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等级:
发布时间: 2021-11-01 08:12
扫码用手机做题
某市根据基础测绘规划,拟对本地区进行二、三等水准测量。主要工作内容包括:二等水准观测1000km,三等水准观测500km,对全区的水准网进行统一的平差计算,高程基准采用1 9 8 5国家高程基准。××测绘大队承担了该项目。现有资料如下:
1.图件资料
测区现有1:100000、1:50000、1:10000地形图。
2.水准资料
4个国家一等水准点,其中2个基本点和2个基岩点。根据测区实际情况设计埋设:二等点3 0 7个,其中基本标石点8座,普通标石点2 9 9座;三等点3 6 1个,全为普通标石点。(该地区为II地区)
大地测量水准测量成本定额规定见下表。
【问题】
1.计算工程经费(保留小数点后两位)。
2.简述建立三等水准网的原则和技术要求。
3.工程完成后应提交哪些成果?
本题解析:
1.(1)二等点选埋经费:11076. 32*8=88610. 56(元).8455. 49*299=2528191. 51(元);
(2)三等点选埋经费:8455. 49*361=3052431. 89(元);
(3)二等水准测量经费:2070. 94*1000=2070940. 00(元);
(4)三等水准测量经费:1117. 89*500=558945.00(元);工程总经费合计为8299118. 96元。
2.建立三等水准网的原则和技术要求:
三等水准网是在一、二等水准网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密。根据需要在高等级水准网内布设附和路线、环线或结点网,直接提供地形测图和各种工程建设所必需的高程控制点。
单独的三等水准附和路线,长度应不超过150km;环线周长应不超过200km;同级网中结点间距离应不超过70km。山地等特殊困难地区可适当放宽,但不宜大于上述各指标的1.5倍。三等水准网应根据需要进行布测、复测或更新。
3.工程完成后应提交的成果是:
(1)技术设计书;
(2)水准点之记;
(3)水准路线图及结点接测图;
(4)测量标志委托保管书(两份);
(5)水准观测数据及成果;
(6)水准仪、经纬仪、测距仪、水准标尺检验资料;
(7)观测手簿;
(8)外业高差及概略高程表(两份);
(9)外业高差改正数计算资料;
(10)数据处理资料;
(11)高程控制点成果;
(1 2)技术总结;
(13)检查验收报告。
某市计划建立该市基础地理信息库,先期进行地形要素数据库的建设。为了保证质量,对地形要素数据库进行质量控制设计。主要内容如下:
(1)制定数据检查验收规定;
(2)制定DLG数据汇交技术规定;
(3)开发检查验收软件;
(4)数据检查验收的试验与技术培训;
(5)开展数据检查验收。
【问题】
1.地理信息系统数据质量检查包括哪些内容?
2.试对生产阶段检查工作的实施进行设计。
本题解析:
1.地理信息系统数据质量检查包括:数据组织正确性;数据库结构正确性;空间参考系正确性;数据质量;各类基础地理数据一致性。
2.生产阶段检查工作的实施设计如下:
(1)自查、互查。作业人员对成果进行自查、互查,发现问题及时修改。确认无误后方可按规定整理上交资料成果。
(2)过程检查。作业部门对作业人员提交的成果逐单位100%进行详查,检查出的问题、错误,记录到检查记录中。对于检查出的问题、错误修改后进行复查,并记录到检查记录中。直到检查无误为止。
(3)最终检查。生产单位质量管理部门对通过过程检查的成果逐单位100%进行详查,并审核过程检查记录。检查出的问题、错误记录到检查记录中。最终检查不合格的单位成果退回处理,处理后再进行检查,直到检查合格为止。
最终检查完成后,编写检查报告,随成果一并提交验收。
随着城市的进一步发展,某市的地下管线越来越多。由于历史原因,早期的地下管线没有管线图,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很容易遭到破坏。为了摸清管线的分布情况,建立全市的地下管线信息系统,为规划、建设、管理部门提供信息,决定开展全市的地下管线测量工作。主要工作内容包括地下管线调查和地下管线测绘。
【问题】
1.对地下管线的调查如何确定管线的测量点位?
2.对隐蔽管线的探查有何要求?
