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资格 → 教师资格 → 中学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2013下半年教师资格《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真题
如图所示,一人以初速度v0竖直向上抛一个小球。若不计空气阻力.则小球在上升过程中,从抛出到其动能减少一半所经过的时间是( )。
假设有一颗行星,其直径与月球相同,密度为月球的2倍。若发射一卫星绕该行星运动.其轨道半径是“嫦娥一号”绕月轨道半径的一半,其质量与“嫦娥一号”相同,则该卫星( )。
用柴油发动机做动力的汽车在行驶时,柴油发动机气缸中封闭有柴油和空气的混合物,其中柴油达到燃点常用的方法是( )。
如图所示,一焦距为f的凸透镜,主轴和x轴重合。x轴上有一光点位于透镜的左侧,光点到透镜的距离在f和2f之间。若将此透镜沿x轴向右缓慢平移2f的距离,则在此过程中,光点经透镜所成的像点将( )。
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L1、L2,L3三个不同规格的灯泡恰能正常发光,已知电源的电动势为E,内电阻为r。若将滑动变阻器R的滑片P向左移动,则三个灯泡的亮度变化情况是( )。
用某种频率的紫外线分别照射铯、锌、铂三种金属靶,从铯中射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2.9 eV,从锌中射出的光电子最大初动能为l.4 eV,铂没有光电子射出,比较这三种金属逸出功的大小,正确的是( )。
在中学阶段有多种形式的考试,如检测学生是否达到毕业水平的学业水平考试,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的升学考试.大学自主招生考试.以及物理竞赛考试等。下列考试属于目标参照测验的是( )。
结合实例,说明物理规律的三种表达方式。
新课导入有多种方式。以“摩擦起电”为例,简述三种新课导入的方式。
阅读材料,根据要求完成教学设计。
材料一《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关于“汽化与液化”的内容要求是:“经历物态变化的实验探究过程,知道物质的熔点、凝固点和沸点。了解物态变化过程中的吸热和放热现象,用物态变化的知识说明自然界和生活中的有关现象。”
材料二某初中物理教材中“汽化和液化”一节为“探究水的沸腾”设计了如下实验:
探究水的沸腾
你认真观察过水的沸腾吗 水在沸腾时有什么特征 水沸腾后如果继续加热,是不是温度会越来越高
按照下图安装实验仪器。用酒精灯给水加热至沸腾。当水温接近90℃时,每隔1min,记录一次温度,仿照晶体熔化曲线,作出水沸腾时温度和时间关系的曲线。依照前面对熔化过程的探究,可以从这个实验得到什么结论
材料三教学对象为初中二年级学生,已学过温度计、熔化和凝固等知识。
(1)什么是沸点 (7分)
(2)根据上述材料,完成“探究水的沸腾”学习内容的教学设计,其中包括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不少于300字)(33分)
案例:
一道光学题及小萧同学的解答如下所示:
题目:光从玻璃射入空气的传播方向如图所示。请根据所给图示标出玻璃与空气的分界面、法线、入射角和折射角。
解:设α为入射角,β为折射角,AB是玻璃和空气的分界面,CD为法线。
问题:
(1)指出小萧同学作业中的错误并分析出错的可能原因。(5分)
(2)针对小萧同学的解答,设计一个教学片段,帮助学生掌握解答此类问题的正确思路与方法。(15分)
案例:
下面是某教师在“阿基米德原理”一课.讲了阿基米德原理后提出的问题以及和同学们的对话。
教师:水中悬浮着两个直径和质量完全相同的小球,其中一个距水面0.2米,另一个距水面0.8米。同学们思考一下.这两个小球所受的浮力大小相同吗
同学甲:两个小球受到的浮力相同。
教师:好。那你的依据是什么呢 请说说看。同学甲:阿基米德原理。
教师:很好,其他同学还有不同意见吗 同学乙:距水面0.8米处小球受浮力大。教师:为什么有这种想法呢 说说你的理由。
同学乙:小球在水里会受到水的压强,小球距水面越深,所受压强越大,因此受到的浮力大。教师:请上来把你的分析写在黑板上。(同学乙来到黑板前,板书如图)
同学乙:小球受到的压强越大。受到的浮力应该越大,否则就会下沉。教师:甲同学,你说说。
同学甲:乙同学的观点不对。因为他的结论与阿基米德原理说的不一样。
教师:甲同学说的对,我们计算物体在水中所受的浮力,要利用阿基米德原理才对。问题:
(1)请对上述教学片段进行评析。(10分)
(2)针对上述教学片段存在的问题,设计一个教学片段,帮助学生学习。(2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