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学史,可以说是显微镜的发展史。17世纪中叶,英国科学家使用诞生不久的显微镜观察软木塞,发现了植物细胞,开启了近现代生物学的大门。此后,显微镜的放大能力和成像质量不断提升,人类对细胞的认知也随之深刻和全面。20世纪中叶,科学家们利用X射线晶体学发现了DNA(脱氧核糖核酸)双螺旋结构,人类的观察极限从亚细胞结构推向了分子结构。我国科学家的重要科研成果“剪接体的高分辨率三维结构”的背后,也站着一个默默无闻的英雄——冷冻电子显微镜。显微镜在生物科学发现中的作用表明( )。
实践活动是以改造客观世界为目的、主体与客体之间通过一定的中介发生相互作用的客观过程。实践的主体、客体和中介是实践活动的三项基本要素,三者的有机统一构成实践的基本结构。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决定认识,实践的发展提出了认识的新课题,为认识发展提供必要的条件,同时还锻炼主体的认识能力,是认识发展的动力。A项,物质生产实践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科学实践并不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