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工程 → 中级注册安全工程师 → 安全实务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2022年中级注册安全工程师《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彩蛋押题1
推荐等级:
发布时间: 2022-10-19 17:43
扫码用手机做题
A企业为矿山企业,地下金属矿山采用竖井、斜井、斜坡道联合开拓方式和下行分层胶结充填采矿方法。2016年6月9日8时,司机甲和司机乙开始在井下1150工作面进行铲装作业。9时,甲使用的铲装车出现故障,无法正常作业,于是来到休息室休息。10时30分,乙完成自己的铲装工作量后也来到休息室。甲见乙来到休息室便借用了乙的铲装车进行作业。11时,甲发现铲装车的监控系统显示排气管温度已达到170℃便停止铲装作业,将车开到斜坡道岔口处熄火降温。11时10分,甲再次启动乙的铲装车时,发现发动机下方着火。甲取下车载灭火器灭火,火未灭掉,于是去叫休息中的乙,并和乙一起在休息室拿了2个大容量灭火器进行灭火,但由于已引燃井下临时加油罐中的柴油,火焰蔓延,无法扑灭。11时30分,甲将火情报告给在附近的工区值班员丙,丙向调度室作了电话报告,调度员工丁接到丙的火情报告后进行了记录,但未向主管领导报告,也未向消防部门报警。丙向调度室报告火情后,与甲各拿1个灭火器赶往着火现场灭火,甲、乙、丙看到火势猛烈冒出阵阵浓烟,感觉呼吸困难,遂于12时返回地面。由于未能及时控制火势,造成铲装车下风侧巷道和工作面的作业人员17人死亡、2人重伤、直接经济损失9421万元。事故调查确认该起事故的过程为:铲装车发动机长时间工作,排气管温度过高;铲装车油管泄漏,渗漏的柴油因高温烘烤在发动机周围形成可燃气体,重新启动时产生的火花点燃可燃气体,引燃临时加油罐内的柴油,燃烧产生大量的有毒有害气体,造成人员中毒或窒息。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共10分,每题2分,1~3题为单选题,4~5题为多选题):
导致该起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是( )。
本题解析:
事故的直接原因有:①机械、物质或环境的不安全状态。②人的不安全行为。本案例中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是乙的铲装车油管泄漏,渗漏的柴油因高温烘烤在发动机周围形成可燃气体,重新启动铲装车时产生的火花点燃可燃气体,引燃临时加油罐内的柴油。
A企业为矿山企业,地下金属矿山采用竖井、斜井、斜坡道联合开拓方式和下行分层胶结充填采矿方法。2016年6月9日8时,司机甲和司机乙开始在井下1150工作面进行铲装作业。9时,甲使用的铲装车出现故障,无法正常作业,于是来到休息室休息。10时30分,乙完成自己的铲装工作量后也来到休息室。甲见乙来到休息室便借用了乙的铲装车进行作业。11时,甲发现铲装车的监控系统显示排气管温度已达到170℃便停止铲装作业,将车开到斜坡道岔口处熄火降温。11时10分,甲再次启动乙的铲装车时,发现发动机下方着火。甲取下车载灭火器灭火,火未灭掉,于是去叫休息中的乙,并和乙一起在休息室拿了2个大容量灭火器进行灭火,但由于已引燃井下临时加油罐中的柴油,火焰蔓延,无法扑灭。11时30分,甲将火情报告给在附近的工区值班员丙,丙向调度室作了电话报告,调度员工丁接到丙的火情报告后进行了记录,但未向主管领导报告,也未向消防部门报警。丙向调度室报告火情后,与甲各拿1个灭火器赶往着火现场灭火,甲、乙、丙看到火势猛烈冒出阵阵浓烟,感觉呼吸困难,遂于12时返回地面。由于未能及时控制火势,造成铲装车下风侧巷道和工作面的作业人员17人死亡、2人重伤、直接经济损失9421万元。事故调查确认该起事故的过程为:铲装车发动机长时间工作,排气管温度过高;铲装车油管泄漏,渗漏的柴油因高温烘烤在发动机周围形成可燃气体,重新启动时产生的火花点燃可燃气体,引燃临时加油罐内的柴油,燃烧产生大量的有毒有害气体,造成人员中毒或窒息。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共10分,每题2分,1~3题为单选题,4~5题为多选题):
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该起事故等级为( )。
本题解析:
