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四:
一般资料:求助者,女性,16岁,高中一年级学生。
案例介绍:求助者的家离学校较远,每天由父母开车接送。半年前的一天,在上学的路上遭遇车祸,父亲脸上流了很多血,求助者也受了轻伤。求助者当时非常害怕,出现胸闷、心慌、全身发抖、手脚出冷汗等症状,几乎瘫倒。求助者和父亲被送去医院,没有发现严重的问题。但从此以后求助者不敢坐车,甚至不敢坐公共汽车。求助者自己也明明知道坐车不一定就会出车祸,也曾逼着自己坐车,但最终都因害怕而失败。求助者现在只能骑自行车上学,就是骑车,也感到害怕,既耽误了时间,也感觉很累。求助者恨自己胆小,担心今后的学业与生活,内心非常痛苦。为此无法安心学习,甚至想退学,但又不甘心。迫切要求解决“坐车恐惧”的问题,在家长陪同下前来咨询。
心理咨询师观察了解到的情况:求助者从小懂事听话,胆小怕事,内向,学习勤奋,人际关系良好,以往身体健康。本案例中,可以当作近期咨询目标的是()。单选
不再害怕和克服恐惧不够具体,让恐怖感下降三分之一,既可行,又具体,恐惧感改善之后,求助者坐车或骑车的状态也会随之改善。
阳性强化法的基本原理是( )。
关于不同咨询流派的咨询目标,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一般临床资料的整理与评估工作程序包括( )。
初诊接待时,心理咨询师应该( )。
常模的构成要素包括( )。
与心理不健康有关的人口学因素可包括( )。
处于前运算阶段的儿童具有( )的特征。
影响社会知觉的主观因素包括( )。
正常人错觉的性质包括( )。
关于需要,正确的说法包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