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等级:
发布时间: 2021-11-01 07:45
扫码用手机做题
某测绘单位承接了土地利用挂图的编制任务。
该县级市位于江南丘陵地区、素有“七山二水一分田”之称,人均耕地少。2010年以来,该地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山坡谷地,大力发展果园和茶园种植。境内此两类园地数量众多,面积大小不一,从几千平方米到几十万平方米不等。其中面积4000m2以下的园地数量占比90%以上。2017年以来,该市还开工建设了多条县级道路。
1.已有资料:
(1)2018年12月完成的1∶10000全市土地变更调查数据,包括一、二,三做土地利用分类图斑和统计电子表格等,其中一级土地利用分类共9个;
(2)2017年更新完成的1∶50000全要素地形图数据,包含有乡镇级界线;
(3)2018年12月获取的0.5m分辨率卫星正射影像;
(4)2019年3月出版的全省行政区划简册(包含有乡镇及以上级别的居民地标准名称),现势性截至2018年12月31日;
(5)2016年普查完成的全市标准地名数据库,地名位置精度同1∶50000地形图。
2.编制要求:
(1)土地利用挂图为全开幅面,比例尺约为1∶50000,现势性截至2018年12月31日;
(2)土地利用表示至二级分类,其中该市园地二级分类只有果园和茶园;各地成图图斑最小面积原则上不小于2mm2,但须反映出全市土地利用特点;
(3)行政村及以上级别居民地全部表示,其他居民地酌情选取表示;
(4)乡镇级及以上行政区域界线全部表示;
(5)反映最新道路信息,其中乡级以上道路全部表示,其他道路酌情选取表示;
(6)设计制作一个专题图表,以附图形式,直观反映该市全部9个一级土地利用分类构成,同时要求表示出9个一级分类面积数和百分比。
问题:
1.简述已有资料在编制土地利用挂图中的用途。
2.简述本挂图中园地要素的编绘要点。
3.简述一级土地利用分类专题图表设计制作步骤。
本题解析:
1.已有资料在编制土地利用挂图中的用途如下:
(1)2018年12月完成的1∶10000全市土地变更调查数据是主图,反映土地利用现状的主要资料来源,作为专题要素的基本资料。
(2)2017年更新完成的1∶50000全要素地形图数据,包含有乡镇级界线,地图要素齐全,符合编制地图的需要,可作为编制挂图地理底图的基本资料。
(3)2018年12月获取的0.5m分辨率卫星正射影像,对土地利用现状和地理底图的道路、居民地、水系、园地等要素进行更新的补充资料。
(4)2019年3月出版的全省行政区划简册(包含有乡镇及以上级别的居民地标准名称),对主图的行政区划界线及居民地名称进行更新。
(5)2016年普查完成的全市标准地名数据库,地名位置精度同1∶50000地形图,用于更新和校正地名。
2. 挂图中园地要素的编绘要点如下:
(1)用2018年12月完成的1∶10000全市土地更新调查数据更新园地要素。
(2)用2018年12月的0.5m分辨率卫星正射影像更新调查数据更新园地要素。
(3)园地要素制图综合:土地利用挂图的园地要素数据从1∶10000缩小到1∶50000,产生了很多果园和茶园的小图斑,间隔同类小图斑可以进行合并,选取大于2mm2的图斑;该市园地二级分类只有果园和茶园,图斑综合时注意反映全市土地利用特点。
(4)将综合后果园和茶园的图斑进行地图符号注记配置等数据处理,得到符合1∶50000土地利用挂图要求的园地要素。
3.一级土地利用分类专题图表设计制作步骤如下:
(1)利用2018年12月完成的1∶10000全市土地变更调查数据,统计出9个一级土地利用分类的各个分类面积和每个分类面积占总面积的百分比。
(2)采用饼状图表表示一级土地利用分类的各个分类面积和每个分类面积占总面积的百分比。
(3)饼状分类专题图表的每个分类采用土地利用挂图的土地利用分类相同或相近颜色,这样饼状分类专题图表能直观地反映该市一级土地利用分类构成及一级分类面积数和百分比。
某市拟整治土地利用规划、城乡规划等各类空间规划,在此基础上建设国土空间规划辅助信息系统。
1.已有数据:
(1)全市1∶1万DLG(shapefile格式)、DOM数据,均为CGCS2000坐标;
(2)全市国土调查的地类图斑数据(shapefile格式),CGCS2000坐标;
(3)全市土地利用规划数据,数据格式为shapefile,土地用途以图斑属性值表示,西安80坐标;
(4)全市城乡规划数据,数据格式为DWG,土地用途以地块的颜色区分,西安80坐标。
2.任务和要求:
(1)制作土地利用规划和城乡规划的土地用途分类与国土调查地类分类关系表;
(2)预处理土地利用规划和城乡规划数据,使其符合规划信息数据库建设要求;
(3)在整合预处理全市土地利用规划和城乡规划数据后,分析提取两者土地用途不一致的范围;
(4)建设规划信息数据库,数据包括:1∶1万DLG和DOM数据、国土调查的地类图斑数据、土地利用规划和城乡规划数据等,坐标系统采用CGCS2000,矢量数据采用shapefile格式;
(5)利用已建立的数据库,开发土地用途核查专用App,辅助开展对土地实际用途与土地利用规划不一致的现场核查取证,包括范围和实际用途等,实时上传核查证据。
问题:
1.为满足规划信息数据库建库要求,对土地利用规划和城乡规划数据的预处理应包括哪些内容?
