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职业资格教师资格中学教育学教育心理学->中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学》历年试卷7

中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学》历年试卷7

已完成0/共0
1.[单选题]

制约着教育的规模、速度、结构、方法、手段和内容的是( )。

  • A. 社会文化
  • B. 人的身心发展水平
  • C. 社会意识形态
  • D. 社会生产力
标记题目 题目纠错
2.[单选题]

在教学上,把哲学中的统觉观念移用过来,强调教学必须使学生在接受新教材的时候,唤起心中 已有的观念,并强调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的教育思想家是( )。

  • A. 夸美纽斯
  • B. 赫尔巴特
  • C. 卢梭
  • D. 杜威
标记题目 题目纠错
3.[单选题]

CIPP评价模式包含背景评价、输人评价、过程评价和( )。

  • A. 内容评价
  • B. 目标评价
  • C. 模式评价
  • D. 成果评价
标记题目 题目纠错
4.[单选题]

课程目标的制定既要依据对学生的研兹和对社会的研究,又要依据对( )。

  • A. 教法的研究
  • B. 时代的研究
  • C. 学科的研究
  • D. 学法的研究
标记题目 题目纠错
5.[单选题]

教学策略的基本特征包括综合性、灵活性和( )。

  • A. 可操作性
  • B. 时代性
  • C. 创造性
  • D. 方向性
标记题目 题目纠错
6.[单选题]

一个测验经过多次测量所得结果的一致性程度,以及一次测量所得结果的准确性程度,称测验 的可靠度,又称测验的( )。

  • A. 效度
  • B. 难度
  • C. 区分度
  • D. 信度
标记题目 题目纠错
7.[单选题]

在中国古代,程朱理学成为国学,儒家'经典被缩减为“四书”、“五经”,特别是《大学》、《中 庸》、《论语》、《孟子》四书被作为教学的基本教材和科学考试依据。该现象产生的历史时

期是( )。

  • A. 宋代以后
  • B. 春秋战国
  • C. 明清时代
  • D. 隋唐时期
标记题目 题目纠错
8.[单选题]

《学记》提出:“化民成俗,其必由李”、“建国君民,教学为先”,揭示了教育的重要性和教育与( )的

关系。

  • A. 宗教
  • B. 经济
  • C. 生产力
  • D. 政治
标记题目 题目纠错
9.[单选题]

向汉武帝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并建议实行思想专制主义的文化政策和选士制度的思想

家是( )。

  • A. 王充
  • B. 郑玄
  • C. 董仲舒
  • D. 杨雄
标记题目 题目纠错
10.[单选题]

通过设计道德两难问题,并在道德讨论中采用“引入性提问”和“深入性提问”的道德教育模式

是( )。

  • A. 体谅模式
  • B. 社会效仿模式
  • C. 活动模式
  • D. 认知模式
标记题目 题目纠错
11.[单选题]

中学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主要分为三个方面,即学习辅导、生活辅导和( )。

  • A. 心理指导
  • B. 择业指导
  • C. 心理咨询
  • D. 交往指导
标记题目 题目纠错
12.[单选题]

设计课程的种类和课程的组织方式,称为( )。

  • A. 课程类型
  • B. 课程目标
  • C. 课程结构
  • D. 课程模式
标记题目 题目纠错
13.[单选题]

班主任通过对集体的管理去间接影响个人,又通过个人的直接管理区影响集体,从而把对集体 和个人的管理结合起来的班级管理模式是( )。

  • A. 常规管理
  • B. 民主管理
  • C. 平行管理
  • D. 目标管理
标记题目 题目纠错
14.[单选题]

课的基本组成部分及各组成部分进行的顺序、时限和相互关系,称为( )。

  • A. 课的目标
  • B. 课的类型
  • C. 课的任务
  • D. 课的结构
标记题目 题目纠错
15.[单选题]

教师按一定的教学要求向学生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回答,并通过问答的形式来引导学生获取或 巩固知识的方法,称为( )。

  • A. 讨论法
  • B. 谈话法
  • C. 讲授法
  • D. 练习法
标记题目 题目纠错
16.[填空题]

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包括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阶段性、不平衡性 、__和个别差
异性。

标记题目 题目纠错
17.[填空题]

