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学历类研究生入学专硕教育学->试论述活动课程和学科课程的分歧。

试论述活动课程和学科课程的分歧。

查看答案 纠错
答案:
本题解析:

(1)学科课程也叫分科课程。即从各门科学中选取最基本的内容,组成各种不同的学科,分学科安排教学顺序、学习时数和期限的课程。同时,也相应地编写不同学科的教科书作为学科课程内容的基本依据。它的主要特点:一是各学科课程,各自有明确的研究对象,有属于自身的研究方法,彼此界限清楚,各自自成一体;二是以知识的逻辑体系为中心来编排课程;三是重视理论知识(间接经验)。其指导思想是把教育看作生活的准备,课程是为生活的准备而服务的。学科课程是以学科知识为基础、根据学科逻辑而编排的课程。学科课程是一种古老的和基本的课程形式,具有结构性、系统性、简约性等特点。学科课程的优点是它的逻辑性、系统性和简约性,有利于学生学习和巩固知识,同时也便于设计和管理。学科课程的优点具体表现为以下三点。第一,这种课程的教学内容是按学科知识来组织,以学科作为教学活动的单位,这给教材编订带来很大的方便,教学内容的选择、结构、顺序就是学科知识的选择、结构、顺序,一切从学科知识体系来考虑。课程目标以学科知识的掌握为目标;教材的编写与审订也相应地分学科进行。第二,从教学看,以科学文化知识为主体的学科课程便于教学。一个学科教师,只要掌握了本学科的系统知识,便可胜任教学。第三,从学习的角度看,学科课程便于让学生学到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学科知识既是教学的内容也是学习的内容,这就使学生的学习成为相对简单的过程。此外,学科课程还有便于管理、便于评价等长处。正是学科课程的这些长处,使这种传统的课程设计经久不衰,流传至今。学科课程的缺点也十分明显:由于学科各自独立,割断了各学科之间的联系;学科课程只重视系统学科和学科知识,不注意发挥教育的社会职能与人的发展职能;学科课程注重于学科知识,而置能力培养于不顾,将获取知识与培养能力相脱离。在科学技术成为第一生产力的今天,其危害日益突出,人们深感重知识、轻能力,重学科的区别、轻学科的联系,难以培养出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人才。(2)活动课程也称儿童中心课程或经验课程,即以儿童活动为中心来组织教学过程。这种理论认为,课程应是一系列儿童自己组织的活动,儿童通过活动获得经验,从中培养学习兴趣,学会独立解决问题,锻炼能力。其特点有:以儿童为中心,从儿童的动机、需要和个性出发设计课程,课程的组织不是多学科的分科并进,而是综合性的单一课程;课程顺序不考虑逻辑结构,只强调心理结构;课程进度无严格规定,以学生的态度和兴趣的发展变化随意删定。活动课程论重视学生的主动性和发展学生的个性,注意学生的动机和兴趣,强调经验的获得。局限:违背了教学认识规律,活动课程的局限主要表现为过分地夸大了儿童个人经验的重要性,忽视了人类积累间接知识的系统学习,即严重降低了教学质量。容易导致“功利主义”,忽视儿童思维力和其他智力品质的发展,往往把儿童日常生活中个别经验的作用绝对化而不顾及这些经验本身的逻辑顺序,结果学生只能学到一些支离破碎的知识,降低了学生的系统知识水平,另外,对于习惯了学科课程的讲授方式的教师而言,活动课程的组织较困难。(3)目前对于两者之间的讨论主要有以下观点:①补充说。认为活动课程是学科课程的补充,在我国课程结构中,应以学科课程为主,活动课程为辅,两者相辅相成,共同完成育人功能。②对立说。认为活动课程和学科课程有着本质的不同,是根本对立的两种课程形态,如果简单地把二者之间的关系理解成“补充”,容易导致“活动课程学科化”,活动课程成为学科课程的延伸,根本上违背了活动课程的本义,是不足取的。③发展说。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是对学科课程的超越,活动课程实质上包含了学科课程,活动课程可以说是学科课程的一种整合形态,活动课程就是以活动作为特殊形式把学科课程有机地结合起来。

更新时间:2021-12-19 04:22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问答题

数学二,模拟考试,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数学2》模拟试卷7

查看答案
问答题

数学二,模拟考试,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数学2》模拟试卷7

查看答案
问答题

数学二,模拟考试,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数学2》模拟试卷7

查看答案
问答题

数学二,模拟考试,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数学2》模拟试卷7

查看答案
问答题

数学二,模拟考试,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数学2》模拟试卷7

查看答案
问答题

数学二,模拟考试,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数学2》模拟试卷7

查看答案
问答题

数学二,模拟考试,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数学2》模拟试卷7

查看答案
问答题

数学二,模拟考试,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数学2》模拟试卷7

查看答案
问答题

数学二,模拟考试,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数学2》模拟试卷7

查看答案
问答题

数学二,模拟考试,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数学2》模拟试卷7

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