2.如何提取国土调查地类图斑中地类与土地利用规划中土地用途不一致的空间位置?简述其技术流程。
3.土地用途核查专用App至少应具备哪些GIS基本功能?需在线使用数据库的哪些数据?
本题解析:
1.为满足规划信息数据库建库要求,对土地利用规划和城乡规划数据的预处理应包括:
(1)数据资料准备:将全市城乡规划数据和土地利用规划数据导入地理信息系统。
(2)坐标转换:在地理信息系统中将全市城乡规划数据和土地利用规划数据西安80坐标系转换成满足建库要求的CGCS2000坐标。
(3)格式转换:将全市城乡规划数据DWG格式转换为shapefile格式。
(4)数据预处理:对全市城乡规划数据和土地利用规划数据进行数据预处理,即图形要素处理、要素属性处理、代码转换、数据分层处理及接边检查,使其满足建库要求。
2.提取国土调查地类图斑中地类与土地利用规划中土地用途不一致的空间位置技术流程如下:
(1)数据调用:1∶1万DLG数据、全市国土调查的地类图斑数据、经预处理后的全市城乡规划数据和土地利用规划数据。
(2)将全市国土调查的地类图斑数据、经预处理后的全市城乡规划数据和土地利用规划数据进行空间叠置分析,提取国土调查地类图斑中地类与土地利用规划中土地用途不一致的图斑数据。
(3)将提取的图斑数据与1∶1万DLG数据进行空间叠置分析,得到国土调查地类图斑中地类与土地利用规划中土地用途不一致的空间位置。
3. 土地用途核查专用App具备的GIS基本功能及在线使用数据库数据包括:
(1)土地用途核查专用App至少应具备数据采集与输入、编辑与更新、空间查的与分析、图形数据显示与输出等基本功能,辅助开展对土地实际用途与土地利用规划不一致的现场核查取证,包括范围和实际用途等,实时上传核查证据。
(2)需在线慢用的数据库数据有:全市1∶1万DLG(shapefile格式),DOM数据、全市国土调查的地类图斑数据、全市城乡规划数据和土地利用规划数据。
为了城市发展的需要,市政府在城区周边划拨了一块土地,用于建设一大型机械制造厂,该地块最大高差为25m,主要为农田,有一村庄位于该区域的中部。某甲级测绘单位承担该厂建设过程中的全部测量任务。
1.已收集的资料:
(1)政府土地划拨文件及相应的审批图;
(2)高等级置面控制点6个、高等级高程控制点4个;
(3)厂区规划图;
(4)建设施工图;
(5)大型设备安装施工图;
(6)2017、年10月完成该区域1∶2000数字地形图等。
2.可用的测量设备:
(1)带RTK功能的双频GNSS接收机;
(2)全站低(测角精度1″,测距精度1mm+2ppm);
(3)DS05数字水准仪。
3.新增地物要素:
2017年10月以来,新建了一条南北向的沥青公路作为该村进城的主要通道;在村庄的南面、沥青公路的东面新建了一栋8层的办公楼;办公楼的北面有一个建设沥青公路时新增的四等水准点,点名为BM06,高程为12.126m;办公楼和沥青路之间是新建的花园。
4.土石方量计算:
为了满足施工中土方量计算的需求。要求碎部点点间距离不大于25m,地形特征点、特征线必须测量。
问题:
1.绘制2017年10月以来新增地物要素示意图。
2.该测绘单位在该项目中应完成哪些测量任务?并简述完成相应任务应使用的测量设备。
3.已有的1∶2000地形图能否满足土石方量的计算要求?请说明原因。若能满足,说明利用1∶2000地形图计算土石方量的流程;若不能满足,简述最为方便的碎部点采集方法。
本题解析:
1.根据题意,新增地物要素示意图如图所示:
2.该项目应完成土地地形图测量、厂房施工测量(土石方填挖)、机械设备安装测量、厂房竣工测量等。
(1)土地地形图测量主要使用带RTK功能的双频GNSS接收机进行空旷区域的图16碎部点采集,建筑物密集地区使用全站仪(测角精度1″,测距精度1mm+2ppm)进行碎部点采集。
