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片剂包衣错误的叙述是
吐温类溶血作用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有关鼻黏膜给药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如果不良反应是"药物与人体抗体发生的一种非正常的免疫反应",则称为
下列有关影响分布的因素不正确的是
下列关于部分激动药描述正确的是
注射剂在灌封后都需要进行灭菌,对于稳定性较好的药物,最常采用方法是
关于高分子溶液的错误表述是
需加入树脂内壁涂层来增加化学稳定性,适用于具有稠度的乳膏或软膏剂的包装材料是
具有质轻、耐腐蚀、力学性能高、便于封口和成本低等特点的包装材料是
患者女,57岁,患乳腺癌住院治疗。医生为其进行了联合给药治疗,处方包括环磷酰胺、紫杉醇、他莫昔芬、昂丹司琼。
紫杉醇的抗肿瘤作用机制是
患者女,57岁,患乳腺癌住院治疗。医生为其进行了联合给药治疗,处方包括环磷酰胺、紫杉醇、他莫昔芬、昂丹司琼。
紫杉醇水溶性小,溶于甲醇、乙醇,微溶于乙醚。微溶系指
患者女,57岁,患乳腺癌住院治疗。医生为其进行了联合给药治疗,处方包括环磷酰胺、紫杉醇、他莫昔芬、昂丹司琼。
临床使用他莫昔芬的
患者女,57岁,患乳腺癌住院治疗。医生为其进行了联合给药治疗,处方包括环磷酰胺、紫杉醇、他莫昔芬、昂丹司琼。
昂丹司琼的作用靶点是
磺酰脲类口服降糖药具有苯磺酰脲的基本结构,不同药物的苯环上取代基及脲基末端带有不同的取代基,这些取代基导致药物的作用强度及持续时间存在差别。脲基上引入八氢环戊烷并[C]吡咯,提高了降糖活性,半衰期10—12h,降糖作用可持续24h的药物是
为普鲁卡因胺类似物,多巴胺D2受体阻断药,同时还具有5-HT4受体激动效应,对5-HT3受体有轻度抑制作用,具有促胃肠动力作用的药物为
分子内含有两分子苯并咪唑基团,具有较强的外周性多巴胺D2受体阻断作用,具有促胃肠动力作用的药物为
利培酮的半衰期大约为3小时,但用法为一日2次,其原因被认为是利培酮的代谢产物也具有相同的生物活性,利培酮的活性代谢产物是
具有阻断多巴胺D2受体活性和抑制乙酰胆碱酯酶活性,且无致心律失常不良反应的促胃肠动力药是
下列叙述中与H2受体阻断药不符的是
注射给药的特点说法错误的是
SGLT一2是一种低亲和力的转运系统,其在肾脏中特异性的表达并且在近曲小管的肾脏中对血糖重吸收发挥作用。通过抑制肾脏中的血糖重吸收,增加尿糖的排出对糖尿病进行治疗,属于SGLT-2抑制剂的降糖药是
含有3′-甲酰氨基-4′-羟基苯环以及烷基苯乙胺基的脂溶性结构的长效β2受体激动药福莫特罗的结构是
将脂质吸附在极细的水溶性载体如氯化钠、山梨醇等聚合糖类(增加脂质分散面积)制成的脂质体是
分子中存在具有活性的17位17β-羧酸酯,水解成17β-羧酸则不具活性,可吸入给药治疗哮喘,避免产生全身性作用的药物是
下列全部为片剂中常用的填充剂的是
属于碳青霉烯类,临床上须与肾肽酶抑制剂西司他丁钠合用的β一内酰胺抗生素药物是
治疗药物监测的目的是保证药物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在血药浓度效应关系已经确立的前提下不需要进行血药浓度监测的是
属于CYP450酶系最主要的代谢亚型酶,大约有50%以上的药物是其底物,该亚型酶是
下列关于药物干扰神经冲动传递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依沙吖啶1%注射液用于中期引产,0.1%~0.2%溶液局部涂敷有杀菌作用,体现了剂型的何种重要性
含有氢键键合的极性药效团二氨基硝基乙烯结构,反式体有效的H2受体阻断药抗剂类抗溃疡药是
关于静脉注射脂肪乳剂叙述不正确的是
下列软膏剂处方中分别作用保湿剂和防腐剂的是
【处方】硬脂醇220g
十二烷基硫酸钠15g
白凡士林250g
羟苯丙酯0.15g
丙二醇120g
蒸馏水加至1000g
属于神经氨酸酶抑制药,用于治疗流行性感冒的药物是
又名度冷丁,属于哌啶类合成的镇痛药是
来源于天然产物的镇痛药是
经过对吗啡的结构改造而得到的阿片受体阻断药是
芬太尼类似物,为苯氨基哌啶类合成镇痛药的是
属于硫杂蒽类(又称为噻吨类)抗精神病药的是
属于二苯并二氮卓类抗精神病药的是
属于噻吩并苯二氮卓类抗精神病药的是
属于二苯并硫氮卓类抗精神病药的是
分子内有氨基甲酸酯结构,可以选择性地抑制MAO-A活性,阻断5-HT和NA的代谢的抗抑郁药是
结构中含有吗啉结构和酰胺结构,对MAO-A有可逆性抑制作用,从而提高脑内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和5一羟色胺的水平,产生抗抑郁作用的药物是
分子中的三氟甲基对选择性5-HT再摄取的亲和力和选择性起关键作用;分子中含C=N双键,只有E一异构体有活性的非三环类的抗抑郁药是
克服苯海拉明的嗜睡和中枢抑制副作用,用于防治晕动症的药物是
分子中含有二个手性中心,含有N-甲基四氢吡咯,用于治疗荨麻疹、过敏性鼻炎、湿疹及其他过敏性皮肤病的药物是
为特非那定的活性代谢物,结构中因为含有羧基,无中枢镇静作用和无心脏毒性的抗组胺药是
为阿司咪唑的活性代谢物,抗组胺作用比阿司咪唑强40倍,毒性低,为第三代H1受体阻断药是
结构中有手性中心,在体内R-异构体可转化为S-异构体的芳基丙酸类消炎药物是
是不含酸性结构的前体药物,体内可转化为芳基乙酸类代谢物的药物是
