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职业资格教师资格小学教育学教育心理学->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学》历年真题精选1

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学》历年真题精选1

已完成0/共0
1.[单选题]

《教师法》规定的教师考核内容为“政治思想、业务水平、()、工作成绩”几个方面。

  • A. 工作态度
  • B. 工作热情
  • C. 工作效率
  • D. 工作质量
标记题目 题目纠错
2.[单选题]

“因材施教”是人的发展的()对教育的要求。

  • A. 顺序性
  • B. 不平衡性
  • C. 互补性
  • D. 个别差异性
标记题目 题目纠错
3.[单选题]

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其特殊性体现在()。

  • A. 认识的直接性
  • B. 学生的主体性
  • C. 教学的教育性
  • D. 活动的开放性
标记题目 题目纠错
4.[单选题]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指导学生体验客观事物的真善美的方法是()。

  • A. 参观法
  • B. 演示法
  • C. 情景教学法
  • D. 欣赏教学法
标记题目 题目纠错
5.[单选题]

提出“要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地尊重一个人”的观点的前苏联教育家是()。

  • A. 克鲁普斯卡娅
  • B. 马卡连柯
  • C. 加里宁
  • D. 凯洛夫
标记题目 题目纠错
6.[单选题]

某班在“每月一星”的活动中,将表现好,进步大的学生照片贴在“明星墙”上以示奖励,这样的方法是()。

  • A. 说服教育
  • B. 品德评价
  • C. 指导实践
  • D. 陶冶政治
标记题目 题目纠错
7.[单选题]

提出公民教育和劳作学校主张,具有社会本质倾向的教育家是()。

  • A. 柏拉图
  • B. 涂尔干
  • C. 凯兴斯坦纳
  • D. 赫钦斯
标记题目 题目纠错
8.[单选题]

决定教育事业领导权的是()。

  • A. 经济发展水平
  • B. 政治制度
  • C. 文化
  • D. 科技
标记题目 题目纠错
9.[单选题]

人的发展的互补性要求教育应该做到()。

  • A. 相互衔接
  • B. 循序渐进
  • C. 长善救失
  • D. 教学相长
标记题目 题目纠错
10.[单选题]

卢梭主张教育的目的是培养自由的人。这种观点属于()。

  • A. 社会本位论
  • B. 个人本位论
  • C. 宗教本位论
  • D. 文化本位论
标记题目 题目纠错
11.[判断题]

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着社会成员的受教育权利。

  • 正确。
  • 错误。
标记题目 题目纠错
12.[判断题]

教育现代化就是指学校设施的现代化。

  • 正确。
  • 错误。
标记题目 题目纠错
13.[判断题]

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决定性作用。

  • 正确。
  • 错误。
标记题目 题目纠错
14.[判断题]

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

  • 正确。
  • 错误。
标记题目 题目纠错
15.[判断题]

教学是对学生进行德育工作最基本、最有效的途径。

  • 正确。
  • 错误。
标记题目 题目纠错
16.[填空题]

国教育家赫尔巴特被西方教育史称为_____之父。

标记题目 题目纠错
17.[填空题]

孔子提出“____”的观点,认为是治国的三个要素。

标记题目 题目纠错
18.[填空题]

______为人的发展提供了生理基础与可能性。

标记题目 题目纠错
19.[填空题]

2006年我国修订的《义务教育法》,明确提出义务教育学制,主要有“六三制”和“_____”。

标记题目 题目纠错
20.[填空题]

____是依据宪法制定的全面调整教育内部、外部相互关系的基本法律准则,它可以说是
“教育领域的宪法”,是教育法规体系的“母法”。

标记题目 题目纠错
21.[填空题]

我国实施素质教育,以____为根本宗旨。

标记题目 题目纠错
22.[填空题]

教师的教育专业能力包括教育能力、教学能力和____。

标记题目 题目纠错
23.[填空题]

2010年教育部颁布《__》,提出了我国未来十年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蓝图。

标记题目 题目纠错
24.[填空题]

1862年清政府在北京开办____中首次采用班级授课制。

标记题目 题目纠错
25.[填空题]

我国小学的德育内容有统一的规定,它体现在1993年正式颁布的《___》里。

标记题目 题目纠错
26.[问答题]

简述班级常规管理的基本内容。

标记题目 题目纠错
27.[问答题]

简述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

标记题目 题目纠错
28.[问答题]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提出的我国今后一个时期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工作方针是什么?

标记题目 题目纠错
29.[问答题]

简述《教师法》中规定的教师应承担的义务。

标记题目 题目纠错
30.[问答题]

简述行动研究的基本特征。

标记题目 题目纠错
31.[问答题]

论述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和提高过程。

标记题目 题目纠错
32.[问答题]

课上马老师给大家讲“波义耳定律”,他说具有恒定质量和温度的气体,其压力与体积成反比。后来他又出示一个公式“PXV=K”并解释说其中P代表压力,V代表体积,K代表一个衡量(衡量中包括恒定的质量和温度)。他边举例边板书:如果P=2个大气压,且衡量为8,那么体积就是4立方厘米。2个大气压X4立方厘米=8

如果我们把压力变量改为4个大气压,体积就成了2立方厘米,4个大气压X2立方厘米=8,别的同学都懂了,可是班上的小妮、小刚还是搞不明白。老师知道小妮空间想象力很强,他说,你可以想象,你有个气球,你双手使劲压气球,气球体积变小了,这时压力变大了。小妮很快就明白了,“对,体积再小,压力会更大,甚至还会爆了呢。”对于小刚,老师也了解他一向身体灵活,运动能力强,他对小刚说,你鼓起腮,嘴里憋一口气,别让气体漏出,然后用手压住一侧面颊,嘴里的气体体积变小了,你会感到压力变大,把另一侧面颊变得硬邦邦,当你把手松开,口腔空间变大,压力小了,面颊也软了。小刚自己尝试了几次,也搞明白了“波义耳定律”。

请分析马老师的教学符合哪一项教学原则?

标记题目 题目纠错

答题卡

单选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判断题
11 12 13 14 15
填空题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问答题
26 27 28 29 30 31 32
未答0 正确0 错误0 看题0
交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