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井刃脚的垫层采用砂垫层上铺垫木方案时,以下说法中错误的是( )。
关于钢筋施工技术说法错误的有()
改性沥青混合料面层施工时,碾压设备应紧跟摊铺机,采取( )的方式慢速稳压。
下列工程中,不属于市政公用专业注册建造师执业范围的是( )。
钢筋接头设置应符合下列( )的规定。
GCL施工表述不正确的是( )。
关于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水池施工技术正确的是( )。
刚性路面在荷载作用下产生的( ),呈现出较大的刚性。
桥面采用防水涂料施工,采用两层胎体增强材料时,上下层顺桥面行车方向铺设,搭接缝应错开,其间距不应小于幅宽的()。
水池满水试验必须在规定的条件下进行,以下满水试验前必须具备的条件中错误的是( )。
现浇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采用支架法施工时,堆载预压可以消除(??)
填石路堤宜选用( )夯实。
关于工程测量正确的是( )。
给水、排水管道运行前必须经严密性试验合格的管道有( )。
土工合成材料是道路岩土工程中应用的合成材料的总称。其用途为( )。
关于不开槽法施工正确的是( )。
A公司中标承建某污水处理厂扩建工程,新建构筑物包括沉淀池,曝气池及进水泵房,其中沉淀池采用预制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池体直径为40m,池壁高6m,设计水深4.5m。
鉴于运行管理因素,在沉淀池施工前,建设单位将预制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变更为现浇无粘结预应力结构,并与施工单位签订了变更协议。
项目部重新编制了施工方案,列出池壁施工主要工序:(1)安装模板(2)绑扎钢筋(3)浇
注混凝土(4)安装预应力筋(5)张拉预应力。同时,明确了个工序的施工技术措施。方案中还包括满水试验,试验过程中一次充到设计水深,水位上升速度为3m/d,当充到设计水位24h后,开始测读水位测针的初读数,满水试验测得渗水量为2.5L/(㎡·d),施工单位认定合格。
项目部造价管理部门重新校对工程量清单,并对底板、池壁、无粘结预应力三个项目的综合单价及主要的措施费进行调整后报建设单位。
施工过程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一:混凝土供应商未能提供集料的产地证明和有效的碱含量检测报告,被质量监督部门
明令停用,造成两周工期损失和两万元的经济损失;
事件二:预应力张拉作业时平台突然失稳,一名张拉作业人员从平台上坠落到地面造成重伤;
项目部及时上报A公司并参与事故调查,查清事故原因后,继续进行张拉施工。
【问题】
1.将背景资料中工序按常规流程进行排序(用序号排列);
2.沉淀池满水试验的浸湿面积有哪些部分组成?(不需计算)修正满水试验中存在的错误。
3.根据清单计价规范,变更后的沉淀池底板、池壁、预应力的综合单价分别应如何确定?
4.就事件一中的工期和经济损失,A公司可向建设方或混凝土供应商提出索赔吗?说明理由。
5.根据有关事故处理原则,事件二中继续张拉施工前还应做好哪些工作?
某公司承建城市桥区泵站调蓄工程,其中调蓄池为地下式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混凝土强度等级C35,池内平面尺寸为62.0m×17.3m,筏板基础,场地地下水类型为潜水,深埋6.6m。设计基坑长63.8m、宽19.1m、深12.6m,围护结构采用φ800mm钻孔灌注桩排桩+2道φ609mm钢支撑,桩间挂网喷射C20混凝土,桩顶设置钢筋混凝土冠梁。基坑围护桩外侧采用厚度700mm止水帷幕,如下图所示。
施工过程中,基坑土方开挖至深度8m处,侧壁出现渗漏,并夹带泥沙;迫于工期压力,项目部继续开挖施工;同时安排专人巡视现场,加大地表沉降、桩身水平变形等项目的检测频率。按照规定,项目部编制了模板支架及混凝土浇筑专项施工方案,拟在基坑单侧设置泵车浇筑调蓄池结构混凝土。
问题:
1.列式计算池顶模板承受的结构自重分布载荷q(kN/m2),(混凝土重度y=25kN/m3);根据计算结果,判断模板支架安全专项施工方案是否需要组织专家论证,说明理由。
2.计算止水帷幕在地下水中的高度。
3.指出基坑侧壁渗漏后,项目部继续开挖施工存在的危险。
4.指出基坑施工过程中风险最大的时段,并简述稳定坑底应采取的措施。
5.写出上图中细部构造A的名称,并说明此缝施工要求。
某公司承建一水厂改扩建工程,包括新建滤池、沉淀池、清水池。其中新建清水池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池体平面尺寸为128m×30m,高度为7.5m,设计水深6m,纵向设两道变形缝;其横断面及变形缝构造见图1、图2。
施工前,A公司项目部编制了施工方案:
(1)鉴于清水池为薄壁结构且有顶板,方案决定清水池高度方向上分三次浇筑混凝土,
并合理划分清水池的施工段。
(2)确定了池壁施工主要工序:①安装模板②绑扎钢筋③浇注混凝土④安装预应力筋⑤
张拉预应力。同时,明确了各工序的施工技术措施,方案中还包括满水试验。
【问题】
1.清水池高度方向施工需设几道施工缝,应分别在什么位置?并简述其施工要求。
2.指出图2中a、b材料的名称。
3.简述清水池划分施工段的主要依据。
4.将背景资料中工序按常规流程进行排序(用序号排列)。
5.沉淀池满水试验的浸湿面积有哪些部分组成?并分别计算。
某公司承接一项地铁隧道工作竖井施工工程,工作竖井净空尺寸15×10m,基坑深26.2m,地面标高为52.69m,坑底设计标高为26.443m。采用明挖法施工,围护结构采用SMW工法桩,围护桩长30.747m,桩顶为1.2m×1.2m冠梁。基坑布设4道钢管支撑,开挖示意图如下所示。
施工前项目部编制了SMW工法桩围护结构施工方案,SMW工法桩的施工内容有:①设置导向定位钢板;②混合搅拌;③插入型钢;④开挖导沟;⑤型钢回收;⑥施工完毕;⑦SMW搅拌机定位。
项目部对支撑作业做了详细的布置:围护结构第一道采用钢筋混凝土支撑,第二、三、四道
采用φ609×16mm的钢管支撑,钢管支撑一端为活络头,采用千斤顶在该侧施加预应力,预应力加设前后的12h内应加密监测频率。
为防止围护变形,项目部制定了开挖和支护的具体措施;
a.开挖范围及开挖、支撑顺序均应与围护结构设计工况相一致。
b.挖土要严格按照施工方案规定进行。
c.软土基坑必须分层均衡开挖。
d.支护与挖土要密切配合,严禁超挖。
在开挖过程中,由于白天交通繁忙,项目部将开挖的来不及运输的土方存放在城市绿化带上,
夜间进行运输,遭到有关部门的制止和罚款。
【问题】
1.指出构件A、B的名称,并列式计算构件A底标高。
2.写出SMW工法桩正确的施工工序。(用序号和“→”表示)
3.本工程地下水位位于地表以下10m,根据水层分布,应该将将井点管设置在什么位置。
4.钢管支撑施加预应力前后,预应力损失如何处理?
5.补充完善开挖和支护的具体措施。
6.项目部为什么会遭到有关部门的制止和罚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