社会模仿模式主要是美国心理学 家___创立的。该模式认为,学习并非刺激一反应(S—
R)的结果,而是相当复杂的过程,观察学习是行为获得的基本方法,道德教育应围绕社会学习
展开。

标记题目 题目纠错
18.[填空题]

道德教育中的认知模式认为,人的道德 按照一定的阶段和顺序从低到高不断地发展。

标记题目 题目纠错
19.[填空题]

构成思想品德的四个基本要素是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 和_。

标记题目 题目纠错
20.[填空题]

通常,选择德育内容的依据有三点:一 是_,二是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特征,三是德育所
面对的时代特征和学生思想实际。

标记题目 题目纠错
21.[填空题]

赫尔巴特认为,理性、情感和意志都是在知识的基础上产生的,而教学是形成人 的_的
基本途径,主张把知识涵养和人格成长统一于教学过程之中。

标记题目 题目纠错
22.[填空题]

教学任务的决定要受教育目的 、_、学科的特性以及教学的时空条件等因素制约。

标记题目 题目纠错
23.[填空题]

领会知识是教学的中心环节,领会知识包括使学 生_和理解教材。

标记题目 题目纠错
24.[填空题]

在学生的学业成绩考査与评定中,教师根据测验分数、观察和报告对被测验者的行为作业的优 缺点或价值作出判断,称_。

标记题目 题目纠错
25.[填空题]

在教学史上先后出现的影响较大的教学组织形式有个别教学制 、_、分组教学和道
尔顿制。

标记题目 题目纠错
26.[填空题]

现代教育可以使劳动力得到全面发展,使年轻人很快就能熟悉整个生产系统,使他们根据社会 的需要或他们自己的爱好,轮流从一个生产部门转到另一个生产部门,从而摆脱劳动分工对每 个人造成的_。

标记题目 题目纠错
27.[填空题]

教育目的对整个教育工作的指导意义表现在教育目的的导向作用、激励作用 和_。

标记题目 题目纠错
28.[填空题]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经济学家舒尔茨从对经济增长的生产要素组合比例的分析中发现,影响 经济因素的除了土地、劳动、资本的投入外,还有其他因素,因而提出了著名的_理论。

标记题目 题目纠错
29.[填空题]

教育目的的层次包括:国家的教育目的、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 、_。

标记题目 题目纠错
30.[填空题]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 的_的学说确立了科学的人的发展观,指明了人的发展的必然规律,
并为我们制定教育目的提供了理论依据。

标记题目 题目纠错
31.[填空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规定:“国家实行教师资格制度。中国公民凡遵守宪法和法律,热爱 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具备本法规定的学历或者经国家教师资格考试合格,有 _,经认定合格的,可以取得教师资格。”

标记题目 题目纠错
32.[填空题]

课程表的安排应遵循三条主要原则,它们是整体性原则 、_、生理适宜原则。

标记题目 题目纠错
33.[填空题]

榜样法是以他人的高尚思想、模范行为和卓越成就来影响学生品德的方法。榜样主要包括伟 人的典范、__和学生中的好榜样。

标记题目 题目纠错
34.[填空题]

_决定了教育的领导权、受教育权利和教育目的。

标记题目 题目纠错
35.[填空题]

孟子认为,人的本性是善的,万物皆备于我心,这在个体身心发展的动因问题上,是典型的
__代表。

标记题目 题目纠错
36.[问答题]

简述现阶段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

标记题目 题目纠错
37.[问答题]

简述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

标记题目 题目纠错
38.[问答题]

简述教师的学科专业素养的构成。

标记题目 题目纠错
39.[问答题]

简述对学生进行奖励与处分的基本要求。

标记题目 题目纠错
40.[问答题]

简述练习法的基本要求。

标记题目 题目纠错
41.[问答题]

19世纪末20世纪初,分组教学在一些国家出现。所谓分组教学,就是按学生的能力或学习成 绩把他们分为水平不同的组进行教学。分组教学也是集体教学的一种形式,一般可分为两类: 外部分组和内部分组。

论述两类分组的内涵及分组教学的优点与不足。

标记题目 题目纠错
42.[问答题]

结合班主任工作的内容与方法要求,论述现时期如何做一名优秀的中学班主任。

标记题目 题目纠错

答题卡

单选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填空题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问答题
36 37 38 39 40 41 42
未答0 正确0 错误0 看题0
交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