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真题)甲公司为境内上市公司, 2×16年度财务报表于 2×17年 2月 28日经董事会批准对外报出。 2×16年,甲公司发生的有关交易或事项如下:
本题不考虑相关税费及其他因素。
要求:
( 1)根据资料( 1),说明甲公司因“三包 ”服务预计负债时确定最佳估计数的原则;计算甲公司 2×16年应计提的产品 “三包 ”服务费用,计算甲公司 2×16年 12月 31日与产品 “三包 ”服务有关的预计负债年末余额。
( 2)根据资料( 2)和( 3),分别说明与甲公司有关的事项属于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还是非调整事项,并说明理由,如为调整事项,分别计算甲公司应调整 2×16年年末留存收益的金额;如为非调整事项,说明其会计处理方法。
( 1)甲公司历年来对所售乙产品实行 “三包 ”服务,根据产品质量保证条款,乙产品出售后两年内如发生质量问题,甲公司将负责免费维修、调换等(不包括非正常损坏)。甲公司 2×16年年初与 “三包 ”服务相关的预计负债账面余额为 60万元,当年实际发生 “三包 ” 服务费用 45万元。
按照以往惯例,较小质量问题发生的维修等费用为当期销售乙产品收入总额的 0.5%;较大质量问题发生的维修等费用为当期销售乙产品收入总额的 2%;严重质量问题发生的维修等费用为当期销售乙产品收入总额的 1%。
根据乙产品质量检测及历年发生“三包”服务等情况,甲公司预计 2×16年度销售乙产品中的 75%不会发生质量问题, 20%可能发生较小质量问题, 4%可能发生较大质量问题, 1%可能发生严重质量问题。甲公司 2×16年销售乙产品收入总额为 50 000万元。
( 2) 2×17年 1月 20日,甲公司收到其客户丁公司通知,因丁公司所在地区于 2×17年 1月 18日发生自然灾害,导致丁公司财产发生重大损失,无法偿付所欠甲公司货款 1 200万元的 60%。甲公司已对该应收账款于 2×16年末计提了 200万元的坏账准备。
( 3)根据甲公司与丙公司签订的协议,甲公司应于 2×16年 9月 20日向丙公司交付一批乙产品,因甲公司未能按期交付,导致丙公司延迟向其客户交付商品而产生违约损失 1 000万元。为此,丙公司于 2×16年 10月 8日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甲公司按合同约定支付违约金 950万元以及由此导致的丙公司违约损失 1 000万元。
截至 2×16年 12月31日,双方拟进行和解,和解协议正在商定过程中,甲公司经咨询其法律顾问后,预计很可能赔偿金额在 950万元至 1 000万元之间。为此,甲公司于年末预计 975万元损失并确认为预计负债。 2×17年 2月 10日,甲公司与丙公司达成和解。
甲公司同意支付违约金 950万元和丙公司的违约损失 300万元,丙公司同意撤诉。甲公司于 2×17年 3月 20日通过银行转账支付上述款项。
( 1) ①确认的原则:因销售的乙产品可能发生较小质量问题,可能发生较大质量问题,可能发生严重质量问题,也可能不发生质量问题,即存在多种可能性,属于涉及多个项目的情况,最佳估计数按照各种可能结果及相关概率计算确定。
② 2×16年应计提的产品 “三包 ”服务费用=50 000× ( 0.5%×20%+2%×4%+1%×1%+75%×0) =95(万元)。
③ 2×16年 12月 31日与 “三包 ”服务相关的预计负债的年末余额 =60+95-45=110(万元)。
( 2)
资料( 2),该事项应该作为资产负债表日后非调整事项。
理由:资产负债表日虽然已经对该项应收账款计提坏账,但在资产负债表日后期间是因为发生自然灾害导致应收账款进一步减值,导致进一步减值的因素在资产负债表日不存在,所以应该作为资产负债表日后重大的非调整事项进行披露。
资料( 3),该事项应该作为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
理由:资产负债表日该诉讼事项已经存在,资产负债表日后期间进一步取得了新的证据,应作为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处理。
甲公司应该调减 2×16年期末留存收益的金额 =( 950+300) -975=275(万元)。
下列关于法律主体权利能力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
甲开车不小心撞坏了电线杆,该行为属于()。
下列规范性法律文件中,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制定的是( )。
法人是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组织。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法人的是()。
根据法律规范的性质,可以将法律关系分为()。
2018年,中共中央下发《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设立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该委员会办公室位于( )。
关于法人权利能力与行为能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基本原则的是( )。
下列关于法律渊源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
法律的制定部门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