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职业资格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一级人力资源管理师->某制造业上市公司推出股票期权激励计划,具体方案如下:①参与范

某制造业上市公司推出股票期权激励计划,具体方案如下:

①参与范围:首期激励对象共计2428人,包括部门经理级别以上的管理人员、核心岗位的业务骨干和工作年限两年以上的员工,约占员工总数的67%。

②授予数量:向激励对象授予5000万份的股票期权,占公司股本总额的19.38%;相同职位级别期权数额相同,最高期权授予额不超过最低授予额的5倍。

③行权条件:首期行权时,公司上一年度净利润增长率不低于2%,且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不低于3%。

④行权安排:首次行权不得超过获得股票期权的40%,首次行权一年后有效期内可选择分次或一次性行使剩余股票期权。

该激励计划实施一年后,公司净利润增长率为5.2%,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为7.1%,达到了行权条件。但执行股票期权激励计划之后,公司发现并没有带来预期的效果,反而造成成本的大幅增加。

根据上述情境,请分析该股票期权激励计划存在哪些问题,如何改进 (20分)

查看答案 纠错
答案:
本题解析:

(该题经分析,在股票期权知识的基础上,结合员工持股制度相关知识点进行回答)

(1)问题一:“参与范围中,首期激励对象共计2428人,约占员工总数的67%”。

按员工持股计划的广泛参与原则,只要应要求70%的员工参与。因此应将参与范围进一步扩大,确保达到70%的员工参与。

(2)问题二:“向激励对象授予5000万份的股票期权,占公司股本总额的19.38%”

案例中企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企业,员工持有股份应适当加大。正常在劳动密集型企业里,员工持有股份占到25%以上是很常见的,甚至超过50%,实现了员工控股。

(3)问题三:“最高期权授予额不超过最低授予额的5倍”

经营者持股数额一般以本企业员工平均持股数的5-15倍为宜。

(4)问题四:“首次行权一年后有效期内可选择分次或一次性行使剩余股票期权”

股票期权的行权除上述条件外,还应设置强制持有期3-5年不等,这样可以使期权在较长时间内保持约束力,避免一些短期行为,防止出现案例中没有带来预期效果,反而造成成本的大幅增加。

更新时间:2021-11-18 03:49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多选题

以平衡计分卡作为核心来完成战略管理的五个重要过程,包括()。

  • A.战略体系
  • B.战略分析
  • C.战略选择
  • D.战略执行
  • E.战略控制
查看答案
单选题

某企业职业经理创新能力A级,其胜任特征不包括()。

  • A.工作中不断提出新的方法措施
  • B.善于学习
  • C.善于总结经验
  • D.注意规避风险
查看答案
多选题

在建立胜任特征模型的过程中,(  )。

  • A.首先要进行的是高层访谈
  • B.需要针对优秀员工行为事件访谈报告进行内容分析
  • C.要遵循“不重叠、能区分、易理解”的建模原则
  • D.应保留优秀组和普通组的共性,去除两组的差异特征
  • E.除了寻找胜任特征的能力指标,还要对各种能力作出等级和含义的界定
查看答案
单选题

一个完整的职业生涯管理活动,需要(  )个人的职业生涯目标于企业长期的发展需求中,企业有责任去推动这种有益于企业与个人互利互惠的职业生涯管理活动。

  • A.融入
  • B.融合
  • C.纳入
  • D.归入
查看答案
单选题

用于确定和(  ),这是绩效考评最主要的一种用途。

  • A.调整员工报酬
  • B.调整员工薪酬
  • C.调整员工升职
  • D.调整员工技能
查看答案
单选题

指标的数据一般不能是被考评者自己提供的,需要(  )的提供者。

  • A.情报
  • B.信息
  • C.网络
  • D.材料
查看答案
多选题

在沙盘推演正式开始之前,一般会安排被试者(  )等活动。

  • A.进行组合
  • B.给自己的团队取名字、定队徽,合唱队歌
  • C.分配角色
  • D.设定企业目标
  • E.讨论相关问题
查看答案
单选题

采用吸引策略的企业,适合的企业文化为(  )。

  • A.官僚式+市场式
  • B.家族式+市场式
  • C.官僚式+家族式
  • D.发展式+市场式
查看答案
多选题

为了建立愿景和战略,企业必须运用战略管理工具回答以下问题(  )。

  • A.企业的优势在哪里?企业长久的竞争优势是什么?
  • B.要成功实施商业战略,哪些方面需改进?
  • C.什么是企业可能的机会?企业应该聚焦哪些关键业务?
  • D.运用迈克?波特的竞争力量模型,分析五种竞争力量,如何防止这些重要的威胁?
  • E.企业未来的战略重点应该是什么?
查看答案
单选题

NNI是指(  )。

  • A.否决指标
  • B.岗位职责指标
  • C.岗位胜任特征指标
  • D.工作态度指标
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