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学历类研究生入学历史->功利主义

功利主义

查看答案 纠错
答案:
本题解析:

不同阶级有不同的功利主义。作为伦理学说,通常指资产阶级功利论。这种学说认为,个人利益是人类行为的基础,要求公众利益服从个人利益。首先提出个人利益和公众利益的关系问题的是18世纪法国的唯物主义者,如爱尔斯修就认为求乐避苦乃人之本性,因此人与人之间利益本无分歧。但不良的政治和教育制度造成等级的悬殊,使个人利益同公众利益发生矛盾。在“合理”的社会中,二者趋于一致,追求公众利益将成为普遍的道德准则。这一主张反映了资产阶级在上升时期的反封建要求。19世纪时,英国边沁把爱尔维修的学说庸俗化,提出了所谓功利的原则。继边沁之后,约翰·穆勒首次提出“功利论”一词,标榜“最大多数的最大和较高的幸福”,宣称“宁做不满足的苏格拉底而不做满足的猪”,实质上是企图说服人们放弃改革现实的要求,以追求所谓“精神快乐”。马克思主义并不一般地反对功利主义,它坚决反对封建阶级的、资产阶级的、小资产阶级的功利主义,主张以劳动人民的目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的统一为出发点的无产阶级功利主义。

更新时间:2021-12-15 01:40

包含此试题的试卷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问答题

数学二,模拟考试,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数学2》模拟试卷7

查看答案
问答题

数学二,模拟考试,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数学2》模拟试卷7

查看答案
问答题

数学二,模拟考试,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数学2》模拟试卷7

查看答案
问答题

数学二,模拟考试,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数学2》模拟试卷7

查看答案
问答题

数学二,模拟考试,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数学2》模拟试卷7

查看答案
问答题

数学二,模拟考试,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数学2》模拟试卷7

查看答案
问答题

数学二,模拟考试,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数学2》模拟试卷7

查看答案
问答题

数学二,模拟考试,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数学2》模拟试卷7

查看答案
问答题

数学二,模拟考试,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数学2》模拟试卷7

查看答案
问答题

数学二,模拟考试,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数学2》模拟试卷7

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