(2)厂房施工测量使用全站仪(测角精度1″,测距精度1mm+2ppm)进行平面施工放样,使用DS05数字水准仪进行高程测量,控制土石方填挖线,指导现场施工。
(3)厂区大型设备安装测量,属于精密安装测量,精度要求高,使用全站仪(测角精度1″,测距精度1mm+2ppm)控制平面位置和DS05数字水准仪控制高程位置。
(4)厂房竣工测量,使用带RTK功能的双频GNSS接收机补测2017年新增的沥青道路、花园、四等水准点等地物地貌要素;使用全站仪(测角精度1″,测距精度1mm+2ppm)测量8层办公楼平面位置及高程。
3.已有的1∶2000地形图不能满足土石方量的计算要求
(1)理由:该项目在2017年10月以后新建了该厂,新增了地物,地形特征点、特征线有变化。因此2017年10月完成的1∶2000地形图现势性达不到要求,故不能满定土石方量的计算要求。
(2)最为方便的碎部点采集方法:先进行图根控制测量,即利用带RTK功能的双频GNSS接收机(全站仪)在已知高等级控制点布设、联测图根控制点;然后利用图根点测量所有地形碎部点位置、高程(包括变化的地形特征点、特征线),并满足碎部点点间距离不大于25m的要求。
某测绘单位接受委托,承接某住宅小区的不动产测绘。
1.项目概况:
土地面积约为48100m2,且建筑面积约14400m2,共建设若干幢二层独立花园住宅及相应配套设备用房,其中某幢住宅的各层情况汇总见表1:
2.提交成果:
(1)文档成果:包括技术设计书、控制测量成果资料、技术总结、检查验收报告等。
(2)数据成果:包括房屋测算数据、房产分丘图和房产分户图等。其中,分丘图表示的内容有权界线、丘号、界址点点号、房屋产别、房屋层数和四至关系要素;分户图表示的内容有墙体、楼梯、阳台、门斗、檐廊、所在层次、户号和房屋边长要求。
问题:
1.简述量测该幢住宅外墙及所列各特征部位的测点位置。
2.分别列出表1中计算一半建筑面积和不计算建筑面积的部位。
3.指出题目中分丘图表示内容中缺少的必要要素。
本题解析:
1. 量测该幢住宅外墙及所列各特征部位的测点位置如下:
(1)房屋外围建筑面积应取勒脚以上外墙最外围为准量测;
(2)房屋室内边长及墙体厚度应取未进行装饰贴面的墙体为准量测;
(3)檐廊以外轮廓水平投影为准量测;
(4)门斗以柱外围为准量测;
(5)阳台以围护结构为准量测。
2.表1中计算一半建筑面积和不计算建筑面积的部位分别如下:
(1)计算一半建筑面积:未封闭,有上盖,有围护的南阳台;与房屋相连,有上盖无柱的檐廊。
(2)不计算建筑面积的部位:层高2.18m的夹层,屋顶天面花园。
3.题目中分丘图表示内容中缺少的必要要素有:分丘图缺少控制点、境界、房屋附属设施及其围护物、房产区号、房产分区号、丘支号、幢号、房产权号、门牌号、房屋结构、用途和用地分类、与房屋有关的道路、水系等地形要素及注记、窑洞使用范围、挑廊、阳台、建成年份、用地面积、建筑面积、墙体归属等必要要素。
某测绘公司承担了某市开发区约80km2范围的地形图更新,及其核心区域约20km2(约4km×5km)的精细单体化三维建模任务,测区位于丘陵地区,核心区域建筑物较多。
1.已有资料:
(1)少量均匀分布的地面控制点;
(2)覆盖全测区的1∶100数字高程模型(DLG),实地地形局部发生了变化;
(3)覆盖全测区的1∶1000数字地形图(DLG),实地地形发生了较大变化。
2.主要设备:
(1)SWDC-5倾斜摄影仪(下视镜头焦距50mm、倾斜镜头焦距80mm,像元大小4.6μm,像素数11600×8700,带有定位定姿系统POS);
(2)LeicaALS70机载激光雷达(LiDAR)系统;
(3)地面拍照用高清晰度数字相机;
(4)全站仪、水准仪、GNSS接收机等常规外业测量设备;
(5)内业数据处理软硬件。
