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等级:
发布时间: 2021-12-18 15:16
扫码用手机做题
信念是认知、情感和意志的有机统一体,是人们在一定的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定不移并身体力行的心理态度和精神状态。信念是人们追求理想目标的强大动力,决定事业的成败。信念有不同的层次和类型,其中( )。
本题解析:
信念具有不同的层次和类型。高层次的信念决定着低层次的信念,低层次的信念服从于高层次的信念。A项,由于最高层次的信念具有最大的统摄力,因而它就代表了一个人的基本社会信仰;C项,面对信念的多样性,一方面要承认这是正常现象,不宜强求一致,另一方面又要看到,在一定的社会中,人们各自的信念也有共通之处,从而形成社会的共同理想;D项,信念作为一种认识,有科学与非科学之分。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大理论成果,是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在土地革命战争后期和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思想得到多方面展开而达到成熟,其标志是( )。
本题解析:
遵义会议以后,毛泽东在理论上系统地总结了中国革命特别是抗日战争的实践经验,撰写了《〈共产党人〉发刊词》《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论》等一批重要的理论著作,科学地阐述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精辟地论证了党在民主革命时期的政策和策略。他揭示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和主要特征,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阐明了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的基本纲领;总结了中国共产党的历史经验,指出了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人战胜敌人的三个主要法宝。新民主主义理论的系统阐明,标志着毛泽东思想得到多方面展开而走向成熟。B项标志着毛泽东思想开始形成;C项是毛泽东思想在解放战争和新中国成立以后的发展;D项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深入推进,大量农民转向非农产业,我国农村土地流转现象日益普遍,农业经营方式发生深刻变化,截至2016年6月,全国家庭承包经营耕地流转已超过30%,流转土地4.6亿亩。当前,为解决拥有土地承包经营权的人不再耕地,种地的人又没有相应权利这一突出问题,我国在深化农村改革方面做出的重大制度创新是( )。
本题解析:
改革开放之初我国将土地所有权和承包经营权分设,所有权归集体,承包经营权归农户。近几年随着城镇化的发展,一些农民成了市民,一些农民长期在城务工,无法再经营承包的土地。为了顺应农民意愿,也为了推进农业现代化,现阶段在深化农村土地制度的改革中,将土地承包经营权分为承包权和经营权,实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并行,这是深化农村改革的重大制度创新,是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自我完善,符合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规律。三权分置有利于促进土地经营权在更大范围内的优化配置,提高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和资源利用率,推动现代农业的发展。
第一次世界大战,德国战败。1918年12月,陈独秀在《每周评论》中说,大战结果是“公理战胜强权”,并把美国总统威尔逊称作是“现在世界上第一个好人”。然而,陈独秀在1919年5月4日出版的《每周评论》上的一篇文章中又写到:“什么公理,什么永久和平,什么威尔逊总统十四条宣言,都成了一文不值的空话。”导致陈独秀认识发生变化的直接原因是( )。
本题解析:
五四运动的直接导火索是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1919年上半年召开的巴黎和会,中国政府提出的正义要求遭到拒绝。同时,会议不顾中国代表的抗议,规定德国应该将在山东的特权转交给日本,而北洋政府竟准备在这个丧权辱国的合约上签字。消息传到国内激起了各阶层人民的愤怒,五四运动由此爆发,这也是导致陈独秀认识发生变化的直接原因。A项,1914年,日本对德国宣战,出兵山东;C项,苏俄在十月革命后,于1919年7月25日和1920年9月27日两次发表宣言,宣布废除沙皇俄国与中国签订的一切不平等条约,放弃在中国的一切特权;D项,1928—1929年期间,国民党政府成立后,美国不愿放弃在华种种特权。
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最终目的是要瓜分中国、灭亡中国。1895年中国在甲午战争中战败后,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这集中表现在( )。
本题解析:
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后,大大刺激了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领土的野心,并激化了列强争夺中国的矛盾。三国干涉还辽事件后,德、俄、英、法、日等国于1898年至1899年竞相租借港湾和划分势力范围,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期间,欧美报刊纷纷公开讨论如何瓜分中国。A项,外国人在中国设立租界是从1845年开始的,设立完全由外国人直接控制和统治的租界发生在《辛丑条约》之后。《辛丑条约》允许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在界内居住。C项,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外国资本在中国近代工业中争夺垄断地位,且这也不是外国列强瓜分中国的内容。D项,19世纪70至80年代,帝国主义列强侵占中国周边领国发展到蚕食中国边疆地区。
