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资格 → 教师资格 → 中学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2017上半年教师资格考试《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中考试真题
有学者说:某机构办事者“职在批答,犹开府之书记也……吾以谓有宰相之实,今之宫奴也。”这个机构是()。
《清史稿》载:光绪帝“师徒挠败,割地输平,遂引新进小臣,锐志更张,为发奋自强之计。”这里的“发奋自强之计”是指()。
《上海县竹枝词》云:“卅年求富更求强,造炮成船法仿洋。海面未收功一战,总归虚牝掷金黄。”词作者的态度是()。
“光武中兴”“开元盛世”和《明太祖实录》中的“光武”“开元”“太祖”依次分别是()。
1436年,明朝政府下令:南畿、浙江、江西、湖广、福建、广东、广西米麦共400余万石,以米麦一石折银二钱五分为率,共计折银百万余两,解京充俸,称为“金花银”,这表明()。
《左传·隐公六年》载:“冬,京师来告饥,公为之请籴于宋、卫、齐、郑,礼也。”这里的“礼”指的是()。
1912年,孙中山表示要以全力“尽扫专制之流毒,确定共和,以达革命之宗旨”。此话应出自()。
为统治庞大的国家,处理罗马公民同外邦人和被征服地区居民在法律上的矛盾和纠纷,罗马帝国最早形成的法律是()。
从最初的西欧六国结盟到横跨大半个欧陆的28国集团.催生并推动这一欧洲一体化进程的主要动力是()。
①消弭民族国家间的冲突与战争
②建立统一大市场以促进经济繁荣
③提升欧洲在国际竞争中的实力
④法国与德国欲联手共同控制欧洲
“二战”后建立的旨在稳定国际汇率,通过提供短期贷款,缓解成员国国际收支平衡的国际组织是()。
《都门杂咏》云:“时兴小戏得人和,四大徽班势倒戈,虽是园中不上座,原图堂会彩钱多。”词中描绘的情境出现予()。
1912--1936年我国经济快速增长,与其相关的因素是()。
①中华民国建立及实行促进经济发展的政策
②“一战”期间欧洲强放松对华资本和商品输出
③南京国民政府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④四大家庭对民族工业的推动
统计数据表明:全国农村人口的人均乡村社会商品零售额,1950年为21.7元,到1952年提高到30.7元,平均每年递增18.9%。这说明()。
1776年初,潘恩的《常识》在北美大地流行,其中写道“现在是分手的时候了”。此处“分手”的含义是指()。
下图显示1751~1851年英国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例不断增加。导致这种变化的相关因素是()。
①农村自然灾害频发迫使大量农民涌容易城市
②工业革命为城市人口增加提供了物质基础
③工业发展促进了城市数量增加和规模扩大
④圈地运动使部分农民流入城市成为雇佣工人
有学者认为,对于大多数苏联人来说,l929年(而不是1917年)是更为伟大的革命时代。其理由是()。
史料大致可以分为文献、实物、口传三种,下列史料中兼具文献和口传两种属性的是()。
20世纪初,明确主张进化史观,提出“史界革命不起,则吾国遂不可救。悠悠万事,唯此为大”的历史学家是()。
教师应从哪些方面评价学生的历史小论文
王安石说:“自古治世,未尝以财不足为公患也,患在治财无其道尔。”列举王安石的治财之“道”。
教师在教学中应从哪些方面培养学生的历史证据意识
材料一:
今日特派本方面军政治部主任李克农同志传达微忱,并提出下列问题以资讨论:
一、从本月十六日起,我军即下令撤出甘泉肤施之围,双方停止敌对行动,同谋抗日;
二、目前各就原防.作抗日的一切准备……
——摘编自1936年1月红军第一方面军彭德怀、毛泽东致张学良信
材料二:
双方同意在最近将来之适当时机。向各党各派各界各军提议共同发起抗日救国代表大会,讨论抗日救国统一战线之总斗争纲领,并产生联合战斗之机构;在抗日作战时,双方军事力量各担任一定战线,取得互相联系与协同动作,以此去配合全国抗战力量在统一指挥下之一致的坚决的动作。
——摘编自1936年4月周恩来面呈张学良的红军与东北军的《抗日救国协定》
材料三:
赵年同志从赵联处回,根据赵联同志的意见,根据二、四方面军北上、西南事变发展、日本对绥蒙进攻等情况,我们认为兄部须立即准备配合红军,选定九、十月间有利时机,决心发动抗日局面,占领甘凉肃,完成打通赵联的任务……八个月来的政治关系,证明了你我之间的完全一致。这封信的意见以及今后我们提出的一切意见,都是同志建议的性质,是在和衷商酌之下
产生的。(注:赵年即潘汉年的代名,赵联即苏联的代名)
——摘编自1936年8月中共中央领导人给张学良的信
问题:
(1)据上述材料,概括中国共产党和张学良“八个月来的政治关系”的主要表现。
(2)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双方“八个月来的政治关系”发展的主要原因。
(3)简述双方“八个月来的政治关系”所产生的历史影响。
材料:
下面是一道历史单项选择题和学生答题结果的统计数据。
题目:
1845年,美国国会通过一项法案:禁止总统在未经国会同意拨款的前提下授权建造海上缉私船。总统约翰·泰勒否决了该法案,但国会推翻了总统的否决。根据美国宪法,随后
A.这项法案将会自动生效
B.国会将自行建造缉私船
C.最高法院可废除该法案
D.总统可再次否决该法案
答案:A
学生答题结果统计数据表
问题:
(1)请说明这道题主要考查了什么内容难易度如何
(2)根据材料分析学生对此内容的学习主要存在哪些问题教师在教学中应如何改进
材料:
下面是某教师在《雅典的民主政治》一课中的课堂活动。
活动主题:评选“三好改革家”。
活动过程:在梭伦、克利斯提尼、伯利克里三位候选人中评选出一名“三好改革家”。教师发给学生有关梭伦改革、克利斯提尼改革、伯利克里改革的三组材料。学生分A、B、C、D四组,其中A组为评委组。另外B、C、D三组每组发一个改革家的材料。然后8、C、D三组根据教师所发材料和教科书的内容进行讨论和评选。B、C、D三组各由一名代表陈述推选的理由,并与其他两组进行辩论。最后,由评委组宣布评选结果及理由。
活动评价:活动结束后.教师对各组的参与态度进行点评。
问题:
(1)上述历史课堂活动存在什么问题
(2)教师应如何设计历史课堂活动的流程
根据下列材料.按要求完成教学设计任务。
材料一: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规定: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史实,认识农民起义在民主革命时期的作用与局限性。
材料二:
课文摘录:
《天朝田亩制度》的颁布
为了满足农民得到土地的愿望,1853年冬,太平天国颁布《天朝田亩制度》。它根据“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和“无处不均匀”的原则,规定以户为单位,不论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分土地。根据“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的原则,规定每户留足口粮,其余归国库。太平天国想通过这一方案,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
《天朝田亩制度》是太平天国的纲领性文件。它反映了农民要求获得土地的强烈愿望,
是几千年来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但是,它体现的绝对平均主义思想,严重脱离实际,根本无法实现。
“太平天国在一些占领区内.承认耕者有其田,保护农民劳动果实。在江苏吴县,太平天国‘监军提各乡卒长给田凭,每亩钱360文,领凭后租田概作自产,农民窃喜,陆续完纳”’。依靠太平天国政权的支持,广大农民纷纷起来反对封建地主剥削,进行抗租斗争。安徽桐城一个有文化的地主曾作诗哀叹:“东庄有佃化为虎,司租人至撄其乳。西庄有佃狠如羊,掉头不顾角相当。”
要求:
根据《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要求和课文内容,设计出相关的教学过程,包括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和学生活动,并说明设计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