3.作业要求:
(1)充分利用已有控制点,不再进行外业控制测量;
(2)利用SWDC-5倾斜摄影仪进行航空摄影,同时获取下视影像(地面分辨率为0.1m)和倾斜影像;
(3)采用最优方案对全测区1∶1000 DLG进行现势性更新;
(4)构建核心区域地面分辨率0.1m的精细单体化三维模型。
问题:
1.计算SWDC-5倾斜摄影仪航空摄影时的相对航高。
2.简述本项目空中三角测量需准备的主要数据和关键环节。
3.简述1∶1000 DLG更新的主要步骤。
4.基于题设条件,核心区域三维建模有哪几种技术方案?并分析各方案的优缺点。
本题解析:
1.本题由于没有指定摄影比例尺。因此,根据题意,应以下视镜头的垂直摄影情况进行相对航高计算。若用m代表摄影比例尺母,f代表下视摄影机焦距,H代表摄影相对航高,则有:
1/m=f/H=像元大小/地面分辨率
带入数据得:H=f×地面分辨率/像元大小=50mm×0.1m/4.6μm=1086.9565m。
因此,SWDC-5倾斜摄影仪航空摄影时的相对航高为1086.9565m。
2.空中三角测量需准备的主要数据和关键环节分别如下:
①本项目空中三角测量需准备的主要数据包括:飞行记录资料、航摄仪技术参数资料、测区内现有1∶1000比例尺DEM和DLG、像片索引图、数字航空像片原始数据、少量均匀分布的地面控制点,区域网外业像片控制点点位略图、区域网外业像片控制点成果表、区域网外业像片控制点刺点片等。
②本项目空中三角测量关键环节:POS辅助空中三角测量,可以在航空摄影过程中直接测定每张像片的6个外方位元素,不需要测量外业控制点的工作,在进行区域网平差时,需带入摄站点坐标、像片外方位元素进行联合区域网平差,求得待定点的坐标和高程,并利用测区内现有的少量均匀分布的地面控制点作为检查点评定其质量。
3.1∶1000 DLG更新的主要步骤如下:
(1)资料收集:覆盖全测区的1∶1000数字地形图(DLG)、LeicaALS70机载激光扫描数据、SWDC-5倾斜摄影仪进行的航空摄影原始像片,少量均匀分布的地面控制点,航摄仪技术参数资料及其他技术资料等。
(2)分别生成DEM和DOM:将少量均匀分布的地面控制点、SWDC-5倾斜摄影仪获取的航空摄影原始像片、LeicaALS70机载激光雷达扫描数据、航摄仪技术参数资料及其他技术资料等资料导入内业数据处理,通过立体测图、空中三角测量、定向建模、特征点线采集,构建TN并内插生成DEM,再通过影像处理、DEM编辑、影像纠正、色彩调整、影像镶嵌等生成DOM。
(3)更新数据:用步骤(2)生成的DOM对1∶100字地形图(DLG)变化区域进行全面更新。
(4)图形编辑与接边。
(5)质量检查与成果提交。
4.核心区域三维建模技术方案及各方案的优缺点如下:
(1)只利用SWDC-5倾斜摄影测量的方法
①优点是三维建模技术成熟,通过倾斜影像可获取建筑物侧面纹理,可通过DOM得到建筑物顶部纹理和路面纹理,便于构建三维纹理模型。
②缺点是几何建模自动化程度低,大多需要人工作业。
(2)只利用LeicaALS70机载激光雷达扫描的方法
①优点是利用所获取的激光点云数据可快速生成DEM、DSM和进行三维建模,三维几何建模自动化程度高。
②缺点是仅利用激光扫描数据无法进行纹理建模。
(3)SWDC-5倾斜摄影和LeicaALS70机载激光雷达扫描两者结合的方法
优点是可利用激光扫描数据快速进行几何建模,并从倾斜摄影影像上获得纹理信息,最终实现快速构建三维模型的目的。
某测绘单位承接了某城市区域建设状况调查任务。
1.测区概况:
测区位于该市城乡接合部,地势比较平坦,经济发达,交通便利,山水林田湖及居民地交错分布。近年来,测区内新建了大量建筑物。部分为密集高层建筑,以及一些树木遮挡的低矮建筑。现为了摸清建设现状,查证是否存在违规占用基本农田现象,开展调查工作。
