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20世纪20~30年代的“中国社会性质”论战。
(1)背景与过程: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中国革命和中国社会的发展道路问题亟待重新认识、正确解决,中国社会性质问题引起人们的广泛注意。共产国际与中国共产党内部关于中国革命的性质、动力、目标等问题的争论,引发了有关“中国社会性质”的论战,并衍生出有关中国社会史的论战,以及中国农村社会性质问题的讨论,进而影响到对中国传统社会的研究。
(2)各派代表人物与主要观点:
①社会性质论战:论战的中心和焦点在于:当时中国社会的性质是资本主义社会、封建主义社会,还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a.当时中国共产党中央的主要负责人李立三撰写的《中国革命的根本问题》一文,全面论证了中国共产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对于中国社会性质及中国革命政治任务的分析,批判了“托陈取消派”的观点,中共六大将中国社会性质分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革命政治任务依然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主义革命。
b.此外,以陶希圣为代表的“新生命派”(因《新生命》杂志而得名),以汪精卫为代表的国民党改组派,以胡适为代表的资产阶级改良派纷纷撰文发表自己的观点或主张。尽管派别不同,但他们都认为中国已是资本主义社会。自资本主义列强侵入以后,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工业有了巨大发展,“资本主义的矛盾形态伸入了农村,整个的农民社会之经济构造,都为商品经济所支配”(陈独秀1929年8月5日《致党中央的信》),帝国主义在华企业和中国的民族工业不能视为两种不同的经济成分,而应当作“统一的中国经济看待”,中国资本主义已发展到“代替封建经济而支配中国经济生活的地步”(任曙《中国经济研究绪论》),因此,中国社会是资本主义社会性质。
c.还有一种意见认为,中国存在“一个宗法封建社会的构造”,但“商人资本却成了中国经济的重心”,“中国农民问题是资本问题的一面”,中国社会是金融商业资本之下的地主阶级支配的社会,而不是封建制度的社会。
②社会史争论的主要问题:亚细亚生产方式、中国历史上有无奴隶社会、秦汉后的中国社会性质。
郭沫若在《中国古代社会研究》一书中,将马克思的社会经济形态理论和中国历史实际相结合,第一次把鸦片战争前的中国历史依次叙述为原始社会(“大抵在西周以前即是所谓‘亚细亚’的原始共产社会”)、奴隶社会(“西周是与希腊、罗马的奴隶制时代相当”)、封建社会(东周以后,特别是秦以后,才真正进入封建时代)等几种社会形态有规律更替的历史,并认为中国历史已经历了殷周之际的奴隶制革命、周秦之际的封建制革命、清末的资本制革命。
(3)影响:
①论战对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经济学等学科的建立与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②论战过程中,陶希圣以《食货》半月刊为活动平台,吸引了一大批优秀的史学工作者,并由此而组建了食货学会,后世称为“食货学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