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等级:
发布时间: 2022-01-18 10:47
扫码用手机做题
环境问题的识别应根据开发区的性质、规模、建设内容、发展规划并结合()进行。
本题解析:
环境问题的识别应根据开发区的性质、规模、建设内容、发展规划并结合区域环境现状进行。
开发区的规划方案一般是由()作出的,在开发区区域环境影响评价中需要对规划方案从环境影响的角度作出分析和评价。
本题解析:
开发区的规划方案一般是由建设单位委托规划设计部门作出的,在开发区区域环境影响评价中需要对规划方案从环境影响的角度作出分析和评价。
我国颁布的第一个适用于区域性环境影响评价的技术导则是()。
本题解析:
开发区区域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是我国颁布的第一个适用于区域性环境影响评价的技术导则。
大气污染源排放的污染物的粒径()也可划为气态污染物。
本题解析:
大气污染源排放的污染物按存在形态分为颗粒物污染物和气态污染物,其中粒径小于15μm的污染物也可划为气态污染物。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分为()级。
本题解析: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分级:①一级标准,为保护区域自然生态,维护自然背景的土壤环境质量的限制值。Ⅰ类土壤环境质量执行一级标准。②二级标准,为保障农业生产,维护人体健康的土壤限制值。Ⅱ类土壤环境质量执行二级标准。③三级标准,为保障农林生产和植物正常生长的土壤临界值。Ⅲ类土壤环境质量执行三级标准。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色彩设置原则的是()。
本题解析:
色彩设置原则:①天然色原则,地图设色应尽可能与制图对象的天然颜色相接近,制图实践中总结出的常用色彩,其表示的地图要素已约定成俗。②象征、涵义原则,根据人们对色彩的感觉来设色。如冷色调(绿、蓝、紫)和暖色调(黄、红、橙)给人感觉明显不同。暖色一般用来表示亚热带、热带气候,冷色表示寒温带、温带气候;蓝、绿色表示湿润,黄、棕色表示干旱等。③协调性原则,相邻地物用色应缓冲协调,颜色差异不要过渡太大,以免影响视觉效果。但在一张图内,所有颜色之间应能区分出不同的地物,如植被中的针叶林、阔叶林、草原等类型分别用暗绿色、绿色、草绿色表示;土壤中的黑钙土、褐土、棕壤、黄壤、红壤就是通过土壤颜色命名的,在地图上可以选用深灰色、褐色、棕色、黄色和红色表示。
试卷分类:环评技术方法
练习次数:36次
试卷分类:环评技术方法
练习次数:20次
试卷分类:环评技术方法
练习次数:19次
试卷分类:环评技术方法
练习次数:24次
试卷分类:环评技术方法
练习次数:23次
试卷分类:环评技术方法
练习次数:23次
试卷分类:环评技术方法
练习次数:24次
试卷分类:环评技术方法
练习次数:26次
试卷分类:环评技术方法
练习次数:22次
试卷分类:环评技术方法
练习次数:24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