2.已有资料:
(1)2018年1月1︰2000全要素地形图数据(DLG),采用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高斯投影;
(2)2018年1月1︰10000 DEM数据,5m格网间距,采用2000国家大地坐标、高斯投影;
(3)2017年12月1︰10000基本农田数据,为基本农田的分布范围及类型的图斑,采用1980西安坐标系、高斯投影;
(4)2019年6月获取的1m分辨率卫星影像数据;
(5)全市卫星导航定位服务系统(CORS),实时定位精度厘米级;
(6)全市平面、高程控制网。
3.已有设备及软件:
双频GNSS接收机、全站仪、水准仪、遥感影像处理系统、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制图软件等。
4.任务要求:
(1)新增建筑物1︰2000矢量图制作。充分利用已有资料,尽量减少外业工作量,测量获得2018年1月以后新建的建筑物范围,精度满足1︰2000图要求,采用20国家大地坐标和高斯投影。
(2)全测区占用基本农田建筑物分布图制作。利用已有资料及测量成果,分析并提取占用基本农田的建筑物,制作一幅全测区范围的分布图,比例尺为1︰10000,图上表示占用基本农田的建筑物图斑,以影像为背景,适当选取表示道路、水系、境界、居民地及地名等要素。
问题:
1.充分利用已有资料、设备和软件,制作新增建筑物1︰2000矢量图,简述其作业步骤。
2.简述获取占用基本农田的建筑物图斑数据的作业步骤。
3.简述制作全测区占用基本农田建筑物分布图的作业步骤。
本题解析:
1.制作新增建筑物1∶2000矢量图作业步骤如下:
(1)资料准备:2018年1月1∶2000全要素地形图数据(DLG)、2018年1月1∶10000 DEM数据、2019年6月获取的1m分辨率卫星影像数据,5m格网间距。
(2)制作生成1∶2000 DOM:利用2019年6月获取的1m分辨率卫星影像数据通过色彩处理、DEM采集、影像纠正(融合)、影像镶嵌、图幅裁切等技术环节生成1∶2000 DOM。
(3)更新1∶2000全要素地形图数据(DLG):用1∶2000 DOM对照1∶2000全要素地形图数据(DLG),全面更新新增建筑物,对模糊不清和属性不明(如建筑物名称、新建道路名称)的变化信息,标注出变化区域,通过外业双频GNSS接收机(密集高层建筑和一些树本遮挡的低矮建筑等信号不好的地方用全站仪)进行实地补测和(地名)调绘,内业进行图幅更新编辑、接边和裁切。新版章节练习,考前压卷,更多优质题库+考生笔记分享,实时更新,用软件考,
(4)制作新增建筑物1∶2000矢量图:在更新后的1∶2000全要素地形图数据(DLG)上提取新增建筑物图层,保存新增建筑物1∶2000图层,精度满足成图要求,采用2000国家大地坐标和高斯投影。
(5)质量检查与成果提交。
2.获取占用基本农田的建筑物图斑数据的作业步骤如下:
(1)资料准备:新增建筑物1︰2000矢量图、2017年12月1︰10000基本农田数据(1980西安坐标系、高斯投影)。
(2)坐标转换:将2017年12月1︰10000基本农田数据1980西安坐标系、高斯投影转换到2000国家大地坐标和高斯投影。
(3)叠置分析得到占用基本农田的建筑物图斑数据:将新增建筑物1∶2000矢量图、2017年12月1∶10000基本农田数据(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高斯投影),套合进行叠置分析,提取占用基本农田的建筑物图斑数据,保存结果。
3.制作全测区占用基本农田建筑物分布图的作业步骤如下:
(1)资料准备:更新的1∶2000全要素地形图数据(DLG)和占用基本农田的建筑物图斑数据。
