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资格 → 教师资格 → 中学音乐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2021年教师资格高中《音乐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考试卷4
( )是指产生于传播革命的媒体,这些媒体可以与教师、课本和黑板一起来为教学目的服务。组成教学技术的部分包括电视、电影、投影器、计算机和其他“硬件”和“软件”项目。
“老师课堂的范唱直观、形象、生动地展示了歌曲的思想情感与艺术风格,能激发学生的歌唱兴趣和热情,使学生很快地进入歌唱的学习和表演之中,并在此过程中体验和感受歌唱的乐趣。”属于内容环节中的( )。
采用数学的方法,收集和处理数据资料,对评价对象做出定量结果的价值判断,如:运用教育测量与统计的方法,模糊数学的方法等,对评价对象的特性用数值进行描述和判断。这种评价方式是( )。
歌唱教学中。将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能做到的一些动作和感觉运用到教学中,通过提示、比喻等手段启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使学生积极思考,迅速准确地找到“感觉”。以上描述的是歌唱教学的哪个原则?( )
针对学生的兴趣爱好、情感反映、参与态度、交流合作、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情况,用较准确的形象、文字加以描述的评价是( )。
木管五重奏是长笛、双簧管、单簧管、大管、( )五种管乐器在一起合奏的音乐表现形式。这种形式的确立经历了非常漫长的演变,作曲家为之付出了大量探索和努力。
对学生进行评价时,往往考虑的是学生掌握知识的数量多少或掌握技能的程度,关注的是单位时间内规定的教材讲授任务的完成情况,而不注重在多方面因素制约下的学生知识技能形成过程,忽视了学生作为主体的情感、意志、兴趣等,这体现了传统音乐教学评价体系中的哪一个属性?( )
《黄河大合唱》是冼星海的代表作,共分八个乐章。以下选项中,不属于《黄河大合唱》的乐章是( )。
“学习演奏、演唱、创作的初步技能,能够自然、自信、有表情地演唱歌曲和演奏课堂乐器.了解音乐创作的基本方法。”这句话体现了三维教学目标的( )。
( )是音乐课堂教学活动的灵魂与方向,是音乐教师根据课堂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具体情况所制定的学生能够达到的境界。
芭蕾,是法文Ballet的音译,是舞蹈的意思,芭蕾舞是欧洲古典舞剧。下列选项中属于芭蕾舞剧的是( )。
我们在观看日本电影和电视剧时常常会听到一种具有独特东洋韵味的音乐,它们的旋律多数是取材于日本都市的传统音乐,而都节音阶则是构成这种典型日本韵味旋律的基础,请问以下旋律哪一个为都节音阶?( )
随着评价主体由单一向多元化发展,评价方法也会向着多层次、多方位的方向发展,下列哪些是学生可采取的评价方式?( )
①学生自评②学生互评③诊断性评价④定性评价
分析格季凯的《假日》。
要求:
(1)说明该旋律的调式调性。(4分)
(2)说明该旋律主要发展手法。(6分)
(3)说明该旋律节拍的情绪特点。(5分)
依据《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实验)》基本理念,按下列要求进行教学设计。
教学对象:高中一年级
教学内容:鉴赏教学——欧洲民间音乐(《鸟儿在歌唱》《优雅》《森林的多依那和妇女的舞蹈》)
要求:
(1)设定教学目标。(10分)
(2)针对教学目标设计导入环节和发声练习的具体教学策略与过程。(25分)
案例:
高中的一节音乐鉴赏课,内容是《马太受难曲》。上课开始,老师检查了学生是否在课前查阅了复调音乐与主调音乐及十二平均律的相关资料。然后,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多数时间用来讲授这首曲子的历史背景和影响等。以上构成了这节课讨论的主要议题。最后,学生欣赏一遍《马太受难曲》后结束课程。
问题:依据《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结合上面的教学案例片段,简述自己的观点。
依据《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实验)》,分析下面欣赏教学课例,对教学设计、教学环节进行点评。
【课程名称】《我的未来不是梦》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学生在歌曲演唱的过程中,体会通俗歌曲的演唱特点,并进一步感受电子乐器在歌曲的表现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过程与方法】
音乐欣赏法、讲解法、对比分析法、分组讨论法、归纳总结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歌曲的演唱过程中体会歌曲表现出的对梦想的追求与不懈的努力、顽强拼搏的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用自然和谐的声音演唱歌曲,表现歌曲的情感。
教学难点:
体会电子乐器在通俗歌曲中的重要作用。
三、教学准备
课件、多媒体。
四、教学过程
(一)教师谈话导入
1.师:同学们,在你们的心中一定有一个美好的未来梦想,和大家一起来分享一下你的美好梦想吧!(学生回答)
2.教师小结,导入新课,出示课题——《我的未来不是梦》。
(二)歌曲学唱
1.聆听范唱,教师课件出示思考题:
①这首歌曲给你什么样的感受?
②这首歌曲运用了什么样的演唱方法?
2.教师播放范唱,指导学生思考。
3.学生回答思考题,教师总结通俗歌曲的演唱特点:通俗唱法也称为流行唱法,具有通俗性、自娱性等艺术特色,擅长抒发以个人为主体的内心情感。作品通俗易懂,风格轻松愉快,活泼新颖。多用自然嗓音,音域一般不宽,吐字清晰,亲切随意。
4.出示乐谱,指导学生看谱,强调歌曲结尾部分的演唱方法。
5.复习弱起节奏和弱起小节知识,找出曲谱中弱起小节,划拍指导。学生准确起唱。
6.播放现场演唱视频,观看中要求学生注意弱起小节和二分休止符以及多处有休止符地方的演唱方法。
7.教师小结通俗歌曲的演唱方法。
8.随伴奏演唱,出现问题教师进行个别纠正。
五、音乐实践
1.聆听不同版本的歌曲《我的未来不是梦》,思考教师给出的问题:
①这几首歌曲在电子乐器的表现方面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②你认为电子乐器在通俗歌曲的表现中起什么作用?以小组为单位,谈谈自己的看法。
2.教师组织学生聆听,分小组进行讨论,选出一名代表回答本组意见。
3.小结学生发言。
六、课堂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