加工的应税消费品,按照受托方的同类消费品的销售价格计算纳税;没有同类消费品销售价格的,按照组成计税价格计算纳税。组成计税价格计算公式是:组成计税价格=(材料成本+加工费)÷(1-消费税税率)。
(2)题目说的是甲企业委托乙企业加工用于连续生产的应税消费品,这种情况的消费税是可以抵扣的,不计入成本中。(1分)
收回加工材料实际成本=392 000+58 000+10 000=460 000(元)。(1分)
(3)
甲企业的分录如下:
①借:委托加工物资 392 000
贷:原材料 392 000(1分)
②借:委托加工物资 58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7 540
——应交消费税 50 000
贷:银行存款115 540(2分)
③借:委托加工物资 10 000
贷:银行存款 10 000(1分)
④借:原材料 460 000
贷:委托加工物资 460 000(1分)
下列关于法律主体权利能力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
甲开车不小心撞坏了电线杆,该行为属于()。
下列规范性法律文件中,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制定的是( )。
法人是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组织。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法人的是()。
根据法律规范的性质,可以将法律关系分为()。
2018年,中共中央下发《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设立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该委员会办公室位于( )。
关于法人权利能力与行为能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基本原则的是( )。
下列关于法律渊源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
法律的制定部门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