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工程 → 注册土木工程师(水利水电) → 专业案例->2022年土木工程师(水利水电)《专业案例》押题密卷
对于边坡变形的说法,下面不正确的是( )。
根据边坡的地貌形态可以初步判断边坡的稳定性,下面的判断不正确的是( )。
地应力是在漫长的地质历史时期形成的,按不同的起源一般可以分为( )。
地下洞室围岩监测包括洞内监测和洞外监测,下述内容不是洞内监测的是( )。
当水工有压隧洞受到洞内水压力的作用时衬砌就向岩石方向变形,衬砌一定会遭到岩石的抵抗,岩石对衬砌产生一定的反力,称之为弹性抗力。岩石弹性抗力的大小常用弹性抗力系数k表示。下列关于弹性抗力系数的说法,不准确的是( )。
地下洞室围岩监测宜在有代表性的地段布置围岩的监测,下述布置原则说法不准确的是( )。
半径为r=4m的圆形隧洞,在内水压力作用下洞壁围岩向外产生径向位移Aa=1.2cm,经测量,此时围岩的弹性模量E=6.2MPa,泊松比为μ=0.27,则此隧洞围岩的单位弹性抗力系数为( )。
某引水隧洞在花岗岩地层中通过,经钻探岩心统计,岩石完整性系数为85%,洞室最高点埋深548m,该地区以自重应力为主。经取样试验,花岗岩平均饱和单轴抗压强度为95MPa,容重为27kN/m3,试采用《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GB50487-2008)方法计算该洞段可能发生岩爆的级别是( )。
《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GB50487-2008)推荐的分类方法中,修正因素是指( )。
在分析坝基地质构造、岩体结构、岩体应力、风化特征、岩体强度和变形性质的基础上进行坝基岩体工程地质分类,提出各类岩体的物理力学性质参数,并对坝基工程地质条件作出评价,应在( )阶段完成。
可行性研究阶段对水库区可能存在渗漏地段应( )布置水文地质勘探剖面线。
各规划梯级坝区的工程地质勘察布置应以( )为主。
某大型水电站坝址区不同性质的断层破碎带较发育,为初步评价其对坝基稳定性的影响,在可行性研究阶段应初步查明主要断层、破碎带,特别是( )的性质、产状、规模、延伸情况、充填和胶结情况。
根据《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GB50487—2008)规定,可行性研究阶段峡谷河流坝址勘察时,各比选坝址应布置一条勘探剖面线,坝高( )m及以上的主要坝址,应在主要勘探剖面线上、下游增加辅助剖面线。
可行性研究阶段工程地质勘察,对于盘山和傍山渠道应以工程地质测绘为主,测绘应选用比例尺为( )。
初步设计阶段土石坝坝基岩土层的物理力学性质试验应符合以下哪些规定?( )
运用地质理论和技术方法对工程场区各种地质现像进行观察、测量和描述,并标识在地形图上的勘察工作称为( )。
《水利水电工程钻孔压水试验规程》(SL31-2003)是采用吕荣试验方法以透水率为衡量岩体透水性的尺度,并以在( )MPa压力作用下每米试段内每分钟压入11的水量为1Lu作为透水单位。
根据《水利水电工程钻孔压水试验规程》(SL31—2003)规定,钻孔压水试段的P~Q曲线形状呈( )为扩张型。
在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工作中,地下水长期观测的周期除一些特殊重要地段,如可能产生水库严重渗漏、严重浸没、坝基或坝肩严重渗漏等地段,需要较长观测时间,甚至延续到工程运行以后一段时间外,多数情况下地下水长期观测都规定观测期为( )。
根据岩石试件在不同侧向压力(δ2=δ3)下取得的轴向抗压强度δ1。在剪应力与正应力δ的坐标系中,绘制莫尔应力圆簇和莫尔强度包络线,按莫尔一库仑准则确定岩石的三轴的抗剪强度参数的方法称为( )。
根据《水利水电工程钻孔压水试验规程》(SL31-2003)规定,当地下水位在试段以内时,压力计算零线为( )。
