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上市公司(以下简称甲公司)2×15年到2×16年发生了如下交易事项:
(1)2×15年3月1日,甲公司以定向增发500万股普通股股票的方式自非关联方乙公司处取得M公司25%的股权,甲公司当日即派出一名代表参与M公司的生产经营决策。当日,甲公司股票的市场价格为每股15元,另支付股票发行费用250万元。当日, M公司可辨认净资产的公允价值为 25000万元,除一项固定资产的公允价值为 2600万元、账面价值为 2000万元外,其他资产、负债的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相等。 M公司该固定资产为一项生产设备,其预计剩余使用年限为 5年,甲公司和 M公司均认可其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的折旧,预计净残值为0。
2×15年度,M公司实现净利润4500万元,实现其他综合收益600万元。假定相关损益和其他综合收益在年度中均衡实现。
(2)2×16年1月1日,甲公司追加购入M公司50%的股权并自当日起取得对M公司的控制权。购买日,甲公司支付对价信息如下:
购买日,M公司可辨认净资产的公允价值为26000万元,存在一项评估增值的存货,账面价值为200万元,公允价值为600万元。甲公司原持有M公司25%的股权于购买日的公允价值为9500万元。
(3)2×16年6月30日,甲公司和乙公司共同出资设立一个单独主体C,专门用于输油管线的兴建,并投入一笔资金作为主体C的启动资金,出资总额为2000万元,甲乙公司各自出资1000万元。双方约定,主体C相关活动的决策需要甲公司和乙公司一致同意方可作出。假定主体C的法律形式使得各参与方按照其出资份额拥有与该安排相关的资产,并承担相关负债。2×16年7月1日开始,该主体C自银行取得借款2000万元专门用于输油管线的建造,年利率为5%,期限为3年。至年末,已发生成本1200万元。
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
(1)根据资料(1),①判断甲公司取得M公司股权投资后应采用的后续计量方法,并说明理由;②编制甲公司投资日的相关会计分录。
(2)根据资料(2),①计算甲公司取得该股权投资在购买日的初始投资成本;②计算甲公司因该股权投资在合并报表中应确认的商誉。
(3)根据资料(3),判断该主体C是否属于一项合营安排,并说明理由。
(1)
①甲公司取得M公司的股权投资后应采用权益法进行后续计量(0.5分);理由:甲公司当日即派出一名代表参与M公司的生产经营决策,对M公司具有重大影响;(1分)
②投资当日,甲公司取得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500×15=7500(万元)(0.5分),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份额=25000×25%=6250(万元),前者大于后者,形成商誉,不需要在个别报表确认,也不需要调整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1分)因此相关会计分录为:
借: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成本 7500
贷:股本 500
资本公积——股本溢价 6750
银行存款 250(1分)
(2)
①甲公司取得该股权投资在购买日的初始投资成本=7500+(4500/12×10-600×2/5/12×10)×25%+600/12×10×25%+8000+5000=21512.5(万元)(2分)
②企业合并商誉=9500+8000+5000-26000×(25%+50%)=3000(万元)(1分)
(3)
单独主体C属于一项合营安排。(1分)理由:因为主体C相关活动的决策需要甲公司和乙公司一致同意方可作出,甲乙公司共同控制该主体。(2分)
下列关于法律主体权利能力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
甲开车不小心撞坏了电线杆,该行为属于()。
下列规范性法律文件中,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制定的是( )。
法人是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组织。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法人的是()。
根据法律规范的性质,可以将法律关系分为()。
2018年,中共中央下发《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设立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该委员会办公室位于( )。
关于法人权利能力与行为能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基本原则的是( )。
下列关于法律渊源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
法律的制定部门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