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工程 → 一级建造师 → 一建市政公用工程实务->2024年一级建造师《市政实务》冲刺试卷
河流水采用的处理工艺流程是( )。
关于污水处理厂试运行的规定,错误的是( )。
关于水池满水试验的说法,正确的有( )。
关于不排水下沉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无抗浮的构筑物,雨、汛期采用的措施错误的是( )。
一般用于处理浊度和色度较低的湖泊水和水库水,且进水悬浮物一般小于 100mg/L,水质稳定变化小且无藻类繁殖时的工艺可以是( )。
关于沉井施工技术的说法,正确的是( )。
污水处理构筑物中卵形消化池,通常采用( )施工。
工艺管线中给排水管道采用的 PE 管、球墨铸铁管等新型管材具有( )。
关于水池变形缝中止水带安装的说法,错误的有( )。
关于无粘结预应力筋施工,下列说法错误的有( )。
关于直径 50m 的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沉淀池施工技术的说法,正确的有( )。
现浇混凝土水池满水试验应具备的条件有( )。
关于污水处理氧化沟的说法,正确的有( )。
关于深基坑内支撑体系施工的说法,正确的有( )。
关于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的说法,正确的有( )。
事件一:桥台扩大基础开挖施工过程中,基坑坑壁,有少量潜水出露,项目部按施工方案要求,采取分层开挖和做好相应的排水措施,顺利完成了基坑开挖施工。
事件二:扩大基础混凝土结构施工前,项目部在基坑施工自检合格的基础上,邀请监理等单位进行实地验槽,检验项目包括轴线偏位,基坑尺寸等。
【问题】
1.指出事件一中基坑排水最适宜的方法。
2.事件二中,基坑验槽还应邀请哪些单位参加?补全基坑质量检验项目。
某桥梁工程项目的下部结构已全部完成,受政府指令工期的影响,业主将尚未施工的.上部结构分成 A.B 二个标段,将 B 段重新招标。桥面宽度 17.5m,桥下净空 6m,上部结构设计为钢筋混凝土预应力现浇箱梁(三跨一联),共 40 联。原施工单位甲公司承担 A 标段,该标段施工现场系既有废弃公路无需处理,满足支架法施工条件,甲公司按业主要求对原施工组织设计进行了重大变更调整;新中标的乙公司承担 B 标段,因 B 标施工现场地处闲置弃土场,地域宽广平坦,满足支架法施工部分条件,其中纵坡变化较大部分为跨越既有正在通行的高架桥段,新建桥下净空高度达 13.3m (见图 2)。
甲、乙两公司接受任务后立即组织力量展开了施工竞赛。甲公司利用既有公路作为支架基础,地基承载力符合要求。乙公司为赶工期,将原地面稍作整平后即展开支架搭设工作,很快进度超过甲公司。支架全部完成后,项目部组织了支架质量检查验收并批准模板安装。模板安装完成后开始绑扎钢筋。指挥部检查中发现乙公司施工管理存在问题,下发了停工通知单。
【问题】
1.满足支架法施工的部分条件指的是什么?
2.支架搭设完成和模板安装后用什么方法解决变形问题?支架拼装间隙和地基沉降在桥梁建设中属哪一类变形?
某公司承建一座城市快速路跨河桥梁,该桥由主桥、南引桥和北引桥组成,分东、西双幅分离式结构,主桥中跨下为通航航道,施工期间航道不中断。主桥的上部结构采用三跨式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跨径组合为 75m+120m+75m;南、北引桥的上部结构均采用等截面 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跨径组合为(30m×3)×5;下部结构墩柱基础采用混凝土钻孔灌注 桩,重力式 U 型桥台;桥面系护栏采用钢筋混凝土防撞护栏;桥宽 35m,横断面布置采用 0.5m(护栏)+15m(车行道)+0.5m (护栏)+3m (中分带)+0.5m (护栏)+15m(车行道)+0.5m(护栏) ;河床地质自上而下为厚 3m 淤泥质黏土层、厚 5m 砂土层、厚 2m 砂层、厚 6m 卵砾石层等;河道最高水位(含浪高)高程为 19.5m,水流流速为 1.8m/s。 桥梁立面布置如下所示:项目部编制的施工方案有如下内容:
(1)根据主桥结构特点及河道通航要求,拟定主桥上部结构的施工方案,为满足施工进度计划要求,施工时将主桥上部结构划分成 0、①、②、③等施工区段,其中,施工区段 0 的长度为14m,施工区段①每段施工长度为 4m,采用同步对称施工原则组织施工,主桥上部结构施工区段划分如图所示。
(2)由于河道有通航要求,在通航孔施工期间采取安全防护措施,确保通航安全。
(3)根据桥位地质、水文、环境保护、通航要求等情况,拟定主桥水中承台的围堰施工方案,并确定了围堰的顶面高程。
【问题】
1.分别指出各施工区段最适宜的施工方法。
2.指出该主桥“南边孔、跨中孔、北边孔”先后合龙的顺序(用“南边孔、跨中孔、北边孔”及箭头“→”作答;当同时施工时,请将相应名称并列排列);指出施工区段③的施工时间应选择一天中的什么时候进行?
3.施工方案(3)中,指出主桥第 16、17 号墩承台施工最适宜的围堰类型;围堰高程至少应为多少米?
项目部编制的施工方案有如下内容:
(1)根据该桥结构特点,施工时,在墩柱与上部结构衔接处(即梁底曲面变弯处)设置施工缝。
(2)上部结构采用碗扣式钢管满堂支架施工方案。根据现场地形特点及施工便道布置情况, 采用杂土对沟谷一次性进行回填, 回填后经整平碾压,场地高程为 90.180m,并在其上进行支架搭设施工,支架立柱放置于 20cm×20cm 楞木上。支架搭设完成后采用土袋进行堆载预压。
支架搭设完成后,项目部立即按施工方案要求的预压荷载对支架采用土袋进行堆载预压,期间遇较长时间大雨,场地积水。项目部对支架预压情况进行连续监测,数据显示各点的沉降量均超过规范规定,导致预压失败。此后,项目部采取了相应整改措施,并严格按规范规定重新开展支架施工与预压工作。
【问题】
1.施工方案(1)中,在浇筑桥梁上部结构时,施工缝应如何处理?
2.试分析项目部支架预压失败的可能原因?
3.项目部应采取哪些措施才能顺利的使支架预压成功?
项目部认为在支架地基预压时的荷载应是不小于支架地基承受的混凝土结构物恒载的 1.2倍即可,并根据相关规定组织召开了专家论证会,邀请了含本项目技术负责人在内的四位专家对方案内容进行了论证,专项方案经论证后,专家组提出了应补充该工程上部结构施工流程及支架地基预压荷载验算需修改完善的指导意见,项目部未按专家组要求补充该工程上部结构施工流程和支架地基预压荷载验算,只将其他少量问题做了修改,上报项目总监和建设单位项目负责人审批时未能通过。
【问题】
1.项目部在支架地基预压方案中,还有哪些因素应进入预压荷载计算?
2.项目部邀请了含本项目部技术负责人在内的四位专家对两个专项方案进行论证的结果是否有效?如无效请说明理由并写出正确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