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资格 → 教师资格 → 中学地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2021教师资格《地理学科知识与能力》初中深度自测卷3
水稻是亚洲主要的粮食作物,病虫害防治是保障其高产稳产的重要措施。实时监测和预报水稻病虫害灾情所运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
下图中所示地区为我国某区域某时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单位:百帕),
图示时刻,影响重庆的天气系统和风向分别是( )。
下图中所示地区为我国某区域某时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单位:百帕),
受图示天气系统影响,武汉最可能出现的天气变化是( )。
为了解决图中所预测出来的人15问题和就业问题。下列举措不合理的是( )。
读我国某局部地区地层剖面图,
图示地区出露地表的各岩层的新老关系为( )。
读我国某局部地区地层剖面图,
图中长腰山是( )。
太空中隐藏着无限的奥秘,人类对太空的探索越来越深入……
人类在探月过程中发现,月球表面覆盖着厚厚的月壤。月壤的形成主要是由于月球表面( )。
太空中隐藏着无限的奥秘,人类对太空的探索越来越深入……
2018年我国将发射嫦娥4号飞行器,实现人类首次在月球背面软着陆。飞行器在月球表面会受到诸多来自宇宙空间的威胁,其中人类难以估计的威胁可能是月球表面( )。
区域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区域的规模有大有小,区域之间常发生物质、能量、信息等的流动。读“甲、乙两个不同区域图”,
若甲、乙分别对应目前广西壮族自治区和广东省,则沿箭头①方向在区域问调配的是( )。
每年的12月29日是国际生物多样性日。1992年6月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行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多个国家签署了《保护生物多样性公约》,这是全球第一个关于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生物多样性的公约。1993年12月29日该公约正式生效,这一天就被定为国际生物多样性日。
我国目前所面临的生物多样性锐减的问题说明地理环境的特点是( )。
①各组成要素之间相互影响和制约,它们有机结合成一个整体
②通过水循环、生物循环和岩石圈物质循环等过程将各要素紧密联系
③地理环境具有整体性和差异性的特点
④地理环境的脆弱性和差异性
区域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区域的规模有大有小,区域之间常发生物质、能量、信息等的流动。读“甲、乙两个不同区域图”,
若甲表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乙表示山东省,则沿箭头②进行的产业转移可能为( )。
①棉纺织业②有色冶金业
③啤酒酿造业④水产品加工业
每年的12月29日是国际生物多样性日。1992年6月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行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多个国家签署了《保护生物多样性公约》,这是全球第一个关于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生物多样性的公约。1993年12月29日该公约正式生效,这一天就被定为国际生物多样性日。
有关生物多样性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下图示意一固定沙丘某年5-9月土壤水分含量(%)随深度的变化。该沙丘位于毛乌素沙漠的南缘,无人为扰动,多年保持稳定。
该固定沙丘( )。
①浅层土壤含水量低
②深层土壤含水量低
③6~8月土壤含水量低
④6~8月土壤含水量高
下面地貌由燕山期花岗岩组成,左图为飞来峰,其上的飞来石如天外来客(右图),
飞来石属于( )。
下图示意一固定沙丘某年5-9月土壤水分含量(%)随深度的变化。该沙丘位于毛乌素沙漠的南缘,无人为扰动,多年保持稳定。
6~8月,该固定沙丘土壤含水量明显不同于其他月份的原因是( )。
①风速较大②蒸腾量较大
③气温较高④降水较少
下面地貌由燕山期花岗岩组成,左图为飞来峰,其上的飞来石如天外来客(右图),
飞来峰的形成过程是( )
下图示意一固定沙丘某年5-9月土壤水分含量(%)随深度的变化。该沙丘位于毛乌素沙漠的南缘,无人为扰动,多年保持稳定。
为维护生态安全,毛乌素沙漠的南缘适合( )
某地理学习兴趣小组对某地每天的正午太阳高度进行了一段时间的持续观测与记录,
该地纬度是( )。
某地理学习兴趣小组对某地每天的正午太阳高度进行了一段时间的持续观测与记录,
正午太阳高度位于甲点时,( )
简述对《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关于“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的理解。
画出我国国土轮廓图,并用线条标绘出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山脉分界线,注明山脉名称,并说明运用该简图作为讲解图进行地理教学的价值。(2分)
阅读“34个省级行政区”教学片段,回答问题。
课前准备:设计创新记忆方法,即如何巧妙记忆省级行政单位的名称、简称及其行政中心。
课堂教学过程:
?1.看书回答我国行政区划基本划分了哪三级?
