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等级:
发布时间: 2022-12-22 09:20
扫码用手机做题
在前臂后区,腕背侧远端横纹上2寸,尺骨与桡骨间隙中点的穴位是( )。
本题解析:
外关:在前臂后区,腕背侧远端横纹上2寸,尺骨与桡骨间隙中点。主治:①热病。②头痛、目赤肿痛、耳鸣、耳聋等头面五官病证。③瘰疬,胁肋痛。④上肢痿痹不遂。
在足背,第4、5跖骨底结合部的前方,第5趾长伸肌腱外侧凹陷中的穴位是( )。
本题解析:
足临泣:在足背,第4、5跖骨底结合部的前方,第5趾长伸肌腱外侧凹陷中。主治:①偏头痛、目赤肿痛、胁肋疼痛、足跗疼痛等痛证。②月经不调,乳痈;③瘰疬。④疟疾。
在踝区,内踝尖下1寸,内踝下缘边际凹陷中的穴位是( )。
本题解析:
照海:在踝区,内踝尖下1寸,内踝下缘边际凹陷中。主治:①癫痫、失眠等精神、神志病证。②咽喉干痛、目赤肿痛等五官热性病证。③月经不调、痛经、带下、阴挺,阴痒等妇科病证。
在前臂前区,腕掌侧远端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的穴位是( )。
本题解析:
内关:在前臂前区,腕掌侧远端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主治:①心痛、胸闷、心动过速或过缓等心系病证。②胃痛、呕吐、呃逆等胃腑病证。③中风,偏瘫,眩晕,偏头痛。④失眠、郁证、癫狂痫等神志病证。⑤肘臂挛痛。
位于肘横纹上,肱二头肌尺侧缘凹陷中的是( )。
本题解析:
曲泽的定位是肘横纹处,肱二头肌肌腱尺侧缘凹陷中。主治:①心痛、心悸、善惊等心系病证。②胃痛、呕血、呕吐等胃腑热性病证;③热病,中暑。④肘臂挛痛,上肢颤动。
位于肘横纹上,肱二头肌桡侧缘凹陷中的是( )。
本题解析:
尺泽:肘横纹处,肱二头肌肌腱桡侧缘凹陷中。主治:①咳嗽、气喘、咯血、咽喉肿痛等肺系实热性病证。②肘臂挛痛。③急性吐泻、中暑、小儿惊风等急症。
浙贝的功用是( )。
本题解析:
浙贝母功效:清热化痰,散结消痈。应用:①风热、痰热咳嗽。本品功似川贝母而偏于苦泄,归肺经,长于清肺,为治疗肺热咳嗽之常用药物,多与黄芩等配伍;若治风热咳嗽,则常配伍桑叶、前胡等。②瘰疬,瘿瘤,乳痈疮毒,肺痈。本品苦泄,长于消肿散结。治瘭疬,常配玄参、牡蛎等;治瘿瘤,常配海藻、昆布等;治疮毒乳痈,常配蒲公英、连翘等;治疗肺痈,常配伍鱼腥草、芦根、桃仁等。
川贝的功用是( )。
本题解析:
川贝母功效;清热化痰,润肺止咳,散结消肿。应用①虚劳咳嗽,肺热燥咳。本品苦寒能清热化痰,又味甘质润能润肺止咳,尤宜于内伤久咳、燥痰、热痰之证。为治疗热痰及燥痰咳嗽之常用药物,常与瓜蒌等配伍,如贝母瓜蒌散;治疗肺虚劳嗽,常配沙参、麦冬等;治肺燥干咳,常配知母,如二母丸。②瘰疬,乳痈,肺痈。治痰火郁结之瘰疬,常配玄参、牡蛎等,如消瘰丸;治热毒壅结之乳痈、肺痈,则常配蒲公英、鱼腥草等。
羚角钩藤汤中桑叶和菊花的配伍意义是( )。
本题解析:
羚角钩藤汤配伍意义:本方所治之证乃温病热邪炽盛,传入厥阴,肝经热盛,热极动风所致。治以凉肝息风,增液舒筋。方中羚羊角清热解痉;钩藤平肝息风,助羚羊角息风止痉,共为君药。风盛于内,桑叶、菊花清热平肝,助君药凉肝息风,共为臣药。热伤阴津,以生地黄凉血养阴,滋养筋脉;筋脉挛急,以白芍养阴补血,助生地黄生津养筋舒筋;痰阻经脉,以贝母、竹茹清热化痰通经;热扰心神,以茯神益气安神,共为佐药。甘草益气,助白芍缓急柔筋,并调和药性,为佐使药。诸药配伍,共奏凉肝息风、增液舒筋之效。
桑菊饮中桑叶和菊花的配伍意义是( )。
本题解析:
桑菊饮的配伍意义:本方证为温热病邪从口鼻而入,邪犯肺络,肺失清肃所致。治当疏风清热,宣肺止咳。方中桑叶甘苦性凉,疏散上焦风热,且善走肺络,能清宣肺热而止咳嗽;菊花辛甘性寒,疏散风热,清利头目而肃肺。二药轻清灵动,直走上焦,协同为用,以疏散肺中风热见长,共为君药。薄荷辛凉,疏散风热,以助君药解表之力;杏仁苦降,肃降肺气;桔梗辛散,开宣肺气,与杏仁相合,一宣一降,以复肺脏宣降而能止咳,是宣降肺气的常用组合,三者共为臣药。连翘透邪解毒;芦根清热生津,为佐药。甘草调和诸药为使。诸药相伍,使上焦风热得以疏散,肺气得以宣降,则表证解、咳嗽止。
试卷分类: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
练习次数:5次
试卷分类: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
练习次数:5次
试卷分类: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
练习次数:5次
试卷分类: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
练习次数:5次
试卷分类: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
练习次数:5次
试卷分类: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
练习次数:5次
试卷分类: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
练习次数:4次
试卷分类: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
练习次数:4次
试卷分类: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
练习次数:5次
试卷分类: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
练习次数:5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