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等级:
发布时间: 2022-01-27 11:22
扫码用手机做题
如图外伸梁,B点支座右侧截面剪力为( )。
本题解析:
由图可知,B点右侧剪力为悬臂端荷载,即为三角形面积4×12/2=24。故B点支座右侧截面剪力为24kN。
全部消除液化土的方法,不包括以下哪项?( )
本题解析: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2016年版)第4.3.7条规定,全部消除地基液化沉陷的措施,应符合下列要求:①采用桩基时,桩端伸入液化深度以下稳定土层中的长度(不包括桩尖部分),应按计算确定,且对碎石土,砾、粗、中砂,坚硬黏性土和密实粉土尚不应小于0.8m,对其他非岩石土尚不宜小于1.5m。②采用深基础时,基础底面应埋入液化深度以下的稳定土层中,其深度不应小于0.5m。③采用加密法(如振冲、振动加密、挤密碎石桩、强夯等)加固时,应处理至液化深度下界;振冲或挤密碎石桩加固后,桩间土的标准贯入锤击数不宜小于本规范第4.3.4条规定的液化判别标准贯入锤击数临界值。④用非液化土替换全部液化土层,或增加上覆非液化土层的厚度。⑤采用加密法或换土法处理时,在基础边缘以外的处理宽度,应超过基础底面下处理深度的1/2且不小于基础宽度的1/5。
有关地基处理的作用,错误的是( )。
本题解析:
地基处理的作用:①提高地基土的承载力;②降低地基土的压缩性;③改善地基的透水特性;④改善地基土的动力特性;⑤改善特殊土不良地基特性。
钢筋混凝土基础,通过地基的承载力计算,可以确定( )。
本题解析:
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第5.2.1条规定,基础底面的压力,当轴心荷载作用时:pk≤fa。
式中,pk为相应于作用的标准组合时,基础底面处的平均压力值,单位为kPa;fa为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单位为kPa。
根据第5.2.2条规定,基础底面的压力,当轴心荷载作用时,可按下式计算:pk=(Fk+Gk)/A。
式中,Fk为相应于作用的标准组合时,上部结构传至基础顶面的竖向力值,单位为kN;Gk为基础自重和基础上的土重,单位为kN;A为基础底面面积,单位为m2。
因此,通过地基的承载力计算,可以确定基础面积。
下列图中,存在地基稳定性隐患的是( )。
?A.
?B.
?C.
?D.
本题解析:
根据《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2010)第12.1.9条规定,高层建筑的基础和与其相连的裙房的基础,设置沉降缝时,应考虑高层主楼基础有可靠的侧向约束及有效埋深;不设沉降缝时,应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差异沉降及其影响。
图示悬臂式挡土墙,当抗滑移验算不足时,在挡土墙埋深不变的情况下,下列措施最有效的是( )。
本题解析:
悬臂式挡土墙的抗滑移验算不足时,最有效的措施是增大墙踵的长度,即图示c的长度;当抗倾覆验算不足时,最有效的措施是增大墙趾的长度,即图示a的长度。
8度抗震区,4层幼儿园,不得采用( )结构型式。
本题解析:
根据《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 50223—2008)第6.0.8条规定,教育建筑中,幼儿园、小学、中学的教学用房以及学生宿舍和食堂,抗震设防类别应不低于重点设防类。第3.0.2条规定,建筑工程应为分以下四个抗震设防类别:①特殊设防类;②重点设防类;③标准设防类;④适度设防类。其中重点设防类简称乙类。因此,教学楼抗震设防类别不应低于乙类。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2016年版)第7.1.2条表7.1.2注3规定,乙类的多层砌体房屋仍按本地区设防烈度查表,其层数应减少一层且总高度应降低3m;不应采用底部框架-抗震墙砌体房屋。
关于抗震设防烈度的高层剪力墙结构房屋采用短肢剪力端的说法,正确的是( )。
本题解析:
AB两项,《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2010)第7.1.8条注1规定,短肢剪力墙是指截面厚度不大于300mm、各肢截面高度与厚度之比的最大值大于4但不大于8的剪力墙。C项,第7.1.8条规定,抗震设计时,高层建筑结构不应全部采用短肢剪力墙;D项,第7.1.8条第2款规定,当采用具有较多短肢剪力墙的剪力墙结构,房屋适用高度应比本规程表3.3.1-1规定的剪力墙结构的最大适用高度适当降低,7度、8度(0.2g)和8度(0.3g)时分别不应大于100m、80m和60m。
关于剪力墙结构设计,正确的是( )。
本题解析:
根据《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2010)第7.1.1条规定,剪力墙结构应具有适宜的侧向刚度,其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①平面布置宜简单、规则,宜沿两个主轴方向或其他方向双向布置,两个方向的侧向刚度不宜相差过大。抗震设计时,不应采用仅单向有墙的结构布置。②宜自上到下连续布置,避免刚度突变。③门窗洞口宜上下对齐、成列布置,形成明确的墙肢和连梁;宜避免造成墙肢宽度相差悬殊的洞口设置;抗震设计时,一、二、三级剪力墙的底部加强部位不宜采用上下洞口不对齐的错洞墙,全高均不宜采用洞口局部重叠的叠合错洞墙。第7.1.2条规定,剪力墙不宜过长,较长剪力墙宜设置跨高比较大的连梁将其分成长度较均匀的若干墙段,各墙段的高度与墙段长度之比不宜小于3,墙段长度不宜大于8m。第7.1.4条第1款规定,底部加强部位的高度,应从地下室顶板算起。第7.1.5条规定,楼面梁不宜支承在剪力墙或核心筒的连梁上。
试卷分类:建筑技术设计作图题
练习次数:24次
试卷分类:设计前期与场地设计
练习次数:31次
试卷分类:建筑物理与建筑设备
练习次数:26次
试卷分类:建筑设计
练习次数:29次
试卷分类:建筑经济、施工与设计业务管理
练习次数:28次
试卷分类:建筑结构
练习次数:24次
试卷分类:建筑材料与构造
练习次数:26次
试卷分类:建筑结构
练习次数:34次
试卷分类:建筑结构
练习次数:26次
试卷分类:建筑结构
练习次数:26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