?2.活动:读中国政区图,指图说出我们有哪些省级行政区?
?3.活动:请同学们交流省级行政单位名称、简称的创新记忆方法。
生:猜谜语记忆。例如,“碧波万顷”是指青海省。
教师再出几个谜语,学生猜。
生:猜车牌记简称。比如:……
教师再出几个车牌,学生猜。
师:还有什么方法吗?
生:编顺口溜记忆。比如:……
师:很好。
教师出示顺口溜:“两湖两广两河山,……”,让学生课上背熟。
师:还有其他方法吗?
生:可以填字游戏。例如,我们设计了一些填字游戏……
师:还可以采用轮廓形象记忆法。
教师出示部分省级行政区的轮廓图,让学生猜想分别像什么形状。
生1:黑龙江省像天鹅。
生2:湖南省像女孩的头像。
问题:
(1)结合材料,分析本节课创新教学的成功之处。(8分)
(2)指出其中创新的不足之处。(8分)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为建设生态文明,我国大力开发风能等清洁能源?风电建设成本高于煤电、水电。
2009年5月,甘肃酒泉有“陆上三峡”之称的1 000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建设项目获国家批准,其中的80%集中在被称为“世界风库”的瓜州县。下图示意瓜州等地年大风(≥8级)日数。
(1)分别与煤炭、水能相比,指出开发风能的优势。(6分)
(2)说明瓜州建设大型风电场有利的自然条件。(6分)
(3)为保障电网的稳定性,还规划在瓜州建设规模较大的热电站作为调节电站。试解释为大型风电场配建调节电站的原因。(4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当一个学生举手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时,该学生回答得不完整。这时,老师让学生站在那里,老师又找另一个学生回答,可是第二个学生还没有回答完整(即还没有答出老师头脑中预设的问题答案),第二个学生也被冷落在那里,老师又挑第三个学生继续回答这个问题……
材料二当一个学生举手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且回答不完整时,老师把该学生回答正确
的部分书写在黑板上,确定他回答不上其他问题时,请该学生坐下,然后再找其他学生回答相关问题.直到老师认为回答正确了。
材料三当一个学生举手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且回答不完整时,老师把该学生回答正确的部分写在黑板上,然后给他一定的时间,给他一定的提示,鼓励他大胆地想,争取把问题回答全面。如果实在回答不全,就鼓励他请一个同学帮助,等到完成这个问题以后,再请第一个同学叙述一遍。
材料四老师提出一个问题,让各小组讨论,形成“答案”,之后,一个小组汇报答案(老师边听边记录在黑板上),其他小组予以补充,并请另外的同学解释说明答案的形成原因。教师最后总结。
问题:
(1)激励性策略是课堂学习评价的基本策略之一,其目的是激发与鼓励学习动机,增强学生行为的内在驱动力。据此请分析评价上述课堂学习过程。(10分)
(2)根据材料总结如何正确运用激励性策略以达到更好的课程学习效果。
阅读关于“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的资料,按要求完成教学设计任务。
材料一《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此标准要求:“运用地图说出区域的位置、范围,并对区域的地理位置作出简要评价,在地形图上识别区域主要的地形类型.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区域的地形特征,举例说出河流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
材料二人教版教科书中关于“黄土高原”的内容
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
说起黄土高原,人们眼前总会浮现厚厚的黄土和千沟万壑的大地景观:会遥想这片古老黄土地所孕育的灿烂的古代文明,会向往革命圣地延安宝塔山下的窑洞;当然也会提到白羊肚头巾、信天游等富有特色的“黄土风情”。
黄土土质疏松,极易遭受流水的侵蚀。天长日久、流水侵蚀使得黄土高原地表破碎,沟壑纵横,形成塬、梁、峁、川等多种多样的黄土地貌景观。
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这里的自然植被遭到破坏,疏松的黄土在缺少植被的保护的情况下,很容易引起水土流失。特别是每遇到暴雨,泥沙俱下,水土流失尤为严重。造成这里水土流失的原因,既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原因。
问题:(1)分析本课的教学目标以及重难点。(6分)
(2)设计本课主要的教学环节,并说明各教学环节的设计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