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战略高度,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把握我国发展新特征确定的治国理政新方略。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居于引领地位的是( )。
本题解析: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一个整体,它既包括战略目标,又包括战略举措。其中,战略目标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四个全面”布局中居于引领地位。战略举措是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和全面从严治党,这三个方面为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重要保障。全面深化改革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动力,全面依法治国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法治保障和重要基石;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如“鸟之两翼”或“车之双轮”,推动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全面从严治党则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的必然要求和根本保证。
2016年是“十三五”规划开局之年,也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攻坚之年。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适应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大决策,其根本目的是( )。
本题解析: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大创新。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使我国供给能力更好的满足人民日益增长、不断升级和个性化的物质文化和生态环境的需要,从而实现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BC两项不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根本目的,而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D项是供给侧改革的五大任务。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人们确定和实现人生价值提供了基本遵循。人生价值评价主要是看一个人的人生活动是否符合社会的客观规律,其评价的根本尺度是( )。
本题解析:
人的社会性决定了人生的社会价值是人生价值的最基本内容。一个人具有什么样的价值从根本上来说是由社会所规定的。人生价值评价的根本尺度,是看一个人的人生活动是否符合社会发展规律,是否通过实践促进了历史的进步,也就是说人生价值评价的根本尺度是历史标准。
1947年6月底,根据中共中央的决策和部署,刘伯承、邓小平率领的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实施中央突破,千里跃进大别山;陈毅、粟裕指挥的华东野战军主力为东路,挺进苏鲁豫皖地区;陈赓、谢富治指挥的晋冀鲁豫野战军一部为西路,挺进豫西,三路大军相互策应,机动歼敌,迫使国民党军处于被动地位,这表明( )。
本题解析:
从1946年6月到1947年6月,人民解放军处于战略防御阶段,经过一年作战,战争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为了彻底粉碎国民党将战争继续引向解放区、进一步破坏和消耗解放区的人力物力、使之不能持久的方针,中共中央决定不待完全粉粹敌人的战略进攻,不等解放军在数量上占有优势,立刻将主力打到外线去,举行全国性的反攻,将战争引向国民党统治区。6月底,三路大军千里挺进大别山,相互策应,机动歼敌,迫使国民党军处于被动地位,标志着人民解放战争战略进攻的序幕由此揭开。B项,解放战争分为战略防御、战略进攻和战略决战三个阶段,没有战略相持阶段(抗战有战略相持阶段)。C项,1948年秋,毛泽东同志从人口到兵力和解放区面积对比后,认为人民解放军同国民党军队进行战略决战的时机已经成熟。D项,1949年三大战役结束后人民解放军在数量上已经超过国民党军队。在1947年进行战略进攻时,人民解放军在数量上并不占优势。
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资本主义生产资料所有制是不断演进和变化的。当今资本主义社会,居主导地位的资本所有制形式是( )。
本题解析: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所有制发生了新的变化:①国家资本所有制形式形成并发挥重要作用;②法人资本所有制崛起并成为居主导地位的资本所有制形式。法人资本所有制是法人股东化的产物,其基本特点是:各类法人取代个人或家族股东成为企业的主要出资人,企业的股票高度集中于少数法人股东手中,法人股东直接参与公司治理,监督和制约管理阶层的经营行为,使公司资本的所有权与控制权重新趋于合一。法人资本所有制在性质上是一种基于资本雇佣劳动的垄断资本集体所有制,它仍体现着资本剥削雇佣劳动关系。
试卷分类:学硕教育学
练习次数:0次
试卷分类:学硕心理学
练习次数:0次
试卷分类:管理类联考综合
练习次数:0次
试卷分类:法硕非法学
练习次数:0次
试卷分类:法硕法学
练习次数:0次
试卷分类:西医综合
练习次数:0次
试卷分类:政治
练习次数:0次
试卷分类:中医综合
练习次数:0次
试卷分类:431金融学综合
练习次数:4次
试卷分类:431金融学综合
练习次数:7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