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等级:
发布时间: 2022-03-05 10:49
扫码用手机做题
晓玲性格内向,平时不敢同教师讲话,遇到疑难问题也没有勇气求教。偶有一次,她向杨老师求教,杨老师耐心解答了问题,并对她的行为及时给予表扬,经过多次这样的教学交往,晓玲学会了主动向老师请教问题。杨老师改变晓玲行为的方法属于( )。
本题解析:
强化法又称“操作条件疗法”,是应用操作性条件反射原理,强化行为的改变是依据行为后果而定的,其目的在于矫正不良行为,训练与建立良好行为。杨老师对晓玲的表扬就是强化她的良好行为,使其改变内向的性格。
中学生小华和几个同学为了参加全省航模大赛,组成了航模小组,他们为了在大赛中表现出色,达成了共识,牺牲各自的一些课余休息时间,放弃各自的一些爱好,以规范自己的参赛行为。这种情况下,小组成员遵循的纪律属于( )。
本题解析:
所谓任务促成的纪律,主要指某一具体任务对学生行为提出的具体要求。这类纪律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小华和他的同学正因为参加了比赛才促成了一种良好的纪律,因而体现的是该类型。
孟老师近期工作比较消极,漠视学生的存在,对学生态度麻木,缺乏应有的尊重。依据职业倦怠的特征,孟老师的这些表现属于( )。
本题解析:
职业倦怠是指个体在长期的职业压力下缺乏应对资源和应对能力而产生的身心耗竭状态。玛勒斯等人认为职业倦怠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情绪耗竭,主要表现在生理耗竭和心理耗竭两个方面。如极度的慢性疲劳、力不从心、丧失工作热情、情绪波动大等。 二是去个性化,即刻意在自身和工作对象间保持距离,对工作对象和环境采取冷漠和忽视的态度。教师以一种消极的、否定的态度和情感对待学生。三是个人成就感低,表现为消极地评价自己,贬低自己工作的意义和价值。孟老师的表现体现为去个性化。
中学生小孙近期心理很矛盾,觉得未来的自己应该是一名科学家,但又觉得能力有限,遥不可及。根据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论,当前他的主要发展任务是( )。
本题解析:
根据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论,中学阶段的任务建立同一性,防止角色混乱。小孙对于未来到底要做什么人的这种矛盾心理体现了他在这个阶段思考自我同一性的问题。
小黄在学习时关注的是知识的内容和价值,而不是为了获得分数和奖励。根据成就目标理论,小黄的目标导向属于( )。
本题解析:
掌握趋近指的是个体关注掌握任务,学习和理解;根据自己的进步,和对任务的理解深度来评价自身表现。掌握回避指的是个体关心的是如何避免不理解和没有掌握任务的情况。
中学生小张认为遵守交通法规是人人应尽的责任和义务。根据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小张的道德判断处于( )。
本题解析:
处于社会契约取向阶段的人认为法律和规范是大家商定的,是一种社会契约。他们看重法律的效力,认为法律可以帮助人维持公正。但同时认为契约和法律的规定并不是绝对的,可以应大多数人的要求而改变。在强调按契约和法律的规定享受权利的同时,认识到个人应尽义务和责任的重要性。
小亮在解决物理习题时,能够把各种解法逐一并列出并加以尝试,最终找到一个最佳解法。小亮的这种解题方法属于( )。
本题解析:
算法式是把解决问题的一切做法步骤都列出来,然后逐一加以尝试,最终使问题得到一个正确的解。
中学生随着身心的迅速发展,开始积极尝试脱离父母的保护和管理,渴望自己的行为像成人,不愿意被当做孩子看待。这说明中学生心理发展具有( )。
本题解析:
在中学阶段,中学生自我意识迅速发展,自我意识的发展,是中学生个性趋向成熟稳定的一个重要表现。他们能对自己、对他人做出比较深刻的评价,开始学会从各种角度比较全面地评价他人和自己。
试卷分类:中学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
练习次数:1次
试卷分类:中学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
练习次数:1次
试卷分类:中学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
练习次数:0次
试卷分类:中学音乐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
练习次数:0次
试卷分类:中学信息技术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
练习次数:0次
试卷分类:中学信息技术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
练习次数:1次
试卷分类:中学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
练习次数:6次
试卷分类:中学体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
练习次数:5次
试卷分类:中学思想品德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
练习次数:5次
试卷分类:中学思想品德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
练习次数:5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