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防水混凝土施工技术的说法,错误的是( )。
关于一般环境条件下建筑结构混凝土板构造要求的说法,错误的是( )。
下列事件中,满足结构适用性功能要求的有()。
下列关于骨架隔墙施工说法中,错误的是()。
下列玻璃中,适用于高层建筑的门窗、天窗、楼梯栏板和有抗冲击作用要求的商店、银行、橱窗、隔断及水下工程等安全性能高的场所或部位的是( )。
关于建筑幕墙防雷构造要求的说法,错误的是( )。
下列各选项不属于建设单位办理工程竣工验收备案应当提交文件的是( )。
关于工程竣工备案说法正确的是()。
不良行为记录信息的公布时间为行政处罚决定作出之后( )内,公布期限一般为( )。
关于建设工程招标投标的说法,正确的是()。
关于脚手架设置纵、横向扫地杆的说法,正确的是()。
在施工现场的下列场所中,可以使用36V电压照明的有( )。
钎探是根据( )来判断土的软硬情况及有无古井、古墓、洞穴、地下掩埋物等。
分项工程质量验收合格应符合下列规定( )。
关于节约用水应符合的规定,表述正确的是( )。
下列选项中属于建筑工程施工合同合同管理的原则的是( )
下列关于卫生陶瓷说法正确的是( )。
关于防水试验的说法正确的有( )。
关于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等特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某施工单位在中标某高档办公楼工程后,甲乙双方通过协商,对工程合同协议书以及专用合
同条款和通用合同条款修改意见达成一致,签订了施工合同。确认包括投标函、中标通知书等合 同文件按照《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GF-2017-0201)规定的优先顺序进行解释。合同 中约定总承包单位将装饰装修、幕墙等分部分项工程进行专业分包。
幕墙工程施工过程中,层间防火封堵采用白云牌硅酮耐候密封胶。避雷接地每 4 层做均压环 与连接主体接地体有效连接。
施工过程中,监理单位下发针对专业分包工程范围内墙面装饰装修做法的设计变更指令,在 变更指令下发后的第 10天,专业分包单位向监理工程师提出该项变更的估价申请。监理工程师审
核时发现计算有误,要求施工单位修改。于变更指令下发后的第 17天,监理工程师再次收到变更 估价申请,经审核无误后提交建设单位,但一直未收到建设单位的审批意见。次月底,施工单位 在上报已完工程进度款支付时,包含了经监理工程师审核、已完成的该项变更所对应的费用,建 设单位以未审批同意为由予以扣除,并提交变更设计增加款项只能在竣工结算前最后一期的进度 款中支付。
在总承包施工合同中约定“当工程量偏差超出 5%时,该项增加部分或剩余部分的综合单价按 5%进行浮动”。施工单位编制竣工结算时发现工程量清单中两个清单项的工程数量增减幅度超出 5%,其相应工程数量、单价等数据详见下表:
【问题】
1.指出合同签订中的不妥之处,写出背景资料中五个合同文件解释的优先顺序。
2.层间防火封堵采用白云牌硅酮耐候密封胶是否正确?写出理由。
避雷接地做法是否正确?写出正确做法。
3.在墙面装饰装修做法的设计变更估价申请报送及进度款支付过程中都存在哪些错误之处?