在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工作中,下列岩土层不适用注水试验的是( )。
水利水电工程地质测绘应针对( ),深入调查研究,加强综合分析,应用先进的地质理论和技术方法。
在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中,为确定渗透性不大的非饱和土层、全强风化层、残积土层的渗透系数,采用( )水文地质试验方法较适宜。
某引调水工程在河道上筑坝建供水水库,向150km外的受水水库送水。受水水库是一名为达兰诺尔的天然湖泊,从该湖泊起由西北向东南依次排列有白音诺尔、乌斯诺尔、阿卡诺尔等天然湖泊。经勘察几个天然湖泊是同一区域断裂洼地形成的,湖泊中均见有上升泉。该断裂是( )。
各种测年方法都有一定的适用测年范围,放射性碳(14C)法和热释光(T1)法的测年适用范围分别为( )。
在大型水利水电工程勘察设计工作过程中,需要对工程区的区域构造稳定性进行评价和研究,评价和研究的内容包括:区域构造背景研究、活断层及活动性质判定、确定地震动参数。在进行区域构造背景研究时,坝区专门性构造地质测绘应在坝址周围半径( )km范围内进行。
“中国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区划图”和“中国地震动皮应谱特征周期区划图”的设防水准为( )。
《水工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SL203一97)规定,设计烈度不大于Ⅷ度且基本自振周期大于1.0s的结构,特征周期宜( )。
在稳定流解析计算基坑涌水量的计算公式中,井的半径采用井群的等效半径,对于矩形基坑(a×b),等效半径按( )计算。
液化的本质是土体中的孔隙水压力在外界因素触发下,在短时间内上升到超过有效应力水平。渗透性太强时,孔隙水压力易于消散,难以形成超孔隙水压力;渗透性太弱时,土体黏结强度(c值)增大,孔隙水压力难以达到有效应力水平。液化土的渗透性多介于( )cm/s。
在下列选项中,对拱坝坝肩岩体稳定有利的地形地质条件是( )。
按岩体风化类型及性状特征来分,常见的风化有碎辟状风化、碎块状风化、疏松状或蜂窝状风化、球状风化、裂隙状风化等5种。前4种类型常以不同的组合形式存在于( )带中,第5种类型存在于中等风化带及微风化带中。
下列地形地质条件表述中,拱坝特有的要求是( )。
原生结构面是成岩过程中形成的结构面,不包括( )。
结构面的充填胶结状况除无充填外,按充填物成分可分为四类:①泥质及泥夹碎屑充填;②钙质或方解石充填;③长石、绿泥石、绿帘石充填;④硅质及铁质充填。一般情况下,由上述四种充填物胶结的结构面的抗剪强度由高到低的顺序是( )。
东北某引水渠道上的一分洪闸位于上更新统风成细砂层上,砂层底板近于水平,厚度为16m,渗透系数k=2.3m/d,下卧层为中更新统粉质黏土,地下水位埋深2.5m。分洪闸基坑为60m×40m的长方形,深度为8m,采用潜水完整井降水,设计降低地下水位至基坑底面以下2m,基坑涌水量为( )m3/d。
某水库建于厚层石灰岩地区,喀斯特发育。水库右岸坝址上下游均发现有喀斯特下降泉,泉水出逸点均在江水面附近,远低于水库正常蓄水位。在远高于正常蓄水位处发育有落水洞,并有地表水跌落洞中。在落水洞中投放示踪剂进行观测,坝址上下游的喀斯特泉均发现示踪剂成分,表明坝址上下游的喀斯特泉是同源。在此种情况下,该水库( )。
在进行水库浸没复判时,除应复核水库设计正常蓄水位条件下的浸没范围外,还应根据需要计算水库运用规划中的( )下的浸没情况。
土料质量要求,防渗体土料的渗透系数碾压后应小于( )cm/s,且应小于坝壳透水料的50倍。
碎(砾)石料质量要求,碎(砾)石料作为防渗体土料碾压后渗透系数应小于( )cm/s,并应小于坝壳透水料的50倍。
在下图中,对拱坝坝肩岩体稳定有利的地形地质条件是( )。
填土是指由人类活动而堆积的土,素填土应为( )的土。