结构中有吡唑结构,可选择性抑制环氧化酶-2的抗炎药物是
含有水杨酸的结构,主要用于轻、中度疼痛的镇痛的药物是
嘧啶二酮的衍生物,代谢产物为Ⅳ一去甲基化活性代谢物和Ⅳ一乙酰化代谢产物的二肽基肽酶-4抑制药是
金刚烷片段连接在甘氨酰胺N原子上的衍生物,与食物同服,达峰时间延迟,Cmax降低,但AUC不变的二肽基肽酶-4抑制药是
羟基金刚烷连接在甘氨酰胺C原子上的衍生物,其羟基的引入增加化合物对微粒体的稳定性,提高化学稳定性的二肽基肽酶-4抑制药是
结构为一种对称的饱和三环癸烷,形成稳定的刚性笼状结构,属于M2蛋白抑制药的是
属于酯类前药,是根据神经氨酸酶天然底物的分子结构,以及神经氨酸酶催化中心的空间结构进行合理药物设计获得的抗流感病毒药物是
属于酯类前药,用于治疗乙型病毒肝炎活动复制期的药物是
专一性HIV一1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药,很快诱导产生抗药性,在用药1~2周即失去抗病毒作用的药物是
属于拟多肽衍生物,第一个上市用于治疗HIV感染的高效、高选择性的HIV蛋白酶抑制药的是
在体内代谢生成10, 11-环氧化物,这一环氧化物是其产生抗惊厥作用的活性成分的药物是
患者,男,73岁,高血压10余年,阵发性胸痛1个月,加重3天。3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侧季肋区疼痛,每次疼痛持续几分钟至十几分钟不等,自服硝酸甘油、丹参滴丸等药物无效。临床诊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药师询问患者如何用药时,发现患者在使用硝酸甘油时仅把药物含在口中,未放在舌下。
根据上述信息,患者的做法,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患者,男,73岁,高血压10余年,阵发性胸痛1个月,加重3天。3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侧季肋区疼痛,每次疼痛持续几分钟至十几分钟不等,自服硝酸甘油、丹参滴丸等药物无效。临床诊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药师询问患者如何用药时,发现患者在使用硝酸甘油时仅把药物含在口中,未放在舌下。
根据上述信息,可知影响口腔黏膜吸收的因素较多,下述不属于影响因素的是
患者,男,73岁,高血压10余年,阵发性胸痛1个月,加重3天。3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侧季肋区疼痛,每次疼痛持续几分钟至十几分钟不等,自服硝酸甘油、丹参滴丸等药物无效。临床诊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药师询问患者如何用药时,发现患者在使用硝酸甘油时仅把药物含在口中,未放在舌下。
舌下片的崩解时限是
患者,男,73岁,高血压10余年,阵发性胸痛1个月,加重3天。3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侧季肋区疼痛,每次疼痛持续几分钟至十几分钟不等,自服硝酸甘油、丹参滴丸等药物无效。临床诊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药师询问患者如何用药时,发现患者在使用硝酸甘油时仅把药物含在口中,未放在舌下。
下列给药途径中,产生效应最快的给药方式
患者女,72岁,患原发性高血压。5年前开始应用硝苯地平(缓释制剂)40mg/d治疗高血压,血压控制良好,保持在140~160/80~90mmHg。后因患结核性腹膜炎,开始服用利福平(450mg/d)、异烟肼(300mg/d)和乙胺丁醇(750mg/d)。血压在两周内升高到200/110mmHg。于是,追加服用α1受体阻断药布那唑嗪(从3mg/d到6mg/d递增),血压下降并不理想。这时,怀疑存在硝苯地平和利福平的相互作用,故停用利福平。停药后血压缓慢下降,至第10天血压降至160~170/80~90mmHg。但是,再次服用利福平后,血压很快又升高。
服用利福平后,血压很快又升高的原因是
患者女,72岁,患原发性高血压。5年前开始应用硝苯地平(缓释制剂)40mg/d治疗高血压,血压控制良好,保持在140~160/80~90mmHg。后因患结核性腹膜炎,开始服用利福平(450mg/d)、异烟肼(300mg/d)和乙胺丁醇(750mg/d)。血压在两周内升高到200/110mmHg。于是,追加服用α1受体阻断药布那唑嗪(从3mg/d到6mg/d递增),血压下降并不理想。这时,怀疑存在硝苯地平和利福平的相互作用,故停用利福平。停药后血压缓慢下降,至第10天血压降至160~170/80~90mmHg。但是,再次服用利福平后,血压很快又升高。
以下属于影响代谢的生理因素的是
为可乐定的结构衍生物,为α受体激动药也是咪唑啉Ⅰ1受体高度亲和的选择性激动药的是
药品标准正文内容,除收载有名称、结构式、分子式、分子量与性状外,还载有( )
关于核黄素的吸收,说法正确的是
下列关于受体和配体的描述,正确的有
下图表示药物与受体的亲和力及内在活性对量一效曲线的影响。请根据下图所示选出描述正确的选项
关于糖皮质激素的说法,正确的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