重大事故是指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伤,或者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A企业为矿山企业,地下金属矿山采用竖井、斜井、斜坡道联合开拓方式和下行分层胶结充填采矿方法。2016年6月9日8时,司机甲和司机乙开始在井下1150工作面进行铲装作业。9时,甲使用的铲装车出现故障,无法正常作业,于是来到休息室休息。10时30分,乙完成自己的铲装工作量后也来到休息室。甲见乙来到休息室便借用了乙的铲装车进行作业。11时,甲发现铲装车的监控系统显示排气管温度已达到170℃便停止铲装作业,将车开到斜坡道岔口处熄火降温。11时10分,甲再次启动乙的铲装车时,发现发动机下方着火。甲取下车载灭火器灭火,火未灭掉,于是去叫休息中的乙,并和乙一起在休息室拿了2个大容量灭火器进行灭火,但由于已引燃井下临时加油罐中的柴油,火焰蔓延,无法扑灭。11时30分,甲将火情报告给在附近的工区值班员丙,丙向调度室作了电话报告,调度员工丁接到丙的火情报告后进行了记录,但未向主管领导报告,也未向消防部门报警。丙向调度室报告火情后,与甲各拿1个灭火器赶往着火现场灭火,甲、乙、丙看到火势猛烈冒出阵阵浓烟,感觉呼吸困难,遂于12时返回地面。由于未能及时控制火势,造成铲装车下风侧巷道和工作面的作业人员17人死亡、2人重伤、直接经济损失9421万元。事故调查确认该起事故的过程为:铲装车发动机长时间工作,排气管温度过高;铲装车油管泄漏,渗漏的柴油因高温烘烤在发动机周围形成可燃气体,重新启动时产生的火花点燃可燃气体,引燃临时加油罐内的柴油,燃烧产生大量的有毒有害气体,造成人员中毒或窒息。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共10分,每题2分,1~3题为单选题,4~5题为多选题):
该起事故的责任单位是( )
本题解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2021版)第五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是本单位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全面负责。其他负责人对职责范围内的安全生产工作负责。事故责任主体是指对发生生产安全事故负有责任的单位或者个人。事故责任主体包括发生生产安全事故的生产经营单位的责任人员和对发生生产安全事故负有监管职责的有关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的责任人员。
炸药在岩体中爆炸,高温高压爆炸产物就在岩体破裂的瞬间冲入大气中,一部分能量通过不同形式传给爆区周围的空气使其压力、密度、温度急剧上升,对人体危害很大。这属于爆破危害类型中的( )
本题解析:
爆破冲击波是爆破产生的空气内的一种压缩波。炸药在空气中爆炸,具有高温高压的爆炸产物直接作用在空气介质上;在岩体中爆炸,这种高温高压爆炸产物就在岩体破裂的瞬间冲入大气中。
依据《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规程》,有自然发火危险的矿山应设井下环境监测系统,实现连续自动监测与报警。监测内容不包括( )。
本题解析:
有自然发火危险的矿山应设井下环境监测系统,实现连续自动监测与报警。监测内容应包括井下空气成分、温度、湿度和水的pH等。
工程地质复杂、有严重地压活动以及开采深度超过( )的地下矿山要建立并严格执行采空区监测预报制度和定期巡查制度。
本题解析:
工程地质复杂、有严重地压活动以及开采深度超过800m的地下矿山要建立并严格执行采空区监测预报制度和定期巡查制度。
依据《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规程》,矿山对矿山井下通风机的要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本题解析:
每台主要通风机电机均应有备用,并能迅速更换。同一个硐室或风机房内使用多台同型号电机可以只备用1台。主通风设施应能使矿井风流在10min内反向,反风量不小于正常运转时风量的60%。采用多级机站通风的矿山,主通风系统的每台通风机都应满足反风要求,以保证整个系统可以反风。每年应至少进行1次反风试验,并测定主要风路的风量。
影响地下采矿方法选择的因素很多,如地质条件、开采技术条件、安全因素、环保要求、设备因素等,这些因素共同限制了各种采矿方法的适用条件。下列关于采矿方法适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本题解析:
A选项错误,开采品位较高的富矿和贵重、稀有金属时,往往要求采用回采率高、贫化率低的采矿方法,如充填采矿法。
B选项错误,如果矿体的形态变化大,矿物及品位在矿体中的分布也不均匀,或者矿体的边界不清楚,必须配合周密的取样、化验后才能定出矿体边界时,采用崩落采矿法往往不成功,而要考虑采用能剔除夹石或分采的采矿方法。
C选项正确,矿体赋存深度超过500~600m或原岩应力很大时,地压增大,有可能产生冲击地压或岩爆现象,采用充填采矿法或崩落采矿法较为适宜。
D选项错误,矿石和围岩中含硫高(或硫、碳均高)、有自燃或发火倾向时,应采用充填采矿法,避免采用留矿采矿法、阶段崩落法和大量崩落矿柱的采矿法。
试卷分类:安全生产法及相关法律知识
练习次数:0次
试卷分类:安全生产管理
练习次数:1次
试卷分类:安全实务化工安全
练习次数:14次
试卷分类:安全实务化工安全
练习次数:14次
试卷分类:安全实务其他安全
练习次数:15次
试卷分类:安全生产技术基础
练习次数:15次
试卷分类:安全生产管理
练习次数:20次
试卷分类:安全生产技术基础
练习次数:14次
试卷分类:安全生产管理
练习次数:17次
试卷分类:安全生产法及相关法律知识
练习次数:29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