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儿女性,10岁。因水肿、少尿并血尿收入院。起病无诱因,不伴发热,患儿曾对症治疗,颜面及四肢水肿消退,而腹胀日益加重,出现持续肉眼血尿和大量蛋白尿。既往健康。家族无相似患者。体检:营养欠佳,发育中等,精神差,颜面不肿,双下肢中度可凹性水肿。心肺无异常。腹部高度膨胀,移动性浊音阳性,肝脾未触及,未及异常包块,余无特殊。
病情平稳后在局麻下做肾活检。病理报告:免疫荧光,IgG(++),IgA(++),IgM(++),C3(+++),FiB(++),在肾小球系膜区及毛细血管袢呈颗粒状沉积;光镜示肾小球增大呈分叶状,系膜细胞明显增生,肾小球滤过膜增厚并呈双轨状。根据以上病理报告可诊断为何种肾小球肾炎
将原发性肾小球肾炎分为:①微小病变:免疫荧光阴性。光镜下基本不能发现病变,偶尔可见有系膜细胞轻度增殖或系膜基质轻度产生。②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肾炎:指部分肾小球和(或)肾小球局部性的病变,病变的性质可以是硬化坏死、增殖、渗出等。③弥漫性病变。膜性肾病指肾小球基底膜增厚,钉突形成,甚至呈梯状结。增殖性病变:系膜增殖性肾小球肾炎,主要表现为系膜细胞增生及系膜基质增多;膜性增殖性肾小球肾炎,主要表现为系膜细胞增生,系膜细胞及基质通过副系膜区插人内皮及肾小球基底膜之间,并由于免疫复合物的刺激,内皮细胞产生基膜样改变而致"双轨"现象;
毛细血管内增殖性肾小球肾炎,主要表现为毛细血管内皮细胞明显增生以致毛细血管腔狭窄;致密沉积物性肾小球肾炎,该病是膜性增殖性肾炎的一种亚型,除具有膜性增殖性肾炎的改变外,主要是肾小球基底膜在电子显微镜下可见大小不等的电子致密物沉积;新月体性肾小球肾炎,主要表现为肾小球包氏囊上皮细胞增生并形成新月体(半月体)改变。四、硬化性病变:肾小球肾炎各种病理改变的最终结果表现为弥漫性硬化,呈"玻璃球"改变。根据以上的病理特点。本例病理诊断为:膜性增殖性肾小球肾炎。因此E项为正确答案。其余均为错误的。
原发性肝癌的TNM分期,下列选项不正确的是
根据国际抗癌协会的TNM分期,以下乳腺癌的分期,错误的是
国际抗癌联盟(UICC)的肝癌TNM分期,下列不正确的是
延髓上段背外侧部损害多会引起
中脑被盖部受损多会引起
在应力状态下出现漏尿,膀胱底部下移<2cm的是
<6个月的婴儿,诊断为发育性髋脱位。治疗宜采取
3~6岁患儿,髋臼指数<45°,诊断为发育性髋脱位。治疗宜采取
失血量<预计血容量的1/3时
早产儿(<1250g)全麻宜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