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等级:
发布时间: 2022-01-27 11:17
扫码用手机做题
在结构图中,永久螺栓表示方法,下列哪一种形式是正确的?( )
本题解析:
《建筑结构制图标准》(GB/T 50105—2010)第4.2.1条规定,螺栓、孔、电焊铆钉的表示方法应符合表4.2.1的规定。永久螺栓符号没有阴影,没有中心点,如图A所示。
表 螺栓、孔、电焊铆钉的表示方法
钢筋混凝土受扭构件,其纵向钢筋的布置应沿构件截面( )。
本题解析:
钢筋混凝土抗扭承载力由构件截面核心混凝土、横向箍筋和沿构件截面周边均匀布置的纵向钢筋组成的骨架承担。混凝土构件四周均承受扭矩,因此纵向钢筋应沿构件周边均匀对称布置。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当采用等厚度筏板不满足抗冲切承载力要求时,应采取合理的方法,下列哪一种方法不合理( )。
本题解析: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第8.4.7条第2款规定,当柱荷载较大,等厚筏板不能满足抗冲切承载力要求时,可在筏板上面增设柱墩或在筏板下局部增加板厚或采用抗冲切钢筋等措施满足受冲切承载能力要求。C项,柱下设置桩基直接承载,是另一种桩筏基础设计情况,不够经济。
下列关于桩和桩基础的说法,何项是错误的?( )
本题解析:
C项,《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第8.5.3条第9款规定,桩身配筋可根据计算结果及施工工艺要求,可沿桩身纵向不均匀配筋。A项,第8.5.3条第3款规定,桩底进入持力层的深度,宜为桩身直径的1~3倍;在确定桩底进入持力层深度时,应考虑特殊土、岩溶以及震陷液化等的影响。嵌岩灌注桩周边嵌入完整和较完整的未风化、微风化、中风化硬质岩体的最小深度不宜小于0.5m。B项,第8.5.3条第10款规定,桩顶嵌入承台内的长度不应小于50mm,主筋伸入承台的锚固长度不应小于钢筋直径(HPB300)的30倍和钢筋直径(HRB335和HRB400)的35倍。D项,第8.5.2条第12款规定,在承台周围及地下室周围的回填中,应满足填土密实度要求。
抗震设计的多层普通砖砌体房屋,关于构造柱设置的下列叙述,哪项错误?( )
本题解析: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2016年版)第7.3.1条规定,构造柱设置部位,一般情况下应符合表7.3.1的要求。多层普通砌体房屋构造柱设置部位一般应在以下关键部位:楼梯间四角、楼梯段上下端对应的墙体处、外墙四角和对应的转角处,错层部位横墙与外纵墙交接处,大房间内外交接处,较大洞口两侧。第7.3.2条第1款规定,抗震设计构造柱最小截面可采用180mm×240mm(墙厚190mm时为180mm×190mm)。
表 多层砖砌体房屋构造柱设置要求
下列关于高层建筑抗震设计时采用混凝土框架-核心筒结构体系的表述,正确的是( )。
本题解析: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2010)第9.2.1条规定,核心筒宜贯通建筑物全高。核心筒的宽度不宜小于筒体总高的1/12,当筒体结构设置角筒、剪力墙或增强结构整体刚度的构件时,核心筒的宽度可适当减小。第9.1.7条第2款规定,筒体角部附近不宜开洞,当不可避免时,筒角内壁至洞口的距离不应小于500mm和开洞墙截面厚度的较大值。第9.2.3条规定,框架-核心筒结构的周边柱间必须设置框架梁。《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2016年版)第6.7.1条第1款规定,核心筒与框架之间的楼盖宜采用梁板体系;部分楼层采用平板体系时应有加强措施。各层梁对核心筒有一定的约束,可不设加强层;部分楼层采用平板体系时应有加强措施,需要时宜设置加强层。为了避免加强层周边框架柱在地震作用下由于强梁带来不利影响,加强层的大梁或桁架与周边框架柱的连接宜采用铰接或半刚性连接。因此框架与核心筒的连接视具体情况采用连接方式。
下列关于现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对现浇钢筋混凝土房屋采用单跨框架结构时的要求,正确的是( )。
本题解析: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2016年版)第6.1.5条规定,框架结构和框架-抗震墙结构中,框架和抗震墙均应双向设置,柱中线与抗震墙中线、梁中线与柱中线之间偏心距大于柱宽的1/4时,应计入偏心的影响。甲、乙类建筑以及高度大于24m的丙类建筑,不应采用单跨框架结构;高度不大于24m的丙类建筑不宜采用单跨框架结构。第6.1.5条的条文说明中规定,框架结构中某个主轴方向均为单跨,也属于单跨框架结构;某个主轴方向有局部的单跨框架,可不作为单跨框架结构对待。一、二层的连廊采用单跨框架时,需要注意加强。框-墙结构中的框架,可以是单跨。
进行抗震设计的建筑应达到的抗震设防目标是( )。
Ⅰ.当遭受多遇地震影响时,主体结构不受损坏或不需修理可继续使用
Ⅱ.当遭受相当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设防地震影响时,可能发生损坏,但经一般性修理可继续使用
Ⅲ.当遭受罕遇地震影响时,不致倒塌或发生危及生命的严重破坏
本题解析: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2016年版)第1.0.1条规定,为贯彻执行国家有关建筑工程、防震减灾的法律法规并实行以预防为主的方针,使建筑经抗震设防后,减轻建筑的地震破坏,避免人员伤亡,减少经济损失,制定本规范。按本规范进行抗震设计的建筑,其基本的抗震设防目标是:当遭受低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多遇地震影响时,主体结构不受损坏或不需修理可继续使用;当遭受相当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设防地震影响时,可能发生损坏,但经一般性修理仍可继续使用;当遭受高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罕遇地震影响时,不致倒塌或发生危及生命的严重破坏。使用功能或其他方面有专门要求的建筑,当采用抗震性能化设计时,具有更具体或更高的抗震设防目标。
试卷分类:建筑技术设计作图题
练习次数:24次
试卷分类:设计前期与场地设计
练习次数:31次
试卷分类:建筑物理与建筑设备
练习次数:26次
试卷分类:建筑设计
练习次数:29次
试卷分类:建筑经济、施工与设计业务管理
练习次数:28次
试卷分类:建筑结构
练习次数:24次
试卷分类:建筑材料与构造
练习次数:26次
试卷分类:建筑结构
练习次数:34次
试卷分类:建筑结构
练习次数:26次
试卷分类:建筑结构
练习次数:26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