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公司系上市公司,存货采用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计价。
(1)2×19年年初“存货跌价准备——甲产品”科目余额100万元;库存“原材料——A材料”未计提跌价准备。
(2)2×19年年末“原材料——A材料”科目余额为1000万元,“库存商品——甲产品”科目余额500万元,本年没有销售甲产品。库存A原材料将全部用于生产100件乙产品,每件产品直接耗用材料费用为10万元。80件乙产品已经签订销售合同,合同价格为每件11.25万元,其余20件乙产品未签订销售合同;预计乙产品的市场价格为每件11万元,预计生产乙产品还需要发生除A原材料以外的成本3万元/件,预计为销售乙产品发生的相关税费每件为0.55万元。
(3)2×19年年末,甲产品无不可撤销合同,市场价格总额为350万元,预计销售甲产品发生的相关税费总额为18万元。
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答案中的金额单位以万元表示)
(1)计算2×19年12月31日库存“原材料——A材料”应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
(2)计算2×19年12月31日甲产品应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
(3)计算2×19年12月31日应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合计金额并编制会计分录。
错误
1.①有合同部分:
乙产品成本=80×10+80×3=1040(万元)
乙产品可变现净值=80×11.25-80×0.55=856(万元) (1分)
由于用库存A材料生产的乙产品的可变现净值低于其成本,因此,库存A材料应按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0.5分)
库存A材料可变现净值=80×11.25-80×3-80×0.55=616(万元)(1分)
库存A材料应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80×10-616=184(万元)(1分)
②无合同部分:
乙产品成本=20×10+20×3=260(万元)
乙产品可变现净值=20×11-20×0.55=209(万元)(1分)
由于用库存A材料生产的乙产品的可变现净值低于其成本,因此,库存A材料应按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0.5分)
库存A材料可变现净值=20×11-20×3-20×0.55=149(万元)(1分)
库存A材料应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20×10-149=51(万元)(1分)
③库存A材料应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合计=184+51=235(万元)(1分)
2.甲产品成本为500万元;
甲产品可变现净值=350-18=332(万元)(1分)
甲产品应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500-332-100=68(万元)(1分)
【答案解析】注意甲产品有期初跌价准备金额,计算的“成本-可变现净值”的差额为余额概念,需要将期初的跌价金额也减去才是本期应计提的金额。
3.2×19年12月31日应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合计金额=235+68=303(万元)(1分)
会计分录为:
借:资产减值损失303
贷:存货跌价准备303(1分)
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处置时,原已计提的债权投资减值准备不需要转出。( )
在持续经营假设下,企业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以企业持续、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为前提。( )
企业为取得合同发生的增量成本预期能够收回的,应当作为合同取得成本确认为一项资产。( )
企业购建或生产的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的各部分分别完工,且每部分在其他部分继续建造过程中可供使用或者可对外销售,且为使该部分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或可销售状态所必要的购建或者生产活动实质上已经完成的,应当停止与该部分资产相关的借款费用的资本化。( )
A公司购入B公司5%的股份,取得投资后A公司对B公司不具有重大影响,则A公司不应将其作为长期股权投资核算。( )
如果企业为延续无形资产持有期间而付出的成本与预期从重新延续中流入企业的未来经济利益相比具有重要性,则从本质上来看是企业获得了一项新的无形资产。( )
对于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母公司在编制合并报表前对子公司的报表进行调整时,只需要调整会计政策和会计期间的差别,不需要对其他的情况进行调整。( )
对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中的调整事项,如果涉及损益的事项,应通过“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核算,然后将“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的余额转入“本年利润”科目。( )
下列经济业务事项中,体现重要性要求的有( )。
下列各项中,属于产出法确定履约进度的方法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