3.地下管线图测量包括哪些内容?试述管线点的精度要求。
本题解析:
1.地下管线调查采用对明显管线点的实地调查、隐蔽管线点的探查、疑难点位开挖等方法确定管线的测量点位。
2.对隐蔽管线的探查,应符合下列规定:
(1)探查作业,应按仪器的操作规定进行;
(2)作业前,应在测区的明显管线点上进行比对,确定探查仪器的修正参数;
(3)对于探查有困难或无法核实的疑难管线点,应进行开挖验证;
(4)对隐蔽管线点探查结果,应采用重复探查和开挖验证的方法进行质量检验。
3.地下管线图测量内容包括:管线线路、管线附属设施和地上相关的主要建(构)筑物等。地下管线点的测量精度为:相对于邻近控制点,点位中误差不超过±5cm,高程中误差不超过±3cm。
1.任务概况
根据《××市基础测绘规划“十一五”规划》,××年××月,启动了××市区域似大地水准面精化项目。利用GPS技术和水准测量技术,在已有加密重力资料、数字高程模型的基础上,通过对重力、地形数据及GPS水准数据的处理,精化该市似大地水准面。建立××市厘米级精度的似大地水准面,以取代城市三、四等水准测量,快速获取地面点高程,极大改善传统平面与高程作业相分离的模式,加快“数字城市”及其他工程建设,提高工作效率,极大提高经济效益。测区面积约500km2。
2.主要工作内容
本项目外业工作内容主要包括:GPS C级点选埋6 0点,GPS C级点观测100点(新选埋6 0点、利用已有点位1 5点),GPS C级点三等水准联测(含水准路线检测)100km,外业成果整理、归档。
本项目数据处理工作内容主要包括:加密重力数据整理,重力数据分析、重力归算,DEM数据加工处理,格网平均重力异常计算,GPS点数据处理,水准数据处理,区域似大地水准面计算,数据处理成果整理、归档。
3.指标要求
GPS C级网相邻点基线水平分量中误差不超过±10mm;相邻点基线垂直分量中误差不超过±20mm。各控制点的相对精度不低于1*10-6,其点间平均距离不超过20km。三等水准测量每千米偶然中误差不超过±3mm,每千米的全中误差不超过±6mm。似大地水准面分辨率2.5″×2.5″,似大地水准面精度±0. 05m。
【问题】
1.简述我国似大地水准面的精度与分辨率。
2.简述高程异常控制点测量精度。
3.用框图表示似大地水准面的计算流程。
本题解析:
1.似大地水准面精度与分辨率:
(1)似大地水准面的精度由格网平均高程异常相对于本区域内各高程异常控制点的高程异常平均中误差表示。
(2)似大地水准面以一定分辨率的格网平均高程异常来表示,主要用于不同比例尺地形图的高程点测定。按用途不同,分为国家似大地水准面、省级似大地水准面和城市似大地水准面。
(3)我国似大地水准面按范围和精度,分为国家似大地水准面、省级似大地水准面和城市似大地水准面。各级似大地水准面的精度和分辨率应不低于相关规定。
2.高程异常控制点测量精度:
(1)用于精化国家似大地水准面的高程异常控制点,其坐标和高程精度应不低于B级GPS网点和国家二等水准网点的精度。
(2)用于精化省级似大地水准面的高程异常控制点,其坐标和高程精度应不低于C级GPS网点和国家三等水准网点的精度。
用于精化城市似大地水准面的高程异常控制点,其坐标和高程精度应不低于C级GPS网点和国家三等水准网点的精度。
3.似大地水准面计算流程如下图。
根据省国土厅的安排,某县于××年×月开始进行土地调查工作,土地权属调查现已完成;下一步的工作是完成该县农村土地利用现状分类调查的工作。
1.测区自然地理概况
测区总面积约370km2。地势平坦,平均海拔25m。
2.主要技术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 00 4年修订版);
(2)《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技术规程》(TD/T 1014—2007);
(3)国务院第二次土地调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的《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底图生产技术规范》;
(4)国务院第二次土地调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的<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成果检查验收办法》;
(5)《土地利用现状分类标准》(GB/T 21010—2007);
(6)《遥感影像平面图制作规范》(GB 15968—2008);
(7)《基础地理信息数字产品1:10000 1:50000数字高程模型》(CH/T 1008—2001)。
3.数学基础
(1)平面坐标系统采用1 9 80西安坐标系;
(2)高程系统采用1 9 8 5国家高程基准。
4.现有成果资料
(1)村级以上行政界线资料;
(2)该县土地权属调查成果;
(3)该县乡、镇和村级土地权属调查成果;
(4)该地区以前所有的土地利用现状分类调查资料。
【问题】
1.简述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的内容。
2.简述地类调查的内容与要求。
3.简述土地利用现状分类调查面积计算的工作内容。
本题解析:
1.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包括土地权属调查和土地利用现状分类调查两项内容。土地利用现状分类调查的主要工作内容是对每块土地的用地性质、位置、范围及面积等进行调查。
2.地类调查的内容与要求:
(1)线状地物调查:①线状地物包括河流、铁路、公路、管道用地、农村道路、林带、沟渠和田坎等;②线状地物宽度大于等于图上2mm的,按图斑调查;③线状地物宽度小于图上2mm的,调绘中心线,用单线符号表示,称为单线现状地物,并要求在宽度均匀处实地量测宽度,精确至0. 1m,当宽度变化大于20%时,应分段量测宽度;④在以系数扣除田坎的地区,田坎不调绘。但作为权属界线和行政界线的田坎应调绘其准确位置,不参与面积计算。
(2)图斑调查:①单一地类地块以及被行政界线、土地权属界线或线状地物分割的单一地类地块称为图斑;②最小上图图斑面积指城镇村及工矿用地为图上4.0mm2,耕地、园地为图上6.0mm2,林地、草地等其他地类一般为图上15. 0mm2;③零星地物指耕地中小于最小上图图斑面积的非耕地或非耕地中小于最小上图图斑面积的耕地,零星地物一般可不调查。
3.面积计算包括以下内容:
(1)图斑面积及图斑地类面积计算。图斑面积计算根据图斑的拐点坐标,采用统一规定的面积计算公式进行图斑面积计算。计算公式为:图斑地类面积=图斑面积-(实测线状地物面积+田坎面积+应该扣除的其他面积)。
(2)线状地物面积计算公式:线状地物的面积=线状地物长度*外业测量的宽度。
(3)田坎面积计算。实测的田坎面积的计算方法同线状地物面积计算。计算公式为:按系数扣除的田坎面积=田坎系数*(耕地图斑面积-图斑内实测的线状地物面积)。
为了满足某市数字城市建设的需要,某市计划生产该地区的1:2000比例尺的数字正射影像图(DOM)和1:2000比例尺数字地形图。已于××年××月完成了全部测区的航空摄影工作,并完成了区域网外业控制点的布设和测量工作,现阶段的工作是完成全部测区的解析空中三角测量(空三加密)的任务。
1.测区概况
测区为华北地区的一个地级市,总面积约3500km2。全测区包含平地和丘陵地两种地形。其中,绝大多数是平地,约占整个测区80%的面积,主要位于测区南部的大部分地区;测区内有少量丘陵地区,主要集中在测区的北部,其面积约占整个测区面积的2 0%;测区内海拔高度平地低点为24m,丘陵地最高海拔352m。
2.航空摄影资料
航空摄影采用传统的航空摄影方式,航摄比例尺为1:8000,航摄仪型号为RC-30,像幅为18cm*18cm,航摄仪焦距为152mm,影像扫描分辨率为0.02mm,像片类型为真彩色。航摄总面积为3500km2,测区共布设6 0条航线,每条航线8 4张航片,测区航片总数为5 04 0张,航片的航向重叠6 5%,旁向重叠3 5%,东西向飞行。
本题解析:
1,内业加密点选点的要求:
(1)每个像对不应少于6个内业加密点。
(2)在像片允许的情况下,确保标准点位1、2、3、4、5、6都要有加密点。
(3)加密点距离像片边缘不应小于1.5cm。
(4)相邻像对、相邻航带和相邻区域网间的同名公共点均要转刺;当航向和旁向重叠过大时,隔像对、隔航带的同名公共点也要转刺。像点坐标量测主要包括:加密点像点坐标量测、野外像片控制点像点坐标量测、相邻航带间所有同名公共点转标量测、相邻区域网中相邻航带间所有同名公共点转标量测。
2.计算航带模型连接平面位置较差限差和高程
较差限差(保留小数点后三位):
ΔS≤0. 06*M像*0.001;
ΔZ≤0.04*[(M像*f*0.001)/b]
其中:M像为像片比例尺分母;f为航摄仪焦距,
单位为毫米( mm);b为像片基线长度,公式为b=
L(1-p),单位为毫米(mm)。
ΔS≤0.06*8000*0.001≈0.48(m);
ΔZ≤0.04*[(8000*152*0.001)/(180*(1-65%))]≈0.772(m)
3.空中三角测量的质量检查内容有:
(1)外业控制点和检查点成果使用正确性检查’
(2)航摄仪检定参数与航摄参数检查;
(3)各项平差计算的精度检查;
(4)提交成果完整性检查。
某测绘单位承担了某机械厂1:500数字地形图测绘项目,厂区面积1.5km2。项目要求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技术标准,主要包括《1:500 1:1000 1:2000外业数字测图技术规范》HGB/T 14912—2005),《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图式第1部分:1:500 1:1000 1:2000地形图图式》(GB/T 2025 7.1—2007),地形图图幅按地形分幅,规格为50cm*50cm。根据厂区的情况,布设了一附和导线进行图根控制测量,如下图所示:
【问题】
1.附和导线有哪几个检核条件?
2.完成以上附和导线的内业计算。
本题解析:
1.附和导线检核条件包括:一个坐标方位角条件,两个坐标增量条件。
2.完成以上附和导线的内业计算,见下表。
试卷分类:测绘管理与法律法规
练习次数:19次
试卷分类:测绘管理与法律法规
练习次数:20次
试卷分类:测绘综合能力
练习次数:150次
试卷分类:测绘管理与法律法规
练习次数:34次
试卷分类:测绘案例分析
练习次数:27次
试卷分类:测绘案例分析
练习次数:31次
试卷分类:测绘案例分析
练习次数:25次
试卷分类:测绘案例分析
练习次数:21次
试卷分类:测绘案例分析
练习次数:26次
试卷分类:测绘案例分析
练习次数:25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