分别写出正确的做法。
4.分别计算清单项A、清单项 B的结算总价(保留整数,单位:元)。
某建设项目,经总监理工程师批准的双代号网络施工进度计划如图 1 所示。
施工过程中发生了如下事件:
事件 1:施工单位为了保证 A 工作的施工质量,扩大基底处理面积,导致费用增加 3 万元,A 工作持续时间增加了 1 个月。
事件 2:项目施工 9 个月后,由于设计变更,总监理工程师通知施工单位新增 K 工作。K 工作 持续时间为 4 个月,在 B 和 C 工作完成后开始,且在 H 和 G 工作开始前完成。
事件 3:因施工图设计错误原因,F 工作实际工程量有所增加,从而导致费用增加 20 万元, 工作持续时间增加 1 个月。
事件 4:G 工作施工期内连续降雨累计达 1 个月(日降雨量超过当地 50 年气象资料记载的最 大强度),导致 G 工作实际完工时间比原计划拖后 1 个月,施工单位应发包人要求留在施工场地 的必要的管理人员及保卫人员的费用 3 万元。
事件 5:由于施工单位采购的材料质量不合格造成返工,H 工作实际完工时间比原计划拖后 0.5个月,经济损失 5 万元。 施工单位就以上事件向建设单位提出了费用补偿和工期顺延要求。
【问题】
1.计算图示施工进度计划的总工期,并列出关键线路(用节点表示)。
2.对施工过程中发生的五个事件进行合同责任分析,并逐项说明施工单位提出的费用补偿和 工期顺延能否成立。
3.总监理工程师应批准施工单位顺延的工期是多少?说明理由。
4.绘制总监理工程师批准施工单位工期顺延后的双代号网络施工进度计划图。
某教学楼工程,建筑面积 1700 ㎡,地下 1 层,地上 6 层,檐高 25.2m,主体为框架结构,砌 筑及抹灰用砂浆采用现场拌制。施工单位进场后,项目经理组织编制了《某教学楼施工组织设计》, 经批准后开始施工。在施工过程中,发生了以下事件:
事件一:为了充分体现绿色施工在施工过程中的应用,项目部提出了节约用地的相关规定。 事件二:结构施工期间,安排某消防保卫人员负责该工地的消防安全管理,并做了如下工作:
(1)施工现场设置临时消防车道,临时消防车道与在建工程、临时用房、可燃材料堆场及其 加工场的距离为 4m;
(2)堆料厂内配备灭火器,每组灭火器不少于 4 个,每组灭火器之间的距离 120m;
(3)手提式灭火器设置在消防箱内,其顶部离地面高度 1.4m,底部离地高度 0.14m。 事件三:在一次塔吊起吊荷载达到其额定起重量 90%的起吊作业中,安全人员让操作人员先将重物吊起离地面一定高度后,对重物各项内容进行了检查,确认安全后同意其继续起吊作业。
事件四:在主体结构施工前,与主体结构施工密切相关的某国家标准发生重大修改并开始实施,现场监理机构要求修改施工组织设计,重新审批后才能组织实施。
【问题】
1.事件一中,节约用地应符合下列规定?
2.指出事件二中有哪些不妥之处,写出正确方法。
3.当塔吊起重荷载达到额定起重量 90%以上时,应先将吊物吊离地面的高度为多少?对起重 设备和重物的检查项目有哪些?
4.施工过程中还有哪些情况发生时,施工组织设计应及时进行修改或补充?
某新建高层公寓,建筑面积32156㎡。地下2层,地上16层,1至5层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上部采用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结构。采用悬臂式钻孔灌注桩排桩作为基坑支护结构。预制墙板钢筋采用套筒灌浆连接施工工艺。
施工过程中,发生了下列事件:
事件1:施工单位在每月例行的安全生产与文明施工巡查中,对照《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中“文明施工检查评分表”的保证项目逐一进行检查。经统计,现场生产区临时设施总面积超过1200㎡,检查组认为现场临时设施区域内消防设施配置不齐全,要求项目部整改。
事件2:土方开挖时,在支护桩顶设置了900mm高的基坑临边安全防护栏杆。
事件3:主体结构施工至10层时,项目部在例行安全检查中发现五层楼板有2处(一处为短边尺寸200mm的孔口,一处为尺寸1600mm×2600mm的洞口)安全防护措施不符规定,责令现场立即整改。
事件4:预制构件间钢筋连接采用钢筋套筒连接形式,灌浆时外界温度-5℃,灌浆操作全过程中有专职检验人员旁站监督。监理工程师在检查第6层预制构件安装质量时发现,浆料制备后45min内用完。灌浆料每工作班制作1组且每层不少于3组边长为70.7mm的立方体试件的立方体试件,标准养护28d后进行抗压强度试验。
【问题】
1.按照“文明施工检查评分表”的保证项目检查时,除现场办公和住宿之外,检查的保证项目还应有哪些?
2.事件2中,临边作业的防护栏杆应符合哪些规定?
3.针对五层楼板检查所发现的孔口、洞口防护问题,分别写出正确的安全防护措施。
4.指出第6层外墙板施工中的不妥之处?并写出正确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