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助者一般资料:女,21岁,大学生,未婚。由母亲陪同来看精神科咨询师。
求助者问题:求助者经常感到不安、焦虑、心悸、不知所措。求助者此种症状已经有近一年。求助者经常去看医生并服用各类药物,可是还是无法治愈求助者的病情,其母亲很疼爱自己的女儿,在她的劝说下,女儿终于和自己来到咨询师面前,看看女儿到底患有什么疾病。
求助者个人背景:求助者生活在一个普通的家庭,父母都是小学文化水平,父亲是工厂工人,母亲只在家作家务。家里只有求助者一个孩子,父母很疼爱自己的女儿,女儿要什么都会满足自己的孩子,而且一直鼓励她好好学习,考大学。
求助者现在的情况:求助者在高中的时候,有时会心跳加快、手心出汗、呼吸困难,还会影响思考,可是并不会影响到学习,家人也就没有那么在意。可是自从她上了大学以后,症状就更加严重了,并且影响到求助者的学习情况。她看过好几次医生,说是患有焦虑症,并开了一些焦虑症的药物。父母以为是上大学后,住校不习惯,就没有太紧张,但是求助者进大学已经有一年了,情况没有一点改善,且慢慢地加重了。
求助者个人情况:求助者中等个子,皮肤白皙,是个漂亮的女孩,很讨男孩的喜欢。因为求助者的母亲担心她的病情,就一起与咨询师谈女儿的情况。求助者先是申述自己紧张的情况,看到有的人就心慌,心跳加快,甚至手心冒汗,晚间还会失眠,想一些莫名其妙的事情。
以下为心理咨询师与求助者的交谈记录:
咨询师:“晚上失眠的时候,你都会想一些什么呢?”
求助者:“就是想一些乱七八糟的事情……”
咨询师:“能具体地说一下吗?”
求助者:(低着头,很不好意思!)
就是想一些乱七八糟的事情……
咨询师:(咨询师观察到求助者的为难。于是想办法处理一下)“年轻人都会想一些乱七八糟的事情,我很想知道你想的事情,我很想帮助你。如果你在妈妈面前不好意思说,就让她在外面等一下!?”
母亲:没有关系,你们谈。(母亲离开)
咨询师:“现在就我们两个人,可以说了吧!”
求助者:“想的都是一些不洁的事情。”
咨询师:“你认为不洁的事情是指性的事情吗?”
求助者:(沉默了一下,点头表示是有关性的问题。)
咨询师:(观察到求助者不反对该话题,并想进一步探讨)“是不是幻想跟男孩要好的事情,跟男孩亲热之类的!”
求助者:(求助者很惊讶,但是点头表示是。)
心理咨询师需要做的鉴别诊断是与()相鉴别。
一名学生因考试失利而躲在宿舍里不敢外出见人,根据许又新教授的评定标准,该学生社会功能损害的评分为( )单选
修饰性反问是一种( )单选
在适应压力的过程中,人变得敏感,脆弱,即使是日常微小的困扰都可以引发强烈的情绪反应,说明其处在“一般适应症候群”的( )。单选
在职业活动中,属于“忌语”的是( )。
对弱光敏感的视觉神经细胞是( )。
青春期思维的特点主要包括( )。
我国选用的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因子分可以归为()。
贯彻“忠诚、审慎、勤勉”的道德准则,要求做到( )。
伴随尖锐而持久心理冲突的抑郁发作最可能是( )。
社会感染的特点不包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