(2)地理底图制作:简化更新后的1∶2000全要素地形图数据(DLG),保留主要河流、道路和居民地及地名等要素,淡化保留的主要地图要素及地名等的颜色,例如,用钢灰色、银灰色表示,使地理底图要素降至第二或第三视觉平面。
(3)全测区占用基本农田建筑物分布图制作:对占用基本农田的建筑物图斑数据用高亮醒目的颜色表示,使全其升至第一视觉平面,与地理底图数据进行套合,从而可以得到全测区占用基本农田建筑物分布图。
因城市建设需要,某县级市拟迁建位于该市域内的1座GNSS B级点、2座二等水准点。现委托某测绘单位完成此项工作,包括点位选建、外业观测及内业数据处理等。
1.地理环境及控制网情况:市域地理环境较复杂,植被茂盛,森林覆盖率达65%,该市及周边均匀分布有2个国家基准站、4个省级基准站和1条一等水准路线。
2.点位选建:国家控制点破坏以后,原则上在原控制点附近就近埋设新的控制点,新点位置需实地踏勘确定。勘选的GNSS B级点为GNSS水准共用点,待选位置有3处,其周边环境测试结果见表2,表中MP1,MP2分别为L1、12载波的多路径效应,P为数据有效率。
选建国家二等水准点2座,点名分别为Ⅱ测东22基,Ⅱ测东23。
3.外业观测:新建的GNSS点及周围控制点分布如图2所示。
对新建GNSS点采用静态观测模式,共观测3个时段,时长为23.5小时,并联测周边国家控制点;新建三个点采用二等水准测量方法联测到国家一等水准点。
4.数据处理:
(1)GNSS数据处理分三个步骤进行,包括数据准备、基线解算和平差计算,最终求得新建CNSS点的坐标。
(2)水准数据处理分三个步骤进行,包括数据整理、高差各项改正计算和平差计算,最终求得新建水准点的高程。
问题:
1.新建水准点应该埋设什么类型标石?
2.表2中P1、P2、P3哪个位置最适合国家GNSS B级点建址?说明理由。
3.简述007点坐标解算中数据准备的内容和基线解算的流程。
4.在进行GNSS网平差时,图2中哪个基准站最适合作为检核条件?
本题解析:
1.选建国家二等水准点2座,点名分别为Ⅱ测东22基,Ⅱ测东23,应选用基岩水准点,水准共用标石。
2.P3点最适合国家GNSSB级点建址,理由如下:
(1)L1、L2频率的多路径效应影响MP1、MP2应小于0.5m,符合要求。
(2)数据有效率高达98%(规范要求数据有效率≥85%),符合要求。
3.007点坐标解算中数据准备的内容和基线解算的流程如下:
(1)坐标解算中数据准备的内容:
①至少选择三个以上已知坐标的基准站控制点(起算点的坐标值);
②所采用的参考椭球;
③坐标系的中央子午线经度;
④纵、横坐标加常数;
⑤坐标系的投影面高程及测区平均高程异常值。
(2)基线解算的流程:使用GPS数据处理软件进行GPS网平差,首先提取基线向量;其次,进行三维无约束平差;然后,进行约束平差和联合平差;最后,进行质量分析与控制。
4.由图可知,选择省级基准站点001最为合适,理由如下:
(1)由新建点007、国家级基准站点005、省级基准站点001所构成的图形属于锐角三角形,图形结构强度高,基线长度大且精度可靠。
(2)国家级基准点002、新建点007、国家级基准站点005三点构成的图形接近直线,图形强度不够。
(3)由新建点007、国家级基准站点05、省级基准站点01所构成的图形内部包含省级基准站点006,可产生多余观测量。
某测绘单位承担了某县国土调查任务,采用“内业—外业—内业”的作业模式,已完成了内业信息提取工作,并在此基础上开展外业调查。
1.测区概况:
该县面积为1500km2,西部地区地形以平原为主,今年来部分区域随着开发区的建设,相对密集分布土地利用变化地块,其他区域零散分布少量土地利用变化地块;东部地区地形以山地为主,部分区域因退耕还林土地利用发生变化,但交通不便。
2.已有数据资料:
(1)2018年遥感正射影像数据,分辨率为1m;
(2)2017年度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数据,包含土地利用图斑及地类属性;
(3)预判图斑数据,按照国土调查规范要求,基于遥感正射影像内业预判采集的土地利用图斑数据;
(4)不一致图斑数据,预判图斑数据与2017年土地变更数据对比,提取的地类不一致的图斑约3万个;
(5)覆盖测区全域的连续运行基准站系统(CORS)。
3.已有软硬件设备:
(1)国土调查举证软件系统;
(2)免棱镜全站仪、测距仪、皮尺、高精度GNS接收机等;
(3)带定位功能、方向传感器和拍照功能的平板电脑;
(4)带定位功能、方向传感器的多旋翼举证专用无人机及软件系统。
4.任务要求:
(1)外业调查需对预判图斑数据逐一调查核实,查清每一个图斑的土地利用类型。
(2)对实地与预判图斑不一致的地物进行补测补调。如图1所示,地块A为一新增封闭构筑物,地块B为大面积水域。需对改新增地物进行补测,补测地物点平面精度相对于邻近明显地物点距离中误差不大于2.5m。
(3)对内业提取的不一致图斑和外业调查新采集图斑进行实地拍照举证,即拍照带有定位坐标和拍摄方向信息的土地利用举证照片。
问题:
1.简述该县国土调查任务中外业调查的工作流程。
2.简述实地测量图中A构筑物各角点坐标锁选用的测量设备和作业方法。
3.分别针对本测区东部和西部的特点,选择哪种设备开展图斑举证?并说明原因。
本题解析:
1.该县国土调查任务中外业调查的工作流程如下:
(1)资料准备:2017年度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数据、2018年遥感正射影像数据、预判图斑数据以及不一致图斑数据。
(2)外业调查底图制作:根据国土调查规范,利用已有资料,在2018年遥感正射影像图上叠加预判图斑数据、不一致图斑数据,并标注出不一致图斑,作为外业工作调查底图。
(3)外业调查:认定地类、判定边界范围、地物补测、记录权属和标注等信息;重点是对不一致图斑进行调查。依据影像和实地现状进行图斑综合调绘,要求走到、看到、问到,全面如实记录。
(4)外业调查结果认定:外业调查记录和“互联网+”举证照片是调查结果认定的重要依据。
2.实地测量图中A构筑物各角点坐标锁选用的测量设备和作业方法如下:
因B为大面积水域,GPS易产生多路径效应,故:
(1)A构筑物各角点P1、P2、P3、P4可用免棱镜全站仪、测距仪、皮尺、高精度GNSS接收机等测量设备测量坐标,可采用全野外解析测量法进行作业。
(2)A构筑物角点P5处于水域,测量人员无法达到,可采用带定位功能、方向传感器的多旋翼举证专用无人机及软件系统测量坐标,可采用航空摄影测量方法进行作业。
3.选择设备开展图斑举证及原因如下:
(1)本测区西部因地块C为耕地,相对较平坦,故采用带定位功能、拍照功能和方向传感器的平板电脑开展图斑举证。
(2)本测区东部因B为大面水域,测量人员无法到达,故采用带定位功能和方向传感器的多旋翼举证专用无人机及软件系统开展图斑举证。
试卷分类:测绘管理与法律法规
练习次数:19次
试卷分类:测绘管理与法律法规
练习次数:20次
试卷分类:测绘综合能力
练习次数:150次
试卷分类:测绘管理与法律法规
练习次数:34次
试卷分类:测绘案例分析
练习次数:27次
试卷分类:测绘案例分析
练习次数:31次
试卷分类:测绘案例分析
练习次数:25次
试卷分类:测绘案例分析
练习次数:21次
试卷分类:测绘案例分析
练习次数:26次
试卷分类:测绘